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埔共返回26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鄕亲博士、硕士、学士调査表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大埔同乡 学历调查 名单

  • 文章说不尽的客家香格里拉—大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羅大榮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风貌 大埔文化 大埔特产 旅游

    的区域品牌,进一步激活丰富的特色资源,整合好人名居游、名镇名村游、生态养生游、红色热土游、陶瓷文化游五条精品线路,打响文化之旅、生态休闲之旅、红色之旅、美丽乡村之旅四个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客家香格里拉和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大埔大公圜 最美小山城大埔二日游线路D1:李光耀祖居、田家炳祖居—三河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明代古城、韩江源、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肇庆堂、通议大夫第—花萼楼—坪山梯田—西岩山度假村D2:张弼士故居—父子进士石牌坊、茶阳古镇—丰溪森林旅游度假区五条

  • 文章諧趣方言「賺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 趣闻轶事 方言

    從前,縣城茶陽南來北往的人很多,帶來百業興旺,好些巨賈大商賺了大錢。也有不少小攤小販,本小利微,倒也平安過日;這些人中,有個名叫劉阿迎的小販,在大街上擺了個賣河鮮的檔口,誠信經商,大多當日早上進貨,當日上午賣完。某些小生意者看見迎哥生意順利,竟也改行經營魚檔。很自然,船多碍溪,一連幾天,迎哥的生意清淡了許多,不再那麼好做了。一天黃昏時分,街坊李哥看見劉阿迎收檔時愁容滿面,就問他:「迎哥,今天賣魚生意賺了不少錢吧?」劉阿迎沒好氣地回答:「賺什麼嫌什麼,賺稈...

  • 文章大埔中学创办于甲辰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2期  作者:鍾淼材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大埔中学 创办历史 勘误

    民国七十四年二月出版的大埔会刊中,刊出本人一篇为刘师禹轮先生八十大寿的文,名为「囘想埔中当年,幷祝轮师万寿无疆」。这篇文有两项错误,十分抱歉。兹敍述和更正于后,幷志歉意。一、文中提四代同堂的「赖」老师,应为「蓝老师」即蓝仲安老师。他老人家现已九十余岁,是吾埔先进、是吾埔人瑞。在此敬祝蓝师公添福添寿、万寿无疆。二、大埔中学的创办时间,原文由埔中校歌,导出创建在「甲申」,系一百年前。后经轮师怀疑,着为查明。因为手边没有资料,只有一本大埔县志。于是就县志中有

  • 文章大埔妇女之特色与缺点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期  作者:何壽朋 出版时间:1966-06-10
    关键字: 大埔女性 勤劳勤俭 优点 缺点

    今日言敎育者必以改良进种,必自开女学始。中国二千年女学不修,女权不振,妇女之堕落于压制中,较男子尤甚,近海内有识之士,稍稍萌芽言女学矣,顾吾谓欲兴妇女之敎育,必先考察妇女之特色与其缺点,而后可施其下手方略。吾埔人也,请先论大埔妇女。大埔僻处山谷,可耕之地绝少,凡生斯长斯者,非手胼足胝,终岁勤劬不能自给,而一切劳苦之事,责成妇女,庭除之洒扫,井灶之汲爨,无不于妇女是赖也。猪鸡之蓄养,蔬菜之栽植,无不于妇女是期也。其他春耕秋获,昼茅宵绹,亦无不于妇女是肩。而

  • 文章謎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大埔 字谜 客家方言

    三餐,夜里企到光。风车远远看到一头马,行下前来喙呀呀,肚里翻筋斗,喙里出莲花。(录自大埔县志)

  • 文章故鄉風物憶當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戴澍霖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大埔名胜 大埔习俗 物产交通 家族世系

    余少小离鄕,寓居马来西亚之槟城、怡保等地,迄今几六十年矣。昔时孩提,今则白发,虽岁时伏腊,亦曾囘鄕省视,而来去匆匆,輙未能多留;且离乱饱经,曩日钓游之迹,亦祗能形诸梦寐,苏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若不记诸笔墨,未免有负彼苍生我之厚。适祖国台北市大埔会刊远道贻书征稿,因作斯篇以应命焉。故鄕形势余世居大埔县在城区永兴甲之汶上鄕,其先自中州迁安徽、江西、福建,再迁粤之五华,十余传至福正公,更由五华、兴宁、梅县、松口、沿梅江至三河坝、浒田,辗转卜居于永兴甲之

  • 文章大埔荣称『民族民间艺术之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大埔文化 汉乐

    被称为「山中山」的大埔县日前举行了「客风·出水莲——广东汉乐大型音乐会」,广东省文化厅同时授予该县「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大埔是广东汉乐的「娘家」,是享誉海内外的「汉乐之乡」。汉乐从中原流传至大埔,有「中州古韵」、「客家音乐」等称谓。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一五五七年)大埔最早的县志记载:「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大埔民间汉乐活动一直盛行,汉乐演奏点遍布城乡,每逢节假日或农闲时节,茶余饭后,汉乐爱好者们聚集在一个个演奏点中,尽兴演奏弹唱,自娱自乐。可见广东

  • 文章大埔人与地方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大埔 地方志 大埔县志 民国时期 温丹铭

    大埔人温丹铭先生是主修民国期间的《广东志》、《潮州志》和《大埔县志》,完成地方史志的艰难工程,脱旧嬗新考古明今。

  • 文章后生晚辈谈大埔人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黃東祥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大埔精神 台湾第二代大埔 同乡活动

    前言我在台湾出生,是第二代的广东大埔人。民国三十八年,先父黄桂昌先生自汕头市随国军部队来台。忆起小时候,感受到父母亲,平日非常热爱参与同乡会活动及喜欢与乡亲们交往的影响;十年前,我在乡长陈扬建将军的推荐下加入了台北市广东大埔同乡会;随后,担任过台北市广东同乡会总干事、现任世界广东同乡总会副会长及潮州同乡会常务理事等职;自认能为广东乡亲服务,这是何等的荣幸与骄傲!壹、我所认知的「大埔精神」儿时记忆中,最早听到长辈提到「广东精神」,可能是在我参加初中毕业典礼

共265条记录 1/2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