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人文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伊陽地文人文概述(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9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6-09-25
    关键字: 伊阳 地理人文 历史沿革

    前言伊陽原係因大部土地位于伊水之陽而得名。嗣以疆域迭變,境界屢易,現已名實不符。第因政治分合,疆域區劃,時勢推移,滄桑演變,致北疆原毗古都洛邑,昔爲王畿,今漸半變而爲山僻。因西北疆逐次內縮,東南疆迭經外延,殆將伊水抛離西北境外,形成伊「陰」。且于民國十六至二十二年間在北境與洛陽接壤處,先後由四鄰縣地析置自由、平等兩縣,致伊壤幾去三分之一。嗣自、平兩縣俱廢,合置伊川縣,地雖稍歸還而仍未復其舊,致與舊鄰洛陽宜陽相隔離。境內大勢,西南多山嶺,道路險阻;東北平坦...

  • 文章伊陽地文人文概述(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0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6-10-25
    关键字: 伊阳 地理人文 乡土名人

    賢哲名士伊地山明水秀,環境淸雅,風景優美,地靈人傑,毓秀之氣頻耀光芒,散發光輝,蘊蓄于萬物之靈,是以賢哲輩出,俊傑累世多有,各地名士雅人流寓伊境樂居斯土者頗多,益增風雅,率皆藉蘊毓美,陶冶性靈,而成超塵勵俗完美的人生者,不勝列擧,茲將 聲名較爲顯著者略述于後。唐堯:上古聖君。帝嚳之子,生于伊,嗣徙于耆(亦作祁)故稱伊耆氏,初封于陶,(今山東定陶)後徙于唐。(今河北唐縣)堯母伊人,與帝嚳初居于伊,並生堯于伊,足徵開揖讓之世的一代聖君唐堯原籍于伊,乃山水毓秀...

  • 文章汤阴县地理人文述要(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7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4-07-25
    关键字: 汤阴 古迹 名胜 岳飞 地理人文

    一、概説湯陰地處太行東麓,北毗安陽,南隣璿、淇,東接內黃,西界林縣。殷商之際,實爲王畿。縣東司馬泊卽殷太甲之居所,縣北姜里城係商朝之獄址。武王伐紂成功,封紂子於邪城的周朝古蹟仍在,宋朝名將民族英雄萬古精忠岳飛的先塋、故第猶存。設縣沿革和一般槪況,從下錄鄕人董襄作「湯陰賦」可以知之:「唯湯陰之區域,當分野之室壁,歷世代以維殊,或因時而沿革。虞夏以前,書傳莫稽,殷商之際,實爲王畿。周之初興,紂子是封,後幷于衞,猶傳邦風。秦漢以來,隸屬各異,隋之開皇,東西更置...

  • 文章阳武县地理人文概要(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韋德懋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阳武县 地理人文 历史概况 风俗人物

    十日,从容下沛行。大勇兼大智,岂可等荆卿,羣龙自此斗,中原如沸铛。驾汉锄秦鹿,为韩心事成。英风迈千古,凴吊有余情。此间地处中原,历代名世辈出,其最著者,为远古造字之苍颉,即「居阳武而葬利鄕」。(按利鄕为阳武县北杏兰地方)汉世陈平、张苍、并有大功于时,为史所艶称。兹谨就地理人文之要者分别简述,以就正于贤达。二 沿革阳武古博浪地,始见于左氏之国策,县境内地方,其见于古代载籍者有:㈠城棣:周灵王四年,史称:「楚公子贞伐陈,晋侯、宋公、鲁侯、衞侯、郑伯、曹伯,齐世子

  • 文章望大陸説故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0期  作者:虞奇 出版时间:1978-10-06
    关键字: 义乌 行政区划 地理人文 乡土情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擧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鄕。」——李白夜思。「山外靑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西湖。離鄕背井,瞬息之間,已往將近三十年了。讀完了上面兩首詩,凡是從大陸來到台灣的人,個中滋味,是不言可喩的,想必都會感到怏然若有所失!如果接着再讀愛國詩人陸游的:「老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靠乃翁!」思鄕之心,想必更切!孩子常常問,「爸爸!大陸的故鄕究竟好不好嘛?請你講給我聽呀!」一...

  • 文章中華民國行都——洛陽地文人文概述(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民国行都 洛阳 地理人文 历史沿革

    人文包括禮樂制度,文物彜器、聖哲垂統、豪俊功勳、百姓齊民,以及社會上各階層各行業人士在內。國家構成的基石是齊民,如同一架機器的螺絲釘,一釘照顧不周,能使全盤機械解體,也就是土崩瓦解。猶如洪水橫流,冲破天柱一般,傳云:「蠭豸有毒」,諒不我欺。縱觀歷代史乘,祇不過皇族家譜,百僚列傳,賢聖世系,國民生活情形及狀態,幾無法見得到。若從稗官野史,通俗演義去窺探究竟,多側重猥褻描述,俠義表達,與實際不甚切合。倘律以忠孝節義,國民趨向,社會敎育,學說集成的旨歸,與行政...

  • 文章韓江源頭的豪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蕭紹彬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韩江源头 文化源流 客家文化 历史变迁 地理人文

    廣東粵東地區有一條韓江,它的源頭是由汀江、梅江、梅潭河匯流於閩粵贛要鎮三河壩始稱韓江,它是為紀念唐朝潮州刺史韓愈(公元七六八至八二四年)而得名。上中流由客家大埔、豐順浩浩蕩蕩流往潮汕平原,再流入南海。世世代代以來韓江用綠色的乳汁哺育、繁衍著客潮兩地勤勞勇敢、刻苦耐勞而又帶有傳奇色彩的人間的客潮兩族人民的母親河。三河壩踞韓江源頭,三水匯流,上通閩贛,下抵潮汕,流入南海,向為粵東水陸交通要津,亦為兵家必爭之據點,國父孫中山先生與蔣介石、胡漢民、陳炯明等蒞鎮商...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