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制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發揚中華文化太極拳的新使命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8期  作者:楊玉振 出版时间:1992-02-04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太极拳 统一观念 建立学制

    按:本文「發揚中華文化太極拳的新使命」,作者楊玉振先生,字明遠,道號上明子,我河北省武清縣人,民國前二年生,中央軍校第六期畢業,抗戰時期曾任挺進軍第二縱隊司令,勝利後曾任太原地區守備司令,現任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理事長,兼石爲開(覺)將軍發展太極拳基金會董事長,著有張三丰祖師遺著太極拳十三式,基本太極拳,曁高級太極拳敎範等著述。

  • 文章總統 蔣公的敎育思想與實踐精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0期  作者:戴運軌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蒋介石 教育 学制 升学 道德 科学 迁址 学校

    蔣總統晚年推行「九年國民敎育」,澤及全民。主張道德與科學並重,奠定文化基礎。中大新校址難題,幸賴 總統迎刃而解。一、蔣總統以「兔試升學」就是「九年國民敎育」之準備國父手訂「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有云:「凡在自治區域之少年男女,皆有受敎育之權利。學童書籍與學童衣食,均當由公家供給。學校之等級,由幼稚園而小學而中學,當拾級而登,……。」試問如此理想,經費從何而來呢?國父在此書中已有解答。他以爲所需經費,以人民義務勞動之結果,當無不足之慮。……在民國四十五年前後...

  • 文章為殘缺不全的五育把脈——續訪李模先生談教育問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6期  作者:珊瑋  出版时间:1997-10-20
    关键字: 李模 教育 教学制度 德育 群育

    波逐流,才是一个真正有操守、有品德的君子。再来谈谈现在教育制度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常态分班。在雷厉推行的此刻,我也忧心把参差不齐的学生勉强聚集在一起学习,根本是脱离实际。既无法消除成绩差的学生自卑的心理,也造成老师教学进度上的困扰。不是迁就好学生的能力,造成成绩差的同学赶不上进度,无法全盘吸收;就是迁就学习力较差的同学,而造成成绩好的同学感到兴趣索然,反而降低了教学成效。要落实常态分班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的;弹性的学制、充足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因材施教、活泼的教学方法

  • 文章先賢陳芸史創辦莒村養正學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陈芸史 莒村 养正学校 学制革新 学校规模

    章道德,书画琴艺,备受尊崇。清光緖三十二年(公元一九〇六年),丙午之春,陈芸史己届桑楡之年,尙不忘教育培才之心,在维新变法、废科举兴学堂之风影响下,毅然与本村海内外绅耆陈禹三陈邵丞等发起创办养正学校,初设南北两校,由陈邵丞及其子陈少芸分长校政。后来,两校合并后由陈少芸任校长。陈少芸原名秉纶,字成治(公元一八七〇—一九三一),在任校长期间,积极推行新学制,聘良师,严管教,励精图治,锐意革新,培育人才,而己则仅领取少许津贴,义务任教达二〇余年,任劳任怨,鞠躬尽瘁

  • 文章到大陸讀大學、硏究所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9期  作者:李鳳臣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大陆求学 高校学制 高校课程 学分类位 台港澳侨生入学概況

    的一份责任感,蒐集到一些相关资讯,谨提笔缕述,敬请各位乡亲参考:一、大陆高校的学制所谓高校,是「高等学校」的简称。高等学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等级。专科如同咱这裏的二专、三专、五专后两年,都属于高教(高等教育)的范围。除了单独设的专科学校,在很多大学裏也附设有「专科部」,毕业时,只发给专科毕业证书,不颁授任何学位。本科是大学部,在校修业四年,有些工科学门必须修业五年,有的医科学门要在校修业五年或六年,尙有少数的医科学门必须在校修业八年。完成教学计画规定

  • 文章北洋大學的回顧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北洋大学 中国最早的大学 学制与学科沿革 教学严格设备完善 建校精神

    经筛罗,校区景色,与国内各大学相比,别具形势。且距天津市区较远,有自然之风景,无都市之烦嚣,同学课余散步,假日野餐,或河边垂钓,随兴所至,都属幽境。置身其间,心旷神怡,实为最理想的学术硏究环境。人杰地灵,地灵人杰,相应而生。学制与学科沿革本校开办时,全校分设头等学堂与二等学堂,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大学预科。以某等年级最高者为某等第一班,以次为第二班第三班第四班,每等四年合计修业八载。头等学堂习专门课程,分设法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及机械工程四学门

  • 文章育達三十年來的回顧與前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7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1984-07-30
    关键字: 台北市私立育达高职 发展历史 学校情况 教学制度

    我省鞏縣王廣亞先生,熱心教育事業,來台後,認爲我國工商業必因經濟趨勢而起飛,於是在艱苦奮鬥下創辦育達高級商職,建校迄今,已逾卅四載,所育人才,何止百萬,校友濟濟,翔及環宇,校譽之盛,見稱士林,凡此成就,皆頼廣亞先生霄肝劬勞,精密擘劃,握髮吐哺高瞻慧議之致。本刊鑒於鄕賢懋績可欽,遂深入蒐集,將該校創立沿革,對教育貢獻及卅年來之回顧與前瞻,廣羅滙納,先後連載,以響讀者,裨我同好得瞻盛德,藉以啓諸來者,覩先進之風範,而粹厲奮發,益揚我中原光輝。編者謹識

  • 文章福建省立第七中學校歌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6期  作者:陳圖勳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福建省立七中 新旧校歌 校歌解读 校歌书写 学制改革

    读长汀会讯第五期:「福建省立长汀中学史略」一文,获悉母校创校翔尽历程,曷胜欣忭!惟缺校歌,爰就所知,补述如次:甲、民国十四年以前校歌一、龙山南麓鄞江滨、桧柏参天毓秀灵;本校经营六十载(注),造成东亚大国民。三、民国六年改省立,十三中学玆第七:「是汀州最高学府」,「乃提升文化中心」。乙、学制改革后新校歌一、九龙偃卧临汀,汀水委蛇南行;参天双柏,毓秀钟灵,振我志气,求我文明,永保我校安宁。二、九龙夭矫凌空,汀水独南不东,奇水汇丁,名山作鎭,「乐育多土」,丕振

  • 文章王達與懷安敎育的興革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5期  作者:张國柱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王达 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 新学制体系 教育经费 师资培养

    留学生,聘请洋敎习,期使经世致用的敎育功能,具备时代意义。光緖三十一年,朝廷通令全国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的学制。王达出宰怀安,适逢其会,使他的才能学识与敎育思想,得到了发挥的机遇,他时方三十余岁,年华正盛,裁断敏捷,能言能行。奉令之后,邻近州县难免暂持观望,县内士绅亦多徨惑暗予掣肘,彼则积极规划,雷厉风行,不遗余力。着手之始,邀集地方士绅一再开会,对传统敎育之不适时宜,与建立新学制之重大意义,详加阐释;并分批召集各鄕村社首,剀切晓谕,以期唤醒舆情,减除阻碍,而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