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孝道共返回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孝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馬麗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孝道 父母 伦理

    在我国民族道德,最重要的,莫如「孝」字。古往今来,不论个人修身齐家,乃至于治国平天下,都是以孝为主旨。 国父说:「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中国讲到这样完全。」由此可知,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精神,是完全寄托在「孝」字上了。父母生育我们,含辛茹苦至于成立,爱之护之,惟恐不及,眞可谓父母之恩,昊天罔极。对于自己的父母,我们如何能不孝呢?一个人对父母不孝,对兄长必不恭;对国家更谈不上忠了。因此,孝道是作人处世的基础,也是个人道德的出发点。靑年守则云

  • 文章死哀一样受到重视子孙表现孝道之时

    来源期刊:《闽聲》 第20期  出版时间:1968-04-15
    关键字: 孝道 讣告 同堂 棺材

    再说关于「死哀」:死哀和生荣一样受重视。因为中国一向提倡「孝」。做子孙的平时不易表现其孝道,到了这个时候,当然要尽其能力——常常超出其能力而负债办理。极尽舖张耗费,以示人子的孝心。既死矣,何用浪费人在父母生时,并不十分孝道,但于其死后,则大大的破费一番,一以表扬自己,再则堵塞被人说不孝的讥评。在福州,人死后,第一步工作是「挂白」,即将大门刷白或用白纸张贴,表示在做丧事。再于上面书写某老爷或某太太的讣吿。以表明什么人死掉。再在门口或大厅前张挂白灯笼,有官衔

  • 文章振文詩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王振文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孝道 余生 消暑

    ●崇孝道·弘国教步「八德须知四集」之《坤德孝字诗》原韵历代黎元崇圣贤,只缘孝道列为先。椿萱赡养关思候,寝食晨昏伺奉前。割股煎汤亲惠使,卧冰求鲤报恩然。古来多少好儿女,柔顺殷劬感上天。*  *  *  *华夏古来礼义邦,黎元忠实守纲常。君臣秉国讲忠信,孔孟倾心立矩章。处世谦恭成习尙,作人友善向贤良。羞廉荣耻皆明鉴,鸾凤和鸣天下康。●夏日遣怀一湾碧水贯城流,长夏闲居百事悠。访友每循河岸走,寻诗时出鎭郊游。临风蔽日难消暑,琢句修词以待秋。最是抒毫心境静,读书赏

  • 文章親恩浩蕩(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1期  作者:言卓君  出版时间:1982-05-20
    关键字: 故乡 孝道 母亲节

    寸草难报三春晖,稚子莫忘慈母恩。当此七十一年母亲节前夕,余离家迄今,瞬已三十载,羁留异鄕有家难归,在此三十年来,每逢佳节,倍思亲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囘首前尘,感慨万千,盖余之生命身体发肤皆出自父母,而今我亦垂垂老矣。自觉精神衰退,事业无成,愧对双亲,当年父母谆谆庭训与殷殷期望之恩,每一思维,澈夜难眠,今春鄕中传来消息,痛悉双亲在故鄕因思子成病,已相继去世,为人子者作客异鄕,竟未克尽孝道,不肖之罪,其何以逭。今也母亲恩节当前,在倍思祖德亲恩之余,兹谨述

  • 文章雜感——以「子欲養親親不在」為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曾憲中  出版时间:2001-07-31
    关键字: 孝道 杂感 子欲养亲亲不在

    续续士可杀身不可辱我口说我心所欲大地春回新气象伊人方寸乱惆怏荒芜桂芳围草长如斯逝者悠悠漭孝子事亲宜恭养绫罗绸缎倍精神丰硕清臞美健身仓公无药可医贫积土为山旧汰新怀胎十月母亲亲真真假假假成真无税无租亦善民有饲足养犬羊驯诗咏犹关逋客身疾恸怛怊呼哀里[2]又又生万物育吾民身似渊明腰耻折劳而不获尚呼天占人田房笑嘻嘻予取予求若己有又带弦自急董公子桑梓枌乡客魂梦偶茗北埔美人茶危途经历始知难灯前夜读古人书天经地义严慈亲君子厚乎德载物心如元子肘羞屈获而不劳怒色艴路哭万家怎生

  • 文章河南人的孝道楷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1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80-11-25
    关键字: 孝道 《三十六孝》 蔡邕 岳飞 岳珂

    中国自古以来,以孝道治天下,百善孝为先。立法委员吴延环先生编撰「三十六孝」一书(民国六十八年九月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盖所提倡孝道,发扬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所选故事,皆属合情、合理、合法;笔势如行云流水,一往淸利;用字精当简练,扣合无间,不能作一字之损益,诚达于高度文学水准之杰构。在这三十六位孝道楷模中,河南人即有七位之多,约占五之一,足见豫人行孝并不后人。兹加以辑录,转载于本刋,以示提倡孝道及表彰鄕贤之至意。』编者谨志一、颍考叔 纯孝感君周朝

  • 文章试论孝道的本源及其陷落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1期  作者:曾昭旭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孝道 起源与定义 陷落与原因

    地从矛盾中走出一条综合的路,而眞能「通过有限以体现无限」——这一语可说是整个华族文化的总纲。后来儒家正面的道德精神与道家反面的自然(这是自然而然之义,不是一般所谓的大自然)精神俱从此出。而重视生命的存在与善于「活下去」也浸润成为中国民族性的核心。在下文中,道家的自然精神暂置不论,而专从孝道去论述儒家道德精神的形成与委屈陷落。二、天人之连繁与孝道之成立孝、在华族文化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槪念。它的初义虽然只是「善事父母」(说文),但到后来,却成为六艺的总会,兼涵

  • 文章幼吾幼老吾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1期  作者:陳克環 出版时间:1976-10-30
    关键字: 效率 孝道 中华文化

    为众人学习的榜样,那些儿女成羣的母亲,即使在品德上足资楷模;而她们的无节制生育,虽然在往日并无不当,时至今日,却与政府所推行的节育政策相牴触。一方面倡导「两个恰恰好」,另一方面却把多产的母亲捧为模范,似乎「多生则更妙」,像这样得失消长,怎能谈到工作效率?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将孝道予以时代性的阐明,是极其重要的工作。我们有了廿四孝的邮票,也有了以孝的故事为主题的儿童读物;有人批评西方「代沟」,也有人提倡祭祖,可是,在我们的家庭住屋计划之中,却无上一代可住之处

  • 文章吾欲孝,斯孝至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7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1981-07-06
    关键字: 孝道 伦理 父母 祭祖 道德

    多年來臺灣的經濟快速發展、斐然可觀,惟其社會風氣迄未改善,「敎化,國家之急務也……。風俗,天下之大事也」。可是最近作奸犯科者多爲高級知識分子,士大夫之無恥是曰國恥,言念及此,能不悚然。

  • 文章士成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陳士成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咏荷 中秋 袁枚 孝道

    脉脉情。皇叔当年曾伐树,车流潮涌未稍停。●咏孝道一、百事孝为先,千年理自然。严慈恩德重,儿女品行贤。勿以客观论,当思世代延。平时多尽责,日后少呜咽。二、孝顺何须碑上评,尽心不在泪声盈。床前说话忧无伴,屋内呼茶望有应。步履艰难须拐杖,身心痛苦盼眞情。瞻扶接力传家远,不负双亲心自宁。

共44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