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风土共返回4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理采風錄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0期  作者:邱子靜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苍洱图》 大理 地方风土 苍山洱海 游行记略

    定为国立公园,定可吸引国内外人士前来游玩,也可增加大理地方的观光收入。更可贵的,大理住民特别讲究礼貌。日常起居,长幼尊卑之间,或酬酢应对,以至行进落坐,处处谨守礼节。就我所见,我国别的地方没有像大理这样讲究礼节的。孔子说:「礼失而求之野」讲古礼只有在大理了。大理居民还有一个特点,是普遍信怫,大理县志云:大理久为南诏据,其地近西藏,多好佛。唐宋之间,诏主皆以佞佛称贤。晚年即传位于子,拥资巨方,创修寺观,为僧其中。历数十传,其家法无或易者。大理一邑,僧寺之多,发

  • 文章北方的剃頭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剃头挑 地方掌故 风土习俗

    覆以周圆中凹的小面盆,手巾和磨刀布等就挂在盆架上面。因为剃头担一头是一个装东西的小柜,一头是放置火炉和热水罐的盆架,所以有一句流行的歇后语,来形容单相思和一厢情愿的人,那就是「剃头担子一头热」,真是恰当之至。剃头挑到村后,都是放在几个适中的地方,差不多是服务到家,这时小孩子们先围了上来,分享理发师给他们的几个花生或一块糖,他们不惟高高兴兴的轮流坐在那里剃头,还替理发师挨门挨户去叫人出来理发,在单调的乡村生活中,剃头挑也会给孩子们带来短暂的喜悦,生长在今天

  • 文章迎宴不許謁家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地方故事 风土习俗 艺文

    順德梁亭表,明萬曆中鄕魁,知南安府。張獻忠陷南康,飛檄諭之降,表誓以死守。甲申聞京師變,痛悼病卒。子若衡,擧崇禎庚午鄕試,令永福。流寇陷湖廣,桂林震動,衡泣與母決,以死自誓。俄遷左州守。會丁父艱,訃至,歸粤。陳子壯擧兵勤王,淸將佟養甲知衡與陳爲郞舅,逼致書招降,不從,遂見殺。衡子宗典,中順治甲午科擧人,榮歸鄕里,里人迎宴,懽忭若狂。舊制,中式者必由父老引導謁家廟吿祖。宗典於迎宴日,其母立家廟前,盛怒持杖,怒叱其子不孝,不許謁家廟。母卽陳子壯之妹也。大節懍...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地方风俗

    与邻居监生王文通奸,两人恋奸情热,设计毒毙亲夫刁南楼。案发,淫妇骑木马游四门处决,奸夫也同时正法。因情节曲折离奇,平剧话剧地方戯,均采作剧本。所以这个故事,家谕户晓,妇孺皆知,流传民间之广,不亚于「梁山伯祝英台。」刁字意义,除姓氏外,尚可作为刁滑刁难等解释,阿拉家鄕则用作生气或不高兴解,譬如某甲生气曰某甲刁了,某乙不高兴曰某乙刁哉,固另有别解耳。妇女量窄,偶然遇到稍不如意的事情,动辄生气或不高兴,一溜走开,既刁又溜(溜刘同音)鄕谚赐给她一个雅号「刁刘氏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期  作者:湯 強 出版时间:1970-10-31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地方风俗 风土习俗

    去也!本省「养女」和阿拉「养生」不同的地方,是将来问题,一是活动性,一是固定性。「养女」前途,变化多端:⑴「送做堆」(台语养女和儿子成亲),⑵认作女儿,日后为之择婿遣嫁,⑶不良的养父母,见女孩长大,稍具姿色,逼她进酒家、茶室、妓馆,当作摇钱树看待。「养生」则不然,铁定给自己儿子做老婆,环境无论如何,决不改变初衷。宁波婆太太,最难服侍,众所周知,毋庸讳言。对于明媒正娶,花轿进门的媳妇,尙且看不顺眼,遇事吹毛求疵,百般挑剔,何况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所以「养生」稍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乡谚 谚语 地方风俗 风土习俗

