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宁波共返回1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鄕名产——宁波老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期  作者:金鏞 出版时间:1970-10-31
    关键字: 宁波老鲞 宁波特产 吃法

    我和老鲞的一段源渊记得在「浙江月刊」和「宁波同鄕」二本刊物的几篇文章里,曾有几位先进鄕长提起过宁波老鲞,笔者在家鄕时虽曾滥竽公敎数十年,但大都是受地方政府的爱护抓差性质,待遇所得,往往倒贴在担任的业务里,一家生计,全恃鱼厂业经营维持。「铁畈沙走上金茂兴,三梗黄鲫六人分」,具有百余年历史的金茂兴鱼厂,在阿拉故鄕,不论渔民鱼商,说起来是无人不晓的,就是在宁波,凡经营钱庄业或鱼行业的,亦均有往来。笔者承先人余绪,已是四代相传的老行业了。因此谈起宁波老鲞,不但

  • 文章宁波儿歌补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8期  作者:鄔烈梓 出版时间:1982-08-06
    关键字: 宁波 儿歌 补遗

    桶。割稻时打稻盛谷子用。三星排列几成直线,叫斗柄。俗叫扁担。)八仙桌八人抬,九人也好来。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夏至时杨梅刚成熟,颜色红红,味道酸酸。颜色渐渐转深,变成暗紫。味道渐渐转甜。因甜而引来议虫。)瓜瓜嗡,雪里〇,大大小娘要老公。(宁波话女孩子叫小娘。大大小娘大槪说十六岁以上女孩子。)喜鹊叫,人客到(宁波和浙东一带将客人叫成人客。连台湾也是如此。)哥哥抬嫂嫂。弟弟心中烦燥燥。小满过,吃我桑子(桑葚)不如吃我屙。(小满过后桑子续渐腐烂

  • 文章最古雅的言语——宁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8期  作者:馬積祚輯 出版时间:1971-10-31
    关键字: 宁波话 方言 陈训正 宁波方言考

    中国文明古国也,秦以后,车同轨,书同文,但各地言语,未能尽同,诗经、论语、与楚辞,语气均不同,即一例也。但以宁波人最为保守,故宁波人发音达声,最为古雅,或为秦汉遗音,或见尔雅,说文,班马字类,或见六朝隋唐玉篇、广韵、集韵等书。慈谿陈屺怀先生,深通秦汉六朝文,曾著「宁波方言考」一书,俗言可考见者,十居七八。惜其书今不获见,未能广印流传为怅。是二千余年来,中原频乱多故,戎夷言语参杂,非尽汉唐之旧,而古音古语,转多留寄于宁波,故吾鄕六邑人士发言,古朴而切实

  • 文章談小港李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4期  作者:荆山 出版时间:1966-12-01
    关键字: 宁波 宁波风物 小港李家

    十月底,总统蒋公八秩华诞,本人到同鄕会签名祝嘏。承鄥艮生兄看得起,又促我写些关于故鄕事物,为后来者指津;且擧个实例说:最近有位三十几岁靑年同鄕申请入会,申请书籍贯栏内,塡上「宁波」两字。当发给他会员证时,把「宁波」改做「鄞县」;那知这位同鄕接到会员证后,即来电诘责说:我籍贯「宁波」,为甚改做鄞县?问他家在何处?答称在老江桥附近;予以解释,始了解。出身故鄕而不知故鄕事物的,何止某君一人!请你随便写些关于故鄕的风俗人情、山川人物,使年靑辈对故鄕有个淡漠的轮廓

  • 文章家鄕俗話選註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5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浙江宁波 宁波俗语 来历解释

    闲着,闷慌了到街上兜个圈子。新鲜的事比别人先见到。新上市的东西抢先买到,新闻传说,比别人先听到。这种人好像在街上飞窜的老鸦,就叫「街头老鸦」。锁篮挑水两头空:宁波枕山面海,山多田少。山虽不高,石岩多属花冈石,岩坚土薄,不宜植树造林,适宜种竹。竹的产量很多,种类也多,所以竹做的用具很普遍。家鄕篾竹匠手艺高超,巧夺天工,作品不但精细美观,而且扎实坚固耐用,比台湾的竹器精美得多多。虽粗用的扫帚(奉化城西岙出品),用到扫帚下的竹枝都断光了,扎缚在竹枝和扫帚柄的竹篾仍

