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宜兰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文藝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6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宜兰孔道 诗词感怀 德高岭 大崎脚

    谢问鹃招饮鹃姊退休后,移家新店员潭里,地在大崎脚及德高岭之间,入宜兰孔道之侧,与木栅、七张、碧潭相距,直径匪遥。境极幽雅,能通电话。丁未冬至后三日,曾约武汉旧友遯叟、健庐及余共飮其寓,归而赋此。鸡黍初有约,沐雨访幽居;同行半老骥,仍烦导引车。首过大崎脚,再上银河墟。入兰此孔道,出岫云卷舒;山非最深处,雅静释纷拏。忆昔开凿日,事在道光初;汉番争地战,流血每成渠。历经沧桑变,斯原相于胥。地可尽其利,渐得置里闾。嘉兴褚女史,有子习果蔬;买此山南地,公余手自锄

  • 文章台湾宜兰之根——漳浦鉴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5  作者:季林昌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寻根溯源 宜兰 先辈事迹 乡贤贡献 漳浦鑑湖

    一水涵空映绿池,石松浮影湿云枝,不磨洗原来洁,照澈波心月上时」。这是福建漳浦县佛昙鎭鉴湖里传衍于台湾宜兰的后裔,清代举人陈辉于回祖地会亲时写下《鉴湖十六景纪胜》诗章中的一首。无独有隅,鉴湖里传衍广东海丰的后裔在清代也有一个举人名陈辉,谒祖时作《五湖记胜》诗五首,其中一首云:「鉴湖新涨望漪漪,满地荷花长绿枝,翠湿松云连曲岸,碧涵山月映清池。鱼亭水动波心现,鹭石巖飞陇外移,最是菱花开赛匣,一泓澄澈独吟诗」。鉴湖以水清如镜得名,周长一公里多,傍湖有大坑、湖浒

  • 文章合歡溪畔有鄉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7期  作者:阿揚 出版时间:1977-07-06
    关键字: 合欢溪畔 方乡亲 宜兰线 梨山松柏村

    从梨山松柏村缆车头往下望,只见有一条蜿蜒如带的小溪,溪水碧绿,溪的两边则是一望无际的果园,这条溪发源于合欢山,故叫做合欢溪,在这合欢溪的右岸,快接近松茂的地方,有一块不算很大的果园,品种以新世纪梨与喇叭三号苹果为主,枝繁叶茂,结实累累,虽未到最高结果年龄,但每年已有数十万元的收入,在三年内,将可突破百万元大关,这块果园的经营者,就是咱们的鄕亲,是浙江仙居人,姓方,怎见得?有诗为证:步行要走松柏村,汽车须坐宜兰线,地区称为二K七,路名叫做复兴街;春来桃花

  • 文章半個世紀前一段美麗的回憶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1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2005-07-25
    关键字: 宜兰高中 同学会 教职生涯 教学规划 回忆

    高永祖老师五十年后,省立宜兰高中的同级同学欢聚一堂,还邀请了老师,这是难得一见的盛会,本人有幸参与,可惜只到了杨治宋老师、林宏草老师与本人,躬逢其盛,岂可无言。我在宜中,教学只有短短的三个学期,但这短时期中为宜中创造了百年大计,也奠定了五十年基础。三十八年来台后,我原在台南工学院(后来的成功大学)附设工职教书,当时的赵增义老师向赵仰雄校长建议把我请到宜中来。他的两点理由是第一、我是复旦唯一的新闻学系全系第一名、有多方面的学识;第二在复旦时有一位高中同学读

  • 文章乡贤马桂芳刋立宜兰卧碑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劉子交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马桂芳 宜兰卧碑 碑文 史料考古 文化教育

    卧碑」系明、淸时镌刻约束生员条敎之碑,树立明伦堂,上刋禁止生员无许入公门及论军民利病诸事,习见于各地文庙,不足以为文赘述,惟宜兰宜兰市新孔子庙内现存卧碑,乃鄕贤马桂芳刋立,为我齐鲁先哲宦台者遗迹之一。先贤马桂芳,山东栖霞人,淸光緖三年丁丑科进士,渡海来台,受命为宜兰县首任知县。宜兰于光緖元年十月奏准设县,依宜兰史略职官表记载:知县马桂芳,光緖二年到任,至七、八年,为宜兰第一任知县。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所编官师志载:马桂芳,光緖六年署宜兰县知县。宜兰僻在荒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