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宁波习俗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閒話「打」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8期  作者:陳高明 出版时间:1984-03-01
    关键字: 说文解字 打字 宁波习俗

    前期会刊中,看到凌林鄕长,谈到「叫」字与「打」字用途极广之说。据浅见「打」字的用途应比「叫」更广。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在日常生活中,每日每人都要用到。尤其是阿拉宁波人用得更多。淸早起床即用三打:打开门窗,打扫庭院,然后打开报纸,国际版有打仗的消息,社会版有打打杀杀的地方新闻,体育版有打球的实况。中老年人一淸早去公园打拳做运动,一班人上班去叫打工,还有一些有闲阶级的人,一天三打;即早上打球(高尔夫),下午打牌,晚上打×。猎人上山打猎,渔人下海打鱼,种田人收割

  • 文章家鄕俗話選註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6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家乡俗话 来源选注 宁波习俗

    经报纸刊出。某君脸上遮不住了,向记者宣称,受不了委曲,决定到新公园音乐台上去绝食,以还我淸白。结果弄巧成拙,一般人士反确认用绝食假自杀作威胁武器来抗拒舆论,更证明其合作诈骗的可能。(在众目昭之下,会自杀吗?)多见树木,少见人面:这是句住在鄕村或小城市的人讥笑居住山区人见识少的话。山区人烟稀少,从早到晚所见到的多是不会讲话的树木。做的也是按班就序的造林植树工作,人与人难得碰面。与外界接触少,所以所见所闻也就不广。讲见识鄕人不及像居住都市宁波人,宁波人又不

  • 文章想起宁波小时候(十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5期  作者:袁嗣華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宁波习俗 吃的艺术 煨吃叫花鸡

    阿拉吃的艺术谚云:「吃中国菜,娶日本老婆,住法国洋房,坐英国汽车」。在这食衣住行,人生四大要件中,中国人竟也占有一席,以「吃」闻名于全球。而宁波古郡,位于江南福地,几千年来的文化堆积,自然对于「吃」这一门艺术,也有了不少的创新与发明。「无宁不成市」,这句话早已广传中外。从宁波到上海、到香港、到台北、到英国利物浦、到美国蒙脱雷派克,凡是有中国人聚集的社会里,无不有阿拉宁波人,在为创造事业,繁荣社会,而贡献一份力量。光说「吃」吧,在上面所说的各大都市里,祇

  • 文章宁波七夕的绮丽风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1期  作者:袁定華遺作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七夕 牛郎 织女 宁波习俗丛谈》

    岁以下之近代妇女,所想像不到的呢。(选自《宁波习俗丛谈》)

  • 文章爆竹迎新年 閒話壓歲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桂心儀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压岁钱 传统习俗 货币演变 压岁钱由来 宁波习俗

    放上一角或两角的银毫,红包的形状丰满了,又寓「成双搭对」的好彩头。我那时通常拿到贰毫的银角子,最后一年竟获一枚银元,我不禁喜出望外,喜孜孜地去告诉父亲。不料父亲看着银元上那个胖脸的头像,怒斥:「这个窃国大盗,没良心的,投革命之机,做了八十三天『洪宪』皇帝,到底邪不胜正,在全国老百姓的一致反对和痛骂声中,愧恨交加,吐血身亡,眞是遗臭万年!」公道在人心,父亲一席话,使我朦胧地感受到做人的道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宁波习俗,压岁钱不能一过大年初一就花,一定要挨到

  • 文章宁波医门沧桑(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7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宁波习俗 地方风俗 中医 毛笋 近代医学

    宁波有一种旧习惯,病者延医服药,将煎用后之「药渣」倾倒路中,其原有两说:一谓「请由过往路人,踏散病源可使病者速愈。」一谓「药物配合,有君臣佐使之别,药渣必须公开,倾弃路中,可使知医者审核其配方是否适当,如果不合主辅阴阳等理论,可由此通知医者向病家提出警吿,另聘医生」。差幸那时我们国内各地,还称得起「地广人稀」,不至于发生「妨碍环境衞生」形成「公害」。但,事实上,为治病而不顾公共衞生,显有重大的矛盾!在我个人了解中,本籍的中医师,一般处方,多采用鲜竹叶一剂

  • 文章家鄉六月城隍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3期  作者:李和春 出版时间:1979-08-01
    关键字: 宁波习俗 城隍庙会 赶会经历

    囘忆宁属各县鄕鎭,多有于农暦六月初六日,谓系城隍老爷生日,依照地方习俗,由全境鄕民,出钱出力,不分贫富,慨然解囊,由交轮値的主持人,安排菩萨出巡仪仗。其主要的意义,在驱除鬼邪,安定社会。笔者家鄕在象山昌国鄕,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城隍庙,平日香火冷落。六月初头,香客接踵而至,香烛日见旺盛,男女老小,跪拜神前,那时节,连台戯剧日夜演出,远近村落民众,纷纷赶往庙宇欣赏平剧或地方戯,人人为着戯台上的精彩演出,昂首企踵,争相观望,纵然人潮拥挤汗流夹背,亦毫不在意,自然

  • 文章四季節氣和家鄕生活風尙(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阴历 节气 社会风尚 地方风俗 宁波习俗

    立夏在宁波习俗中,本不是大节,但立夏既为大渔汎开始之日,所以宁波各地,仍做羹饭祭祖,顺便宴请各级技工,(大渔汎期内,各类工人,均自立夏上工,至「夏至」为止,在这阶段,工资另订),习俗过立夏节菜肴必须有「輭菜」,谓吃了补背脊,另须吃缸荳糯米饭或「芦穄」点心,谓食之可免「注夏」,同时渔民在出洋前均用黄鱼胶作补品,补强体力,(按黄鱼胶确系有力补品,但须取自三斤以上黄鱼中,淡晒使乾,伫藏不坏,翌年煎胶吃,如能与酒同煎更好,吃时每次以三四汤匙为宜,过多

  • 文章宁波人在上海,「阿拉」是一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9期  作者:盛豐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宁波习俗 宁波 宁波人在上海”展会 早期商业活动 地方文化

    上海人自称的「阿拉」,其实就是一句宁波话;上海人早上喜欢吃泡饭,这个说到底也是宁波人的习惯如今很多港台明星来上海演出,总会「攀亲」似地说:「阿拉是上海人。」其实如果追根溯源,他们几乎都是宁波人。就连从上海发家的董浩云、包玉刚这样的香港富豪,归根到底也是祖籍宁波——对于很多宁波人来说,上海就像是一个平台:从宁波出发,经由上海的洗练,他们终于走向全世界,形成了遍及世界各地的「宁波帮」。说起来很大程度上,宁波人和上海人,「阿拉」其实是一家。即将在五一期间举行

  • 文章鄕情雜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1期  作者:何許人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宁波 灶君菩萨 节日 习俗 同乡会

    此地人在全年二十四个气节中,最着重「立冬进补」,好像不在这一天吃进一点四味、八珍、麻油鸡、当归鸭之类的东西,就会有性命交关的样子。在我们家鄕,「冬至」则被看作是神圣的节日,所以宁波人有一句「冬至大似年」的俗谚。每年一到此日,做母亲的就会向孩子们说:「你又长大一岁了!」阿拉鄞南,冬至日例有「保安」之擧。由和尚唸伴身披道袍,手执寳剑,口中唸唸有词,巡行全村,到每座「堂簷」作法如仪,最后贴上一道「鎭宅保安」的灵符。我在幼年时,我们的「何氏宗祠」还每年在祠堂大厅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