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变化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西同鄉懇親大會誌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广西同乡恳亲大会 参会感言 家乡变化

    筆者有幸參加今(一九九六)年九月在家鄕舉行的第二屆世界廣西同鄕懇親會,偶爾回味,那溫馨親切的感覺,至今仍未稍減。一路懷著少小離家的心情,我於九月十六日返抵桂林,被接待住在五星級的「桂山」大飯店。一進到大廳就聽到各個角落傳來未改的鄕音,頓時提醒了我,我這片半靑半黃的樹葉,又飄回到樹根來了。聽說賓館游泳池的水是江水引來的。家鄕水!它激起了我非要在其中親熱浸沐一番的衝動。我於黃昏時分換了泳裝來到池畔,看見水裡和岸上的十幾個男女泳客全是操英語的白人,有的沿池泡水...

  • 文章念家鄉談水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趙晉恆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家乡变化 人物经历

    趙晉恆,山西崞縣人,聖保羅市Themag工程公司結構工程司,專門水力發電工程結構計畫設計。

  • 文章楊美情懷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容傑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杨美古镇 古镇风光 历史回忆 家乡变化

    左江下游的楊美古鎭,幾十年來一直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因爲那兒是古埠淨土,有著瑰麗的風光。上世紀七〇年代我背著書箱,經常到楊美畫風景。每當日落西山的時候,我和杜汨、梁天恩在左江河裏游泳,或者是站在水中垂釣、或者是坐在鬥馬石上觀日落、或者是站在臨江街的青石板上拉琴放歌、或者是面對龍潭夕影、雷鋒積翠、劍揷清泉、亭對江流、江灘月夜、青波懷古、閣望雲霞、灘松相呼等至今仍舊可尋的楊美八景大筆揮毫。臨江街、左江、卵石河灘以及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撰文盛讚「自南寧來,過右江...

  • 文章古稀之旅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9期  作者:張廷魁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旅游随笔 旅游感怀 新疆天池 家乡变化

    大陸逍遙遊,是八月廿五日,由台北經香港飛鄭州途中,想爲「鄢陵雜誌」第九期,寫點報導的預定題目。緣以早已與夏克華同學等約定,俟返鄕拜祭大娘週年祭及祭拜五嬸等後。探訪濟南之孫步新病友,臥病蒲城之遠鎭江兄,及在湘潭之滑翔同學潘靖初等。沿途遊覽,尋奇攔勝。藉便走訪些鄕親好友,及去些很多沒去過的地方,或舊地重遊,以了心願。筆者心繫祖國,愛好各地風光。原想在秋高氣爽之際,完成全國之旅,眞乃逍遙遊也。當晩九時許,安抵鄭州機場。賢侄張崇仁、王琳夫婦及其友人接機,即至其預...

  • 文章今春在家鄕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期  作者:曹淦生  出版时间:1991-08-01
    关键字: 大陆探亲 金花菜 菜花甲鱼 家乡变化

    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我已囘到可愛的故鄕常熟三次,前二次都是在秋高氣爽的秋天,今年則改在春天。故鄕的春天已有四十多年的間隔,憶及江南桃紅柳綠春光明媚的可愛,但今年的春天氣候失常,春寒甚深,陰雨連綿,爲數十年來罕見。到立夏那天,據鄕人言平常都穿短袖單衣,而今年還要穿毛線衣,致今年春遲,有些應時產品都遲出產,如象筍我就未能適時吃到。在家鄕的春天,吃的在蔬菜方面,有馬蘭頭,淸涼爽口,是下酒好菜,草頭又叫金花菜,也好久沒有吃了,經過霜的草頭,味道特別肥嫩。春筍以涼...

  • 文章追懷故鄕瑞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2期  作者:蔡達玄  出版时间:1984-12-10
    关键字: 瑞安 思乡之情 家乡变化 山川河流 风土习俗 道教

    瑞安爲浙東之一縣、昔屬浙南三府(溫臺處)中之溫州府治,如以浙江口語發音,不加解釋,則易與浙西之「遂安」及「淳安」兩縣名,辨別不淸。地濱東海,飛雲江流經縣城之東南(當時城墻尙未拆除),隔臺灣海峽與基隆相去約二百餘海里,昔時揚帆出海,舟楫往來頻繁,遠較前往內陸各省爲便,一旦神州重光,齊奏凱歌,宗慤乘風破浪,祖逖擊楫先登,卽可直達瑞埠,自古以來,地非中原逐鹿所必爭者,鮮遭兵燹之災,依山帶水,風光明媚,雲蒸霞蔚,氣象雄偉,「靑山橫北郭,白水遶東城」乃是眞實寫照,...

  • 文章自況介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張如石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病床 耄耋老人 家乡变化 诗词作品

    一、病床多日意消沉,老態龍鍾到此身;風雅情濃歌未止,仍與友好論詩文。二、邇來步履覺維艱,鼓動風騷未息肩;學海茫茫名士遠,欲求廉政入新篇。三、年衰力弱不如人,友好相邀懶出門;但願江山成一統,高歌萬眾錦前程。四、寒來暑往覺匆匆,轉眼成爲耄耋翁;今日神州何所異,城鄕改變舊家風。五、四代同堂三代師,書香門第一鄕知;文明盛世人稱頌,不重資財重友誼。六、執敎當年不自私,爲公那怕夜奔馳;老來貪戀風騷趣,未敢輕離筆一枝。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