    心急生小娘家鄕習慣,呼女孩爲小娘,實在不大好聽還有呼爲小娘皮者,則更不堪入耳矣。生性躁急的人,做一樁事情,但求迅速,不顧利害重輕,結果失敗無疑。鄕諺對於這類人物,往往用「心急生小娘」來比喩之。其用意在昔日封建思想重男輕女的時代,生下小娘,當然難以稱心愜意,而大失所望。時至今日,男女平等,乾坤一體,兒子將來可以成龍,女兒也同樣可以成鳳,不合情理的觀念,早不存在。所以這話,已成過去,祗好束之高閣了。不過此話,倒含有幾分醫學常識,根據中醫書籍記載,夫妻同房,男...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谚语 民俗 地方风俗 风土习俗

    空沙袋救火救火材料,当然以水和沙为主。现代科学发达,尙有灭火泡沫,灭火药水,用法简便,效力宏大,若能使用及时,可消弭灾害。当火警发生之初,用沙来掩,实比其它东西为佳,所以有防火设备的地方,莫不置有沙袋,以防万一。身边不名一文之人,参加方城之战,侥幸获胜,死里逃生。如果败北,荷包里挖不出钱来,马脚立露,窘态毕现,同局之人,就要用「空沙袋救火」这句俗话来讽刺他。虽然同桌之人,非亲即友,彼此不过取笑性质。但细味其语,异常尖刻,请问带了空沙袋来救火,目的何在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69-02-16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地方风俗 风土习俗

    好做酒·壞做醋酒和醋均屬調味品,不過在烹飪上用量不多而已。酒本爲筵宴中不可缺少的飮料。有劉伶癖者,一杯在手,萬慮全消,大有「人生有酒須當醉。」「但願長醉不願醒。」的勝槪。醋在化工方面,有廣大的用途。此外,非但沒有人牛飮狂喝,即使淺斟低酌,也可說絕對沒有的。惟有心中含着酸溜溜成份的人,世俗稱爲吃醋。關於吃醋的典故,曩在前人筆記中,看到有這樣一段的記載:唐太宗賜任尙書美女兩名,任夫人不納,太宗大怒,命內侍重行送去,外加毒酒一瓶,傳下口諭,命任夫人兩者任擇其一...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地方语言特色

    騎牛碰着親家公牛馬騾驢,均可用以代步,不過騎牛的人,除農夫以外,不多而已。談到騎牛,也不算坍臺的事。像老子騎靑牛出函谷,詩聖杜甫,曾有「東來紫氣滿函關。」之句,千古傳誦。阿拉家鄕有句俗話,「騎牛碰着親家公。」其用處是針對,含有隱秘,齊巧被人撞見,致而拆穿西洋鏡的人而發。親家公,兒女親家也。昔日婚姻,全由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而定,爲兒女者,根本不知道對方的家庭環境,才貌性情,即雙方家長,也不十分探聽淸楚,憑媒人之花言巧語,略知梗槪,馬馬虎虎,遽訂鴛盟。此種肓...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地方风俗 风土习俗

    撈横塘賭牌九(天九)下注門頭,除上門天門下門押單門以外,尙有上角下角橫塘押雙門之分。上角是押上門天門,下角是押天門下門,橫塘是押上門下門,後者,爲什麼叫橫塘呢?因爲押橫塘賭注,像一字長蛇陣一般,擺在賭枱中間,形如橫貫堤塘之故。押單門非吃卽配,押雙門有和局希望。不過押雙門者,係膽小之徒,等、狠、滾朋友,不屑爲之。賭場中賭牌九,莊家祗管砌牌擲骰,吃配賭注,另有專人司其事,鄕俗稱曰「巧俐」,蓋此人必須巧言令色,使賭客有好感,手法乾淨俐落,吃配不致錯誤也。職業賭...

共49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