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安阳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安阳红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1期  作者:張貫英  出版时间:1977-11-25
    关键字: 安阳 红梨 做法 功效

    故鄕豫北安阳所产的红梨,状如苹果大小,有细沙斑点,核小肉厚,皮薄质细,水份多,味香甜,其隽永极耐细嚼品尝。生食止口渴,疗心热。熟食为化痰,止咳、去喘之良药。做法:先将梨的上端,薄薄的削下一层,备作盖口之用,再把梨核挖掉,但勿弄破梨身,然后装入适量冰糖,放上梨盖,置于碗内,用文火蒸熟,色泽晶莹,气味香甜,使人闻之,馋延欲滴。家鄕人凡患咳嗽痰喘,多服此品治疗。我在家鄕时,也常为治咳之仙丹,服之无不神效,可谓良药「甜」口利于病。较次的梨,冬季煑熟,将沙锅置于

  • 文章安阳县古蹟举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安阳 名胜古迹 历史文物

    安阳县古蹟甚多,载在县志,不胜枚擧。兹就中有史事可纪者,擧录于左,藉以见安阳为文明古郡,文化源流之悠长。⒈伯阳城—在安阳县西北五十里淸流村西,今尙有旧蹟可考,史称『乐毅攻魏伯阳』,即是此城。城之附近有山,名伯阳山。⒉古韩家庄—在县西水冶鎭西北二里许,有村名铁佛寺,即古韩家庄,为宋谏议大夫韩国华、魏郡王韩琦父子之故里。⒊鲧堤尧城—在安阳县东东梁堌村。太平寰宇记曰:「鲧堤尧城,禹之父所筑,以捍孟门」。读史方舆纪要曰:『鲧堤,治水时所筑,以捍孟门溢水』。⒋殷墟

  • 文章考古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陳仲玉 出版时间:1980-01-25
    关键字: 安阳殷墟考古 傅斯年 甲骨文 李济 考古学

    这不是一个公定的节日,只是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考古组同仁们为了纪念民国十七年十月十三日破土开掘河南省安阳县殷虚,在每年的这一天定期聚会,我们私自称它为「考古节」。安阳殷虚的发掘在学术界是一次壮擧。这遗址的开掘也为中国考古学史揭开了新的一幕。这一日子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有它深远的背景。这话要分以下的几方面来说。就广义的考古学来说,在中国本有一段传统的历史。它的萌芽可推溯到汉代,而眞正成为一学门的开始,至少可以推早到宋代。如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一书,其所

  • 文章漫谈安阳二、三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黃自明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安阳 风俗民情 过年习俗 乡野小曲

    岁暮寒天年关将届,冬去春来,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时间过得真快,屈指算来在台湾已五十二个年头。回想过去流亡、从戎、受训、磨练、成家生子,为子女忙忙碌碌,这一幕一幕都浮在眼前。照照镜子,华发丛生绉纹满面,不觉已越古稀之年。真如孔子所曰:「发慎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光复后来台的第一代,都已迈入耆耋之年;第二代都已成家立业;第三代已相继出世,真是岁月不饶人感慨万千。在我的感觉上,第一代以下的人,对安阳事物了解太少?对家乡风俗民情知道更少?充其量除

  • 文章两岸鄕亲协力创办安阳明诚职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安阳明诚职校 办学 教育 文件 信函

    前言民国八十一年八月,安泽返鄕,在宾馆与台办主任李保云,副主任刘宪法,北关主任吴学孟,物质局副总经理高安平等,商讨办学。九月,中原文献社董事长韦公德懋,应邀参加安阳巿殷商文化易经学会,带去部份资金及决意办校函件。(详情见民国八十二年一月一日,安阳文献第九期一一二页)明诚职业学校创校概述明诚职业学校,蒙台湾与安阳两地鄕亲,多方面协助,于民国八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由安阳巿函报河南省,河南省于同年十二月一日批准,又于八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向安阳巿行政干部学校

  • 文章董作賓先生對於甲骨文的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屈萬里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安阳殷墟 考古挖掘 历史考证

