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对联艺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闲话对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文榮子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对联艺术 诗歌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文字有一大特色,为任何外国文字所不能及者,便是以之编撰对联。联之工者,则美妙入化,隽永怡神,幽默解顶,奇巧绝伦。编写对联,更能收陶冶性情,抒畅胸怀,表达感情,旷怡神志等效果。对社会言之,对联亦可发挥勤善警恶,励志窒欲、旌忠义、奖慈孝,砺志节等功用。诗、书、画、联构成中华文化中一大资产,为他国所望尘莫及者,国人足引以自慰自豪。笔者不才,既不善诗,又不能书、画,常觉自愧,不过暇中,则喜欢编撰对联以为消遣,文虽不工,自感有趣。近又成新联,不失为解頣之文,特

  • 文章对联故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劉素成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对联艺术 乡野趣闻 人物回忆

    吾幼年曾听老人讲过一则对联故事,虽为民间口传,却颇具文彩,恐年久失传,借《海州文献》刊出,以飨读者。昔年有一王姓私塾先生素喜咬文嚼字,吟诗做对。这一日正直淸明,王先生外出踏靑游玩,来至一挑河工地,只见成千上万的泥伕来来往往,异常繁忙。泥伕中有一人却认得王先生,幷深知其为人,心想与其开个玩笑,便将挑泥的担子挑至王先生面前放下,说道:「久闻王先生会吟诗做对,我今出个上联,请王先生对出下联。」王先生不觉感到好笑,一个泥伕能做什么对联,便道:「愿闻上联」。那泥伕

  • 文章大埔書聯家郭集展揚名環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劉黎霞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书联创作 郭集展 人物简介 对联艺术 吉尼斯世界纪录

    南海一位人称「郭对联」的郭姓先生,自吟自唱创作了上千副对联,在这上千副中又挑出二百多副,邀请了两岸三地二二六位著名书法家挥毫并收录成书。近日,郭先生的这本书被收录进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为索墨宝写信数千封今年五十八岁的「郭对联」真名郭集展,广东大埔人,退休前曾从事多年传媒工作。昨日下午,拿到大世界基尼斯记录通知的他见到记者时一脸的喜气。郭集展说,这本《楹联百家书》足足花了他八年的时间,近几十年间,他陆陆续续写了上千副,八年前萌发收集名家手迹的想法,于是便向

  • 文章陈书蓁乡长对联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1期  出版时间:1973-10-01
    关键字: 陈书蓁 对联 书法艺术

    陳書蓁鄕長,家學淵源,工二王書,兼善畫梅。於民國六十年曾獲敎育部文藝奬(書法),乃國畫大師張穀年夫人,伉儷唱隨之樂,素爲藝壇佳話。歷來閨閣中能榜書者,向不多覯,本聯長達八尺,用筆如流水行雲,神閒氣定。其雍容雅度,實屬難能可貴。

  • 文章「逆挽詩」趣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鄭厚玉 侍述清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逆挽艺术 对联文化 诗歌

    」何太守一看急了,怕他糟蹋了这幅好画,只好又乖乖地交出了两百两纹银,这时只见祝枝山洋洋洒洒地在后面又续几句:「任凭你南北东西,千丝万缕,总系不得郞舟住。这边啼鹧鸪,那边唤杜宇,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一声声不如归去。」经这一续,顿生妙趣,仿佛前四句也有了灵性,使这首诗成了送别诗中的绝唱。这种「逆挽诗」,在古代极为常见,其中不乏文人士大夫为了炫耀才华而故意所作,但大多数还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得到众人的认同。如乾隆皇帝的《咏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