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民系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客家山歌和客家民系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7期  作者:上正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客家山歌 客家民系 民间传说

    大陸江南是人文薈萃之區,詩、詞、歌、賦乃是江南流派與風氣。客家民族幾經南遷以後,遷徙於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省之山區,由於山區跋涉流離,旣傷懷於世變,更感歎親朋流離,顚沛奔跑的艱險,盡是現成題材,淒風苦雨,無非抒懷資料。樵夫柴婦,受盡挑擔之苦,汗流浹背,面對山河,高歌一曲——「唉呀哀!對面山歌溜也溜過來!」於是彼此都渾忘了重擔在肩,更淡忘了口乾肚餓了呢!多少鄕間和山民的婦女,一字不識,而要她們對唱山歌,却可以唱三天三夜,唱來沒有一首重複,首首新鮮,句句動...

  • 文章试论客家民系与方言的形成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謝永昌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客家民系 客家方言 形成过程 历史资料 客家文化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民系,是中国历史上极富特色的移民运动的产物。由于战乱或灾荒等种种原因,中原汉人、客家先民及客家人在历史上曾先后经历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运动。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前就有过『秦戍五岭』和中原汉人的两次南迁运动。秦灭六国以后,为进一步扩张,秦始皇派屠睢、任嚣、赵佗等统率五十万大军,越过五岭,平定百越,建立了桂林、象、南海三郡。在平定南越之前,负责秦军『转饷』的御史监史禄,开凿了沟通湘江与漓江,全长达三十公里的『灵渠』,从而开通了岭南的水路,使

  • 文章研究客家民系的重要意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客家民系 研究意义 民族学研究 客家文化 历史迁徙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各个民族都为中革民族的发展,进行过难苦的奋斗,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各民族及各民系,在千百年的实践中,又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作为汉族中一个形成较晚、发展较快而广泛分布的客家民系,与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的历史与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客家人是汉族中优秀的一支,对国家、社会及人类都有重大的贡献。但客家民系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就其迁徙时间之长、分布范围之大,与其它民族、民系交融之多,实为中国其他民族、民系所罕见。而客家人又以自己独特

  • 文章汀州——客家首府的歷史和文化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池澤和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客家民系最后形成 先民迁徙 衣冠南渡 汀州设置 唐末五代大迁移 宋元之际南迁 重心南移 地域稳定 资源丰富 客家成就 客家大本营 广东梅州客家人 赣南客家人 台湾客家人

    汀州,是福建省本部重鎭,福建的西大门,它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山秀斗艳之盆地,周围万山环绕,群峰连绵。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四千多年的历史里,孕育了伟大的客家民系,哺育了千千万万勤劳勇敢的客家儿女,孕育了独树一帜的客家文明,汀州不愧是客家首府。本文试就客家首府的历史和文化作一必要探讨,以唤起对客家之「根」的共识。汀州是客家民系的最后形成地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自西晋时候起,从中原历经五个比较大的迁移,最后在闽粤赣边区形成有独特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