    二十四岁,入开封育才馆,跟从时经训先生学「商简」(即甲骨文),这是他接触甲骨文的开始。民国十二年,入北京大学硏究所国学门肄业。十四至十五年,先后任敎于福建协和大学及河南中州大学,嗣后受广州中山大学副敎授之聘,于是和傅孟眞(斯年)先生相识。十七年,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成立筹备处,聘先生为通讯员,往安阳调查甲骨出土的情形。这年秋天,历史语言硏究所正式成立,改聘先生为编辑员,主持史语所第一次在殷墟的发掘工作,得有字甲骨七百多片。从本年起,到二十六年七七事变以前

  • 文章也談彰德中學中學生砸「土膏店」事件真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1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彰德中学 “砸”土膏店“事件 日据时期 安阳

    我于《安阳文献》第二十九期第一〇四页中看到乔学忠乡长所写一文,心中真是百感交集,不吐不快,因此在《中原文献》兄弟姊妹报杂志,详述参与其事的经过,或许会增添我河南省光荣的历史一页也。话说日据时期,安阳彰德中学旁边,有一道街名县前街,县前街内,不是三步一妓女院,就是五步一鸦片烟馆(俗称土膏店),有时吵得彰德中学师生无法安心上课,一堂课下来,老师讲些什么?都听不清楚,更何况鸦片烟害之深,人人皆知,但在日本人管辖之下,明知鸦片烟毒有害同胞健康,亦只有敢怒不敢言

  • 文章河南安阳的席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張貫英  出版时间:1980-02-25
    关键字: 安阳席面 宴席 地方风俗 特色菜

    「席面」卽婚喪嫁娶招待客人的宴席,但不稱酒席,似含有不一定都有酒供應的意思,亦卽吾鄕節儉純樸的風氣。此席面分有五碗四盤(簡稱五碗四),及八碗四盤,最豐富的爲八碗八盤。五碗中有一只大碗,四只中碗,八碗則四大或二大,盤則爲七寸的,葷素冷熱,視當時情況。餐桌爲方桌,每桌坐六或八人,菜餚豐滿,果腹有餘,葷菜原料,係鷄與猪肉兩種,但不用牛羊雜肉;素則豆腐麵筋,及應時蔬菜,葷素菜碼,調配得宜,色香味俱美,烹炒技巧,各不相同。另有山藥、皮渣二品,爲主要墊底配料。山藥蒸...

  • 文章故鄕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李士溫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河南探亲 殡葬改革 两岸互动 安阳曲沟

    在时,人们追问他为什么「前以三鼎,后以五鼎?」他回答说:「前以士,后以大夫。」可见我们的祖先历来对孝道的重视。安阳人对「杂面汤」的内在涵义应该是不言而喩的。现在演变成「演电影」了,定型成俗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只要说:今晚某街演电影,必然会问:「谁又死了?」同辈人戏谑中也可以说:「我想看你的电影嘿!」至于从什么时候,从谁开始兴起的,谁也说不清。不过任何事物的产生,一定有它的社会背景。按过去的俗规,大人去世后,衣服、纸扎、响的(音乐班)这方面的钱,大都归几个女儿

  • 文章安阳山忆游(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1期  作者:一鷗  出版时间:1973-03-20
    关键字: 安阳山 阳山石 采石作业 迎神赛会 节场

    安阳山位于无锡西门外,距城三十八里,高九十丈,周围十八里,童山濯濯,几如一石削成,因此不生草木,俗称癞痢头阳山,又简称阳山。按风土记载:「武王封周章少子赟于此;」山下筑有城垣,名竹孤城陷匪前尙有土城,遗迹可寻。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张士诚遣部将莫天祐屯兵于此,天祐对地方百姓凶暴,大家畏之如虎,故有阳山莫老虎之称。附近十数里周围的民家,每遇小孩啼哭或噪闹不肯听话时,就说:「不要哭,不要噪,阳山莫老虎来了!」小儿就给吓住不哭不噪了。阳山石的用途很广,自从汉朝开始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