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位置共返回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漢川縣簡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9期  作者:本社記者 出版时间:1976-04-10
    关键字: 汉川县 地理位置 名胜古迹 物产

    一、地理及沿革漢川縣位於湖北省中部之西北,當漢水下游(俗稱襄河)東鄰漢口市,南鄰漢陽縣,西則與天門沔陽兩縣屬地相毗連,北則與孝感、雲夢、應城、京山等縣境相接壤;總面積約三千餘平方華里,人口約三十餘萬。境內濱此一流域之樓嘴、脈旺嘴、城隍港、分水嘴、繫馬口、縣城、楊林溝等鎭市,乃縣境貨物轉運之重要口岸;全境因係古雲夢澤,陸地少,湖沼多,唐時設爲縣治名「漢川」者,蓋有故耳。三國志載:「關羽守荆州,道經漢川」是縣以漢水得名,漢代已載諸典籍,宋初改爲「義川」,舊城...

  • 文章故鄕代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期  作者:龐俊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地理位置 历史古迹 风景名胜

    前言南絳北代,這句話在山西人聽起來,都不會感到陌生,新絳縣可能是富庶而馳名,代縣則不然,以地處衝要,爲太原首府北部之屛障,亦爲古今兵家戰守之要地,故顯其名。代縣位於山西北部,馳名中外之萬里長城(內長城),雁門關,均在其境內,其餘名勝古蹟頗多。玆竭緜薄,約略介紹,抛磚引玉,藉以啓發我縣在臺人士之興趣,續作廣泛補述,並希提貢新法發展計劃,以作將來地方建設之參考,造福桑梓,改善人民生活,以期達到富强康樂之目的。沿革古代稱爲唐國,虞初屬幷州,禹貢屬冀州,周復隷幷...

  • 文章我愛故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期  作者:張國偀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怀念故乡 乡音 地理位置 宗教信仰

    我的故鄕是山西省垣曲縣王村鎭。是中條山與太行山分界中的一個小縣。黃河流經縣城南五里南村,與河南省爲界,並東流將河南分爲南北兩部份。故鄕的風景並不優美,出產也不豐富。但是我却深深愛着我的故鄕?因爲那裡有我想念的人、物,以及我囘憶不完的童年趣事。王村鎭在縣城西北,相距二十五里,是原上九村中最大的一個市鎭。附近人民的生活必須品,都是在這裡買賣集散的。稱爲原上,地形雖然平坦,但却是較緩的梯田,因爲北面接壤的就是麻菇山。故鄕每年農曆夏四、五月間收一季麥子,秋七、八...

  • 文章廣東第一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龙母庙 历史典故 地理位置 建筑结构

    歷史悠久,香火鼎盛,建築輝煌,悅城龍母廟,堪稱廣東第一。廣東以外其他地方廟宇,有無比龍母廟更久更盛更輝煌者,不敢臆斷。惟從前廣東一百零四縣巿,我曾到過,從未聞見有任何廟宇可以比擬龍母廟者。並不是因爲我是悅城人,對本鄕風土特別誇張,故意稱龍母廟爲廣東第一廟,而是事實如此,有史乘爲證。(詳後)如以全中國而言,就廟論廟,(辭書釋:凡祀神之處皆曰廟。本文之廟,不及于禮王制所示之宗廟、家廟。且勿論所奉祀之神其生平立德立功立言及其靈驗之事跡如何曁其應否奉祀,今只就廟...

  • 文章史蹟斑斑説宛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山川风貌 历史遗迹 地理位置

    河南南縣(舊名宛州)西行過內鄕,然後北向三十五里至赤眉,這兒東邊有一漢王城,相傳爲漢高祖所築,但無甚可觀,恐爲後人所改建,殊無古意可尋。這兒起轉往西北行,約二十五里至丹水。這鎭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靑山翠谷,修篁綠樹,景物至爲寧恬。鎭東南數里有一座菊花山,山不高,但有一泓淸澈泉水,人稱菊潭,亦名菊水,隨時卽以此名縣,古時又名鞠水。漢書地理志謂「析(今在浙川附近)有鞠水,出析谷」卽此。潭水甘芳淸冽,飮者多長壽。據藝文類聚風俗通載道:「南陽酈縣(內鄕地)有甘谷...

