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培养人才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張故校長敏之二三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劉澤民  出版时间:1989-12-20
    关键字: 张敏之 借粮 离穗入台 培养人才

    秘书长杨展云、教育厅长徐轶千、财政厅长石中峯及名流傅立平、史耀东、刘振策等来抚慰沟通。澎防部重要人员都参加,李司令官及韩凤仪亦在座,发言极为踊跃。最后要听听各位校长意见,大家都明哲保身,噤若寒蝉。我按捺不住,立即起身发言,大意是:我们山东有两位李仙洲将军:在抗战期间任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的李仙公,驻扎皖北阜阳,为培养人才,充实国本,秘密派人赴山东,号召敌后文化界人氏及学生,赴皖北受训就学。在柴集设立成城中学,后改为国立二十二中,收容沦陷区师生。后又增设两个分校及

  • 文章晉劇表演藝術家田桂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孔祥琴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田桂兰 生平简介 艺术成就 培养人才

    田桂蘭是山西省著名的晉劇表演藝術家,早在上個世紀六〇年代開始就已傳名三晉。在長達五〇年的晉劇舞台藝術生涯中,田桂蘭塑造了衆多特色鮮明的藝術形象:嬌驕嫵媚的升平公主,《打金枝》、英姿颯爽的穆桂英《楊門女將》、端莊淑賢的尹碧蓮(《富貴圖》)、怒目神靈的穆桂英《打神吿廟》、純情至誠的崔秀英《喜榮歸》等,個個傳神達意、活靈活現、生動感人。一九八七年田桂蘭榮獲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爲晉劇「梅花第一枝」。生於晉劇票友班社林立的山西汾陽縣冀村的田桂蘭,九歲就成了...

  • 文章徐華清先生傳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5期  作者:徐文徵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徐华清 名贤传记 医疗伤患 培养人才

    醫學界泰斗五華徐華淸先生,生平事蹟,曾由張民權先生撰寫「軍醫之父徐華淸」一文,刊登本刊第四期,該文為華淸先生長孫徐文徵所見,特補撰本文寄與民權先生,轉交本刊登載,相互參閱,益見華淸先生的了不起。

  • 文章從鄒敏初先生説到奨學金的運用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2期  作者:蕭乃文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邹敏初 培养人才 利用奖学金 鼓励贫穷学子

    可说是人才鼎盛,正是大树好遮阴啊!二、如今在台湾,如邹海滨先生、罗卓英先生已不幸哲人其萎,看不见活跃政坛的人物,也瞧不出出人头地的靑年,对比起来,可眞不胜怅惘之至。在工业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各忙各的事,彼此无法作较深刻的了解,所谓人才,多半是凭单位来决定,外国囘来的博士、专家,便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国家的瑰寳。所以要培养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便是资助大学毕业生出国但是,我们同鄕中没有第二个邹敏初先生,所以首先就要制造一个培植人才的邹敏初先生来,我想该由大埔同鄕会来

  • 文章看見台灣,感悟不同——臺灣見聞錄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1期  作者:高茹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台湾见闻 艺术之城 百花齐放 艺术发掘 培养人才

    河北省,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校 高茹二〇一三年九月五日至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日我在臺灣學習生活了二三七天,在這一階段用眼觀察,用耳朵傾聽的過程裡,我理解了臺灣,而且體會頗深,現將見聞編寫如下:台北——藝術之城,時尚之城回顧走過看到的地方,深刻領悟到藝術是台北這座城市的核心,它的生命力,甚至可說是整個台灣藝術的風向標。台北時尙之城的創新、精緻、多元,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一、藝術門類齊全,百花齊放走訪中看到與體會到藝術門類百花齊放,有攝影展、首飾品展覽、文創展...

  • 文章清末民初的明達中學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劉古樣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明达中学 前世今生 顾建东 建设家乡 顾恩溥 创办教育 培养人才

    劉古樣,字則先,鹽阜境內從事文化宣傳教育工作有年,直至離休。

  • 文章追念 總統 蔣公蒞花往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陳國鈞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蒋经国 花莲中学 巡视学校 关心教育 爱护学生 培养人才

    總統 蔣公崩逝,雖已一個多月,但國人內心的悲痛和哀悼,將是永無止境的!在 蔣公逝世後第七天的晚間,我從電視裏,看到中視新聞播報花蓮中學師生哀悼 蔣公當年蒞校的畫面,使我更感到無限的悲痛!囘憶抗日戰爭期間,我在重慶復興關中訓團兩度受訓,和奉派去蒙旂的召見,以及來臺後,在陽明山莊與石牌受訓,同時,每年春節敎授年會與敎師節宴會上,均得親瞻 蔣公的豐采,和親聆訓示,一次比一次,更增加我們崇敬之忱。但最令我永誌難忘的,乃是花中的一般往事。那是在三十九年間, 蔣公在...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