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陆探亲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大同「雙炊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3期  作者:孫立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李大同 雙炊糕 大陆探亲 家乡小吃

    饞嘴好吃甜食的我,少時偶然嘗到,瑞安城底李大同的「白糖雙炊糕」,旣白細軟,又甜香,富彈性,從那時起,對李大同三個金字招牌,發生了好感,凡是想吃甜點,總是設法覓李大同的產品,因爲我對她們的雙炊糕、麪茶糕、玉芙蓉、杏仁酥、綠豆糕、玉帶糕,以及時令的,中元的芝麻巧,白糖巧,中秋的空心月餅等,是我經常選購的零食,所以我也就成爲李大同最信實的顧客。時隔四十多年,但是我對它的甜點,仍未忘懷。就我家於七十六年底在香港會親,尙囑家人帶來李大同的「白糖雙炊糕」,詎料使我垂...

  • 文章還鄕記(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大陆探亲 故乡风貌 亲人团聚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鄕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少小離家老大回,鄕音無改鬢毛推,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

  • 文章還鄕記(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大陆探亲 国内经济 亲人团聚

    负担。因此理论上,回大陆探亲的人,应由当地人请客才对,但目前多反转来,由海外回去的人请客,即是此故。次日有一位香港回来的人,住在北山宾馆,在餐馆吃饭时却由金火付款,一餐便饭要人民币三、四十元,早餐也要十多元左右,已用了他近半个月的薪水了,而香港客对这点钱,确是小事情,我认为不应该由金火请客的。由梧州去容县拜见分别四十年的九十二岁老母亲。——近鄕情不怯。 沿途所见:服装大改革,鄕下失业靑年多,燃料问题非常严重。我们由梧州去容县,尙有两位妹妹大行李袋一个,大皮箱

  • 文章記回鄕祭祖修譜談家世先輩風範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段建洲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回乡祭祖 大陆探亲 修家谱 先辈事迹

    八十四年九月初七日爲先母王太夫人百歲冥誕,決定回老家祭拜。十月二十一日妻經香港至北京,二十三日夜赴太原,二十七日返故鄕,二十八日到常隆村北長道祖塋致祭,向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叔父母、堂兄嫂墳墓依序祭拜。遙祭外祖父家、大姨家及長姊夫妻。祭畢,依傳統習俗將祭品分晚輩,有承沐祖蔭之意。乘便參觀各地名勝,三十日返台北。家世·修譜·祖塋本族段氏,荒年時由山西武鄕縣段村遷至襄垣縣常隆鎭南段家河村。今家祠義田無存。家譜盡毀,現代晩輩對祖塋家譜等事物,觀念薄弱,家族本...

  • 文章歸鄉書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解項存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大陆探亲 扫墓祭祖 叙旧 人生感怀

    自民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十一月二日政府宣布开放大陆探亲,这对四十年来离鄕背井音讯隔绝的异鄕人,可说是惊天动地震撼人心的好消息。四十年翘首望北国,低头思故鄕的孤寂无助,如今梦幻成眞,心情有激昻、有伤感,也有一份莫名的喜悦。诗圣杜甫曾飘泊异鄕,归心似箭,行前吟「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诗一首,今倣该诗格调,也杜撰七言律诗一首如下:「台北忽传可回鄕,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心绪激昻喜若狂,莫逆之交曲膝商,青春絃伴好还鄕,即自桃园穿海峡,便下香港奔故鄕。」归

  • 文章八次還鄕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7期  作者:李人翹 出版时间:2002-07-10
    关键字: 大陆探亲 回乡经历 人生感悟

    中國大陸是我們的祖國不能數典忘祖。大陸又是我們父母劬勞、生我育我的家鄉故應恭桑敬梓,不應離鄉背井之後,而忘記飮水思源落葉歸根。亦不似項王富貴錦衣始還鄉,也不若高祖榮歸故里唱火風。我們恪遵儒教—孝悌、忠信、烏鳥私情,月是故鄉明,每逢佳節倍思親。故雖窮措大,亦羅掘傾囊回鄉度歲團圓。於是兒子照顧雙親,於二月五日起程,機票每人一三〇〇元,由市區坐的士到機場二五〇元,初見機場儼若皇宮,科學進步大開眼界。晩上九時起飛十時抵桂,侄女侄媳專車迎接下榻漓江花園自置別業。桂...

  • 文章身居海外 情系故里——記/台胞張翼鵬先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2期  作者:賈鎖堂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改革开放 大陆探亲 平凉中学 基础教育 小学教学

    張翼鵬先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生於寧縣焦村鄉西溝村,青少年時代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平涼省立中學。一九四二年六月畢業返鄉。同年後季,當地幾處小學聘請任教,但他血氣方剛,意欲外出謀職而大展宏圖,便與數位同窗聯系,年前籌措盤費,收拾用物;春節過後,即時啓程。途經平涼時,經母校石玉貴老師介紹赴蘭州受訓。畢業後分配軍統機關供職。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翼鵬夫婦與同僚十一人徒步漫行,輾轉寧夏、青海、新疆,由帕米爾高原出境,經過印度、巴基斯坦等國...

  • 文章還鄕探親掃墓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梁力平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大陆探亲 故乡风貌 思亲怀旧 感叹人生

    政府开放大陆探亲后,同鄕好友纷纷渡海还鄕探亲,我因担任公职还不在开放对象之列,家鄕弟妹来函频催:阿兄胡不归?终于等到届龄退休了,赶紧办理还鄕探亲手续,归心似箭。曩昔杜甫闻官军收复蓟北欢喜若狂,高吟:「白日放歌须纵酒,靑春作伴好还鄕,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我把杜诗后二句改为:「即从海峡穿江峡,便下广州向梧州」,更切合我现在的心境了。离开家鄕四十几年,第一次只身返大陆探亲,是件重要大事,家人忙着帮我办理各种证照手续:订购飞机票、备办送亲友礼品

  • 文章何去何從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5期  作者:曹淦生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投效空军 台湾建设 大陆探亲 两岸交往

    七十九年为资料,均占百分之十三,为数约贰百多万人,他们现在生活在台湾很自由,而经济情形也好转。因台湾现拥有外汇占世界第一,而近年来经济的长成也为世界上奇蹟。国民所得由初来台湾时仅百余美元,迄今已高达万元了。促使了每个人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传统理念下,来台湾的每个家庭都怀念大陆,政府德政重视人民意愿准许回大陆探亲。近数年来非常热烈,去探视亲属,回去扫墓,回念祖先是炎黄子孙的定律,但我们在台湾的大陆人民,回到大陆去,还要办理台胞入境证,在大陆

  • 文章台胞*呆胞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5期  作者:小丁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台胞 大陆探亲 呆胞 两岸经济差距 两岸统一

    从民国七十六年开放赴大陆探亲以来,每年到大陆的同胞人数都直线上升,探亲人潮经过几年后,虽已逐渐趋缓,但怀念故旧,秉持血浓于水的鄕亲们,年复一年,乐此不疲者仍不知凡几,早年的返鄕情怯,谈「共」色变的心态,早已一股脑儿烟消云散了。再者,大陆的天然景观特别丰富,堪称世界少有,因此更深深的吸引了年靑一代的国人,由于语言文字的便利,向往大陆风光而前往旅游的人数正不断的在成长之中,薪传有寄,难能可贵,诚为十分可喜的现象。台湾的同胞前往大陆探亲、扫墓、旅游、事先必须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