  • 文章洛陽故鄕潘寨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6-04-30
    关键字: 地理位置 风景名胜 洛阳牡丹 思乡

    洛陽故鄕的潘寨鎭,位于洛城東南十五華里之夾河中心。爲該地區一大市鎭。住戶五百餘家,人口約三千人。爲洛陽東南路直通偃師縣必經之孔道。所謂夾河者,因該鎭位于伊洛兩河之間、北臨河面寬廣的洛河。鎭南八里左右,即爲由龍門東下之伊河。由該鎭沿大路東行,計廿五華里,爲毗鄰偃師縣之翟鎭。再東臨偃鞏交界處,係伊洛兩河交會之處,俗稱兩河尾。兩河會流,再東經鞏縣注入黃河。洛陽全境自民國以後,分設九區管理行政事務。區名以易經中的八卦,即乾、坎、良、震、巽、離、坤、兌等八個字命名...

  • 文章思茅婚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9期  作者:移山 出版时间:1979-12-25
    关键字: 思茅区 地理位置 婚俗 婚娶礼节

    思茅雖屬滇南大邑,但以地處邊陲,交通不便,風氣閉塞。抗戰以前,男女社交,尙不甚公開,男女婚姻,仍須仰賴媒妁之介紹撮合,此類媒妁,多數爲男女雙方親友之女眷,而非職業媒人。婚娶禮節,大體仍遵行儀禮士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及親迎之六禮,不過有所變通或損益,其名稱亦有所不同耳。男女雙方,經媒妁往返奔走說辭活動成熟,或並安排相親,兩造均認爲愜意,女家因媒妁之請,口頭告以坤造出生之年月日時,由媒妁轉告男宅,作初步之合昏。吉,然後由媒妁通知男女兩宅,各就親友...

  • 文章半庄蘿蔔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9期  作者:湯如  出版时间:1978-03-10
    关键字: 地理位置 半庄葡萄 窖藏 葡萄种类 葡萄配菜

    半庄,是蘇北一個小小的鄕村,位於邳縣官湖鎭東北一里許。沿着沙河灣,上下住着不上百十戶人家;比起動輒就是上千戶居民的大村庄來,眞是小得可憐。也許,這就是「半庄」名稱的由來吧。半庄雖小,但它的名聲却遠震遐邇。因爲這兒的居民,十九都是以種菜營生,方圓百里內的「集市」,都以半庄出產的蔬菜爲主;尤其半庄出產的蘿蔔更是膾炙人口。這種蘿蔔,皮辣、汁甜、肉嫩,咬在嘴裡立時會咯崩崩的化爲一汪水,解渴的功用不遜於碭山梨。所以,經常有成群結隊的外鄕客,推着「吱油吱油」的「夯車...

  • 文章重慶夫子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5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2-03-01
    关键字: 夫子池 地理位置 放生池 榜眼牌坊 麻油

    重慶夫子池,是一座廟,一般人稱爲「夫子廟」,又稱「文廟」;但夫子池其名,則爲重慶市民所通稱。位於市中心區的南面,靠近臨江門。夫子廟佔地甚廣,約在一萬五千坪以上。廟內分前殿,後殿,左右兩邊廂房。前殿,後殿均有很大的空地,廟內有荷花池,廟的正後面,有一大水池,名爲「放生池」。放生池佔地約一千五百坪,四週用石頭砌築,約一丈高。整個放生池的全貌,有如一座小城的城牆。放生池面臨街邊,這條街即「夫子池街」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爲放生日,重慶的善男信女,是日均預先買好很...

  • 文章憶我故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1期  作者:陸勉餘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武进 地理位置 人文 历史沿革 故乡

    故鄕江蘇武進是歷史上有名的大縣,春秋時名延陵,乃讓王位給哥哥的吳三太子季札的退休地,漢改名毘陵,晉改名蘭陵又名晉陵,從唐時起置武進縣,淸雍正二年割縣東南地五十里分置陽湖縣,和武進縣同隸常州府治,但兩縣衙門和常州衙都在一城,事實上等於沒有分。民國廢常州府,倂陽湖縣入武進縣,至是武陽又復合而爲一。可是一般人仍習慣地稱它爲常州。故鄕的各種古代名稱,在詩、文、書、畫及史籍文獻裡常會遇到。我之所以把它列擧,目的就在使讀者知道那些地方都是武進。武進是個魚米豐饒的水鄕...

共73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