  • 文章浙東第一校 蓄勢再騰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0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2000-11-10
    关键字: 宁波中学 近代 课程 迁校

    坐落在奉化江畔,占地九十三亩的宁波中学,创办至今,已逾百年。其前身有二:创于一八九八年的储才学堂,一为一九〇六年成立的宁波府师范学堂,前者继称宁波府中学堂,又改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后者继为浙江省立第四师范。两校于一九二三年合并,仍称省立第四中学。一九三三年更名浙江省宁波中学,一九五四年改浙江省宁波第一中学,一九八八年秋复称浙江省宁波中学。凡七易校名。一、艰苦创业 崭露头角晚清末造,外侮日逼,国事蜩螗。有识之士,咸以为欲振兴我中华民族,首应发展敎育

  • 文章宁波鄕音杂谈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0期  作者:凌林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宁波乡音 打字 叫字

    笔者前为文述及在上海受敎育情形,略提「叫」与「打」字在宁波鄕音中使用极广,前期鄕刊陈高明鄕长专文论「打」字,虽仅数百字之短文,但列擧「打」字词汇达二十七句之多,自属信而有征,高明之至,乃引起「有志一同」,特再为文,以供补白:打字就字面言从手从丁,以手丁人是为打,亦属形声类,文言曰击、曰欧,所以打人自头打起;打头(甬音打脑壳)打耳光(甬音打呢光或打巴掌),一直打到脚跟脚指头,俱是打之本意,但甚多形式上似与「打」风马牛不相涉者,亦统冠以打字?其发源与含意

  • 文章宁波家鄕菜谱(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5期  作者:鄔烈梓  出版时间:1975-05-30
    关键字: 宁波 菜谱 做法

    好容易腐臭。或买中心段约一尺左右。挖去脏腑洗净,用盐擦遍全身里外,挂到高高迎风处,待吹得半乾,可取下切一段蒸熟吃。风鳗筒、鳗鲞、抱鳗,都用海鳗做材料,用不同方法来处理,做成不同风味的菜,这是中国人对吃的艺术有经验的硏究。好像用笋做材料,切片、切丝、切块、斜切来做菜,也会感到些微不同的滋味。糟鳗:鳗鲞或风鳗筒多吃生厌,不想再吃,可用来做糟鳗。另一材料酒糟,干的酒糟在台湾不易买到,可以用酒酿(宁波人叫浆板)来代替。买现成的酒酿化钱太多,不划算。可以自己来做。先向杂货舖买个

  • 文章記蔣懷仁先生文之說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1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7-10-01
    关键字: 蒋怀仁 宁波 军医部长 喉科

    八月二十二日参加杨子惠将军百日粥会,承张行局兄面赠七月份「宁波同鄕」一册,内载奉化蒋孝政永淸先生所作「先严蒋怀仁医士生平纪略」一文,对于五月份「宁波同鄕」转载拙作「记蒋怀仁先生」文内所叙述各点,认为有些出入,分别予以补正,拜读之余,敬佩无似。惟不佞前草此稿刊载于所主编之「江苏文献」之动机,系因怀仁先生自淸末以迄抗日军兴三十余年之间,在鎭江行医济世,医术既深,医德亦高,且对于贫病,义诊施药,功在地方,故不揣冒昧,撰稿予以宣扬。是以全文字里行间,并无只字有损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期  出版时间:1966-06-01
    关键字: 怀念故乡 宁波土话 甜菜

    君踏甜菜,又名软菜,为蔬菜之一种,状如萝卜,质柔滑、汁甜,可制糖,本省菜市场常可见到。阿拉家鄕,甜菜叫作「君踏」,春二、三月,毛笋上市,毛笋片君踏羹,为应市鲜美可口的家常便菜。为什么甜菜叫「君踏」呢?提起了来头大。据父老相传,宋高宗被金兵追赶,由江干逃至宁波境内时,两马在甜菜田中奔驰,行将追及,因为甜菜柔滑,敌兵马失前蹄,踣地不起,高宗得以脱逃,幸免于难。辗转流亡鎭海,后来重返临安,再建帝业,因念甜菜救驾有功,赐名「君踏」,盖纪念君王幸踏此菜而脱险云云

共144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