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戏曲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認識溫州(四)肆、溫州曲藝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2期  作者:達郁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温州 地方戏曲 弹词

    中国地域辽濶,百姓们因久处一地,因地形、气候、风俗习惯、嗜好,而使各地孕育出当地的风情特色,地方戏曲,因此衍生。在温州的地方戏曲,大致可分为三种:弹词、唱词、鼓词。一、弹词弹词,源于元曲,「琵琶记」的作者即为我温州瑞安人氏。一般提到弹词,自然会想到苏州的弹词,苏州的弹词以较为大众熟识的昆曲为主。而温州的弹词不但在唱腔、做工与昆曲不同,连吟唱者的服饰与乐器亦大不相同。在温州吟唱弹词者,不是一般戏班的戏子,而是略具学识基础与修养且对音乐有兴趣者。他们取乐

  • 文章滬劇漫談

    来源期刊:《浦東》 第54期  作者:蔡開西 出版时间:1988-10-15
    关键字: 沪剧 地方戏曲 滩簧 新都剧场 录音带

    沪剧的前身是「申曲」,顾名思义是差不多的。「沪」字代表上海,「申」字也是上海的代名词。申曲的前身就是滩簧。(浦东的鄕曲,简称滩簧),当时上海滩五花八门,各地方的人在上海谋生的不知其数,也就产生了各种地方戏曲,大别有京戏、广东戏、宁波滩簧、绍兴戏,还有无锡滩簧,其它尙有很多的地方戏。当时的滩簧主要是曲,就是唱,而且多数是一男一女为主,加上一个琴师(拉二胡的人),就可以东走西闯,跑跑小茶馆,有时在鄕间地方,也能卖艺。我虽生已晚,尙能适逢其会,当时我祇有七八

  • 文章寧海平調及其藝術特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干富偉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宁海平调 折子戏 地方戏曲 传统剧目 戏剧演绎

    寧海平調是我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寧海、寧波、奉化、舟山等地。又稱「寧海本地班」,在寧海北部則習稱「調腔」。寧海平調的起源有二說。一說源於新昌調腔的「三坑班」,一說來自寧波昆劇的「甬昆班」。就其劇目與曲牌看,與新昌調腔較接近;但據一些老藝人回憶,自晚清起,不少藝人來自寧波的「五公社」(甬昆班「五座堂」,爲旣唱昆曲又唱調腔的班社),且寧海平調的演唱風格較新昌調腔細膩、平柔,其小丑的道白不用紹興方言而用蘇白,均爲昆曲的特徵。據此,可以認爲,它是明末清初浙...

  • 文章欣賞馬靜亭演秦腔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菊農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秦腔演出 中国戏曲 传统文化 剧艺学校 地方戏曲师资

    最早,足可目为中华传统文化资产之源,设以此说并不悖谬,在提倡「保存文化传统资产」之口号下,値得大力倡导,设法保存。演「藏舟」之前尙有「柜中缘」、「杀庙」及「三囘头」等三剧,多由大专学生与社会靑年所表演,但因未受相当的专业训练,身段与动作,不能尽如人意,因此,为了发扬并保存文化资产,训练专业的人才,实属刻不容缓。仅向政府建议两项途径。第一:复兴剧校既已改称剧艺学校,其所训练的对象,除国剧之外,兼有民俗特技,但无地方戏曲。如果再行增设地方戏剧班,擧凡秦腔、汉剧

  • 文章上海過年時的「馬燈調」

    来源期刊:《浦東》 第47期  作者:張宜宜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马灯调 春节 年货 过年习俗 地方戏曲

    「爆竹一聲,萬象更新」,一年一度的春節又將來臨了。君不見每家每戶都在趕辦年貨,菜市場妳推我擠,百貨公司人潮如湧,這些熱潮,也足以證明復興基地的台灣是多麼地富足。孩子們綻開蘋果般地笑臉,穿新衣,拿紅包,握着電動玩具,洋溢着一片歡樂,這是多麼美好地一個新年。我們再看海峽對面十億同胞。同樣的春節,他們在過些怎麼樣的生活。街頭雖然擠滿了人羣,但每張臉上神情木然,毫無笑容,從高處眺望,似乎是一片灰海,了無生氣。長長地隊伍,排列在人行道上,懷着迫切的心理,希望幸運地...

  • 文章榆社縣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張鼎盤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榆社县简介 相关概述 古迹庙会 地方戏曲 人文教育

    火锅子,锅子火,锅子上,有个口,装上药,喷火花,不看完,不想走。打铁花——平时蒐集生铁破片,大炉火熔化,一人将铁水盛出,另一人用铁锹扬高打散,则火珠四溅,黑暗中火花飞扬,火光四射,瞬间落地,传说可避邪驱鬼。叁、地方戏曲秧歌——元宵节期间,大小村庄均组有秧歌花戏高跷等演出民间故事,其口调多世代相延,以简单剧本口授演唱。一、三官大帝神前之唱词由主唱者编导,多为七言律句,例如:正月十五闹哄哄,小小秧歌来参神,人敬神来神保人,神人共乐太平春,大街灯来小巷灯,大街小巷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