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壽光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寿光八景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俎鴻才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壽光 倉頡聖墓 壽光八景

    在山东文献先后期里,读到孙景新鄕长的峄县八景,王靑山鄕长的昌邑八景,陈子雷鄕长的全鄕八景,还有刘子交鄕长的安邱八景诗等,都写的山明水秀,美不胜收,如入桃花源中,引人入胜,不仅勾起俺无限鄕思,因此也提出故鄕寿光八景,重温旧梦,来日收京复国,结伴还鄕的时候,让年轻的一代,略知梗槪,借机会游览欣赏吧!一、仓颉圣墓 吊古览胜仓颉墓在县城大西门外不远之处,从县城出大西门右转,沿着护城河北走两百公尺,左侧是县立体育场,体育场北面是县立图书馆,图书馆后身,就是仓圣墓园

  • 文章寿光县鄕贤艺文著作简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俎鴻才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寿光县 乡贤著作 介绍 历史集萃

    溯自两汉以来,据史料记载,我们寿光县,眞可称得上是文风丕盛,贤哲辈出,承先启后,连绵不断,其中有鸿儒,有高士,有显宦,有名将,他们或精通典籍,或志行高洁,或政绩显赫,或武功彪炳,其丰功伟绩,光耀史乘,其嘉言懿行,如圭如璋,立德、立功、立言,各有足资垂范后世者,惟篇幅所限,无法一一介绍,仅择鄕贤之有著作者,摘要列表简介于后:从右表所列,可见自两汉以来,像徐干、王猛、贾思同、任昉等诸鄕贤之文事武功,早已满载史册,眩耀万世,凡读书之人,无不知晓。我们身为寿光

  • 文章寿光的大鸡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俎鴻才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寿光 大鸡蛋 特产名物 人物回忆

    山东莱阳县的梨,肥城县的桃,寿光县的大鸡蛋,这三种好吃的东西,都是地理上名闻中外的。由于莱阳在胶东,距离靑岛很近,肥城在鲁西,相隔济南不远,每届水果季节,莱阳梨大宗销靑岛,肥城桃必须运往济南。一般旅客,如果从靑岛搭船或坐车启程之前,非买数篓莱阳梨不可。同样,津浦铁路来往的旅客,车刚到济南,非买几篓肥城桃不可。旅客们都知道莱阳梨,品质淸脆而甘甜,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肥城桃也是一样,只要吃一口,在喉头末端,久久回味无穷。所谓甘与甜,两种程度是不同的,那种甘比

  • 文章寿光籍迁台后博硕之士的简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俎鴻才 出版时间:1991-03-20
    关键字: 寿光县迁台同乡 硕博士 简介 奖学金

    寿光县在山东半岛的中部,渤海莱州湾的南岸,东邻潍县,西接古代齐国的临淄,西北边是古称乐安的广饶,西南边是旧制靑州府的益都,南边是昌乐。东西宽四十二公里,南北长五十二公里,面积两千一百八十多平方公里人口九十四万。境内没有大山小丘,只有尧、丹、弭、桂几条小河,纵横其间,完全是广袤无垠的一片大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非常富裕。因此,民风纯朴,都是半耕半读,崇仁尙义的人家,所以读书人很多,文风很盛,历朝历代,总有几位寿光人,誉满朝野,至今照耀史册,为人

  • 文章寿光县况述略(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俎鴻才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寿光县 先哲乡贤 阳河刘氏 斟灌李氏 旅台乡长 青年楷模

    沈约之上云云)。这些先哲为何不列入鄕贤祠?可能失于查考。还有一位历史人物,地位不高,而于国家民族有很大的贡献,就是北宋时,眞宗御驾督师征辽,当时辽军气焰很盛,澶渊之盟的条件,几乎无法谈成,眞难为了随驾宰相寇准,多亏了一位寿光人担任军头的张瓌[2],于巡哨之际,一箭射死正在视察地形的辽军统帅萧兰达,于是辽军南侵之谋,大为气馁,澶渊之盟,迅速谈妥。张瓌这一箭,不但保住了北宋社稷百年无忧,也防止了外寇内侵,维护中华民族的安全,这岂不是寿光人的光荣,张瓌这种一箭定

  • 文章劉校長怡曾與山東省立第十五聯合中學(中)為山東省立第十五聯中五十年校慶而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91-03-20
    关键字: 刘怡曾 学校选址 寿光县立初级中学 山东省立第十五联合中学 捐资兴学 战火影响

    五、设校于敌伪肘腋之地张司令与慈县长,只是要刘校长怡曾去筹办寿光县立初级中学,可是他并没有给刘校长开创一个安定的环境。因他自己是无日不与日本鬼和八路相周旋,已是自顾不暇,所以在人力上,未给予刘校长多少支援,至于经费上,正是农村凋敝,饥馑荒年。除了拨点给养之外,可能也不会有多少金钱支应。但怡曾校长却体认到,兴学校,办教育培育人才,对十五旅来说,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对国家来说,也是百年树人的根本大计,应该是越早越好,就如前总统蒋经国先生的名言:「今天不做,明天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