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埔人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人与地方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大埔 地方志 大埔县志 民国时期 温丹铭

    大埔人温丹铭先生是主修民国期间的《广东志》、《潮州志》和《大埔县志》,完成地方史志的艰难工程,脱旧嬗新考古明今。

  • 文章后生晚辈谈大埔人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黃東祥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大埔精神 台湾第二代大埔 同乡活动

    前言我在台湾出生,是第二代的广东大埔人。民国三十八年,先父黄桂昌先生自汕头市随国军部队来台。忆起小时候,感受到父母亲,平日非常热爱参与同乡会活动及喜欢与乡亲们交往的影响;十年前,我在乡长陈扬建将军的推荐下加入了台北市广东大埔同乡会;随后,担任过台北市广东同乡会总干事、现任世界广东同乡总会副会长及潮州同乡会常务理事等职;自认能为广东乡亲服务,这是何等的荣幸与骄傲!壹、我所认知的「大埔精神」儿时记忆中,最早听到长辈提到「广东精神」,可能是在我参加初中毕业典礼

  • 文章大埔人在外地办学简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大埔 外地办学 简史概要 潮汕地区 学校简介

    珍、丘勤林、萧国光、杨广祥等。民国四十年重组校董会,吴奇伟任会长,董事多为汕头工商界的客籍头面物。吴启彦离职后、罗牧、刘仕廉等先后任学校领导。政府接受后曾与正始中学合并成「正始岭海联合中学」,正始中学恢复原名后,岭海中学迁至同益路2号,后改名为:「汕头市海滨职业中学」,现名为「汕头市第六中学」。由上述可知,一百多年来前辈埔即在大埔境外至少办了七间中、小学。这些学校多分布在埔较多的潮汕及广州等地。前辈埔在境外积极办学究其原因,是我们祖先来自中原

  • 文章在东南亚各地办学简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大埔 东南亚 创办学校 历史简介 档案资料

    会馆复办启发学校。至六十年代已发展为拥有卅多间教室、图书馆、运动场及大礼堂的大学校,鼎盛时期学生达一千七百多。一九八四年停办。一九八五年,新加坡教育部在西海岸道五十号另建新校,仍用「启发学校」名称。新加坡启发学校是埔在东南亚创办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且最现代化的一所学校。新加坡大侨学校由埔籍华侨丘林容先生于民国廿四年(一九三五年)创办。取名为「大侨」即大埔华侨的意思。时学生仅一百多,多为贫苦家庭之子女。民国卅一年(一九四二年)新加坡沦陷后停办

  • 文章大埔人才今昔观(续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劉禹輪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大埔 人才教育 观念变化

    说到这里,我们得特别指出来,在同一个时期里,我们县内各区鄕中小学敎育,已逐渐地发达起来,除大埔县立一中外,如高陂初中、大麻初中、虎山中学、白堠中学、三河中学等相继建立了;就学中小学生数,也逐年增加了,因之往外升进专大深造数,也逐年增进,才辈出。同时国内服务党政军警各界的,亦渐有出类拔萃现象,其中如邹海滨先生,功勋彪炳,当然不在话下,他如罗卓英先生、吴奇伟先生(附逆)、范汉杰先生、赵公武先生、范其务先生、邹敏初先生、郭思演先生、刘伟先生、蒲良柱先生等

  • 文章吾埔妇女通称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留園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大埔妇女统称 孺人 来源 趣闻轶事

    事务,如种田、采樵等吃重工作,悉由妇女任之,遂养成其刻苦耐劳之精神。据传当宋朝末叶时,元兵于攻破其首都临安城后,曾乘胜南下,一路追赶由丞相陆秀夫等保护逃亡之幼主宋帝昺。有一天当其一行君臣,逃抵吾埔县属之某地时,看看即将被元兵追及,凑巧是时适有一大羣上山采樵妇女,人人肩荷竹杠,结队而行,元兵远远望见,疑为宋朝勤王援兵已至,不敢再追,无意中拯救了宋朝君臣之命,宋帝昺感激之余,遂降旨凡是大埔妇女,通通封赠孺云云。

  • 文章大埔妇女称「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李萬興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 妇女称呼 “孺人” 历史传说

    妇女们都上阵,全民皆兵。穆桂英、花木兰上阵,武艺高强,那还得了,便不敢轻举妄动,急忙鸣金收兵撤退。事后,宋帝昺为感谢当地妇女退兵之功,诰授大埔的妇女死后均称孺,就由此而来。由于皇帝到过三河,所以旧寨有「王子殿」、「天子屻」的遗迹及地名。

  • 文章弘揚「文化之鄕」的優良傳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饒開先生 老黃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文化之乡” 大埔县 大埔县志》 人物史料

    大埔是个山区小县,地瘠贫,然而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养育出大批文才武将,故大埔素有「文化之乡」的雅称。一九九二年出版的《大埔县志》(以下简称县志)里面专设了「物篇」,对县内历代名流作了较大规模的收集和记录,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史料,对存史、资治、教化以及弘扬「文化之乡」的优良传统,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修志是一项十分坚巨的系统工程,有如在高山峻岭中开矿,经过挖掘、采集、筛选、冶炼等一系列艰苦劳动,最后才提取出少量有用的东西,工作之繁重复杂,不言而喻。《县志

  • 文章大埔文艺界百花争放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藍巨案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文艺工作 人文兴县 大埔诗社 文化建设发展

    大埔地处粤东北山区,与闽和平、永定两县接壤,境内溪流众多,山青水秀,汀江、梅江流入大埔与梅潭河汇于三河,即是韩江的起点,杰地灵的山水孕育了代代英才。自古以来,由于山多田少众,特别重视教育,且读书后外出谋生者较多。新一届县领导提出了「文兴县」号召,被称为「华侨之乡」、「文化之乡」的大埔县,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笔者生于斯,长于斯,亲眼目睹这一切喜的变化。又任县文联委员,平常自然与文学艺术界士有较多的交流,现将

  • 文章大埔县掌故杂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廣林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大埔文人 风骨 趣闻轶事

    甲、乡贤丰采照大埔县的读书,在潮州府所属九县当中,算是最多的,而士风的雅正,似亦为所乐道。在科擧时代,读书的气骨怎样,我先说一故事作为开场白罢:读书不过何如璋先生之门:何如璋先生字子峨,双坑,由牧童,进身到中进士,点翰林,做过首任驻日钦差大臣,和船政大臣。他所督办的福建马江船厂,系闽沈葆桢先生所创,故工作员均为其同鄕,积弊甚深,何先生到任后,为节浮费:裁汰冗滥,稽核工材,审计支销,遂为丛怨之府。光緖十年(一八八四)五月法国军舰侵入马江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