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戏剧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腔——楊氏婢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秦腔 地方戏剧 杨氏婢 剧本台词

    少婦張芸娥,悲丈夫與公婆相繼去世,留一幼子,家中雖有貲財,苦無擔當之人,故日夜以淚洗面。有周媽媽者,以說媒爲業,聞張婦有改嫁之意,特爲奔走,擬介爲王貢員繼室,事爲張婦丫環玉蘭所悉,設計阻攔,終使芸娥回心轉意,撫養幼兒,主僕合好如初。正旦上:(唱)(哭音慢板)自古紅顏多命薄,命薄不過(我)張芸娥,去年奴夫亡故了,(轉二六)今年又喪二公婆,膝下只有兒一個,同堂叔伯一個莫,箱中滿藏金銀棵,何必爲人守財物,衣裳首飾堆成垜,爲誰戴來爲誰著,越思越想越難過,想到傷心...

  • 文章粤劇在台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呂茵 出版时间:1990-12-30
    关键字: 粤剧 台湾 凯旋业余粤剧团 地方戏剧

    回頭再說民間票房「凱旋業餘粤劇團」自民國十年創立後,梁寒操世伯(先父曾追隨寒老任秘書職)對我等熱衷於發揚粤劇,實踐力行,甚為嘉許,願全力支援,並降貴紓尊,答允任「凱旋」名譽社長。台北市廣東同鄕會,經理監事會議決議,提供會所會議廳,每週六晚給予「凱旋」集會之用。社友們獲得鼓勵,筆者更全力投入策劃經營,為求再接再勵以健全組織,按部就班,首重培植新進生旦演唱及音樂拍和藝友,以便落實展開演出活動。不料竟事出意外,惹起人事紛爭。起因於研訓歌唱人才,必須化整為零,在...

  • 文章追憶故鄕的廟會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5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农业社会 地方戏剧 办故事 庙会

    选购添置;而妇女们使用的针线布料,也要在此时购置;所以庙会的那些日子,眞是热閙不已哩!在娱乐方面,庙会时期,是地方戏剧的演出;同时每一地方的庙会,与平常不同的,是要雇请好几台戏前来演唱;如秦腔、河南梆子、高台曲、越调、汉剧、花鼓、京梆之类;而且要唱「对台戏」,因此每一演出的戏班,都得要使出混身解数,竭力演出最拿手的好戏码,好让观众们详实评赏。另一项娱乐节目,便是扮故事,将戏中的故事,如打金枝、二龙戏珠、四郞探母、天官赐福……之类故事,扮演在方桌型台上,用十六或

  • 文章漫談家郷的梆子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李書鳴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地方戏剧 教化民众 梆子戏 名角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里,有一个邻居叫彭广施的,从关东(东三省)寄来一封家信,全庄上找不到一个会看信的人,只好到外庄上去请人看,大庄子上虽然没有这种情形,但也十之八九目不识丁,鄕村里没有军队,没有警察,尽管如此,可是大家却都能循规蹈矩,各安本分,和睦相处,很少发生事故,这种安和的社会,是靠什么呢?中国传统的礼敎和世代相传的醇朴家风,当然是重要的关键,我觉得地方戏剧也在这里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绝大多数人既不识字,无法从书本上学到东西,而地方戏剧便成了活

  • 文章拯救蒲劇文化遺產的喬漢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喬耀才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蒲剧 地方戏剧 拯救文化遗产 乔汉章

    祖父喬漢章(一八三四—一八九六)清授登士佐郎,從九,耕讀傳家,祖籍稷山縣路村。祖父爲拯救蒲劇文化遺產,嘔心瀝血,經數載苦心籌備,精心操辦,終於培養出一個頗有發展前途的娃娃戲班。祖父生活在清朝政府政治腐敗,列強入侵,連年饑饉,民不聊生,民怨沸騰的時代。光緒三年(一八七七),連年無雨,赤地千里,顆粒無收。父子相餐,母女相食,餓尸盈途,骨膏原野。全縣餓死將近十五萬人,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嚴重乾旱,鄕民挖草根、刮樹皮、摘草葉充饑,官府不僅不救濟災民,反而加重...

  • 文章湘劇之索原與發展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劉容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湘剧 楚剧 地方戏剧 缘起发展

    湘劇原爲楚戲,與漢劇同源而異流,楚戲之權輿,始于虞舜南風歌之變音,蓋舜南巡至于蒼梧之野而殂落,(卽今湖南寧遠縣九嶷山麓)其二妃娥皇女英,聞耗南奔,至洞庭君山,南望蒼梧,洞庭汗漫,水光接天,乃號泣悲歌、投江以殉,時人哀之,譜其音爲漁歌,此南音之肇基也。又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鍾儀,問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囚也,公問其族,對曰:伶人也,公曰:能樂乎?對曰:先父之職官也,與之琴,操南音。」晉侯賢之,鍾儀獲釋歸楚,其所操南音者,殆漁歌之...

  • 文章東方絕技 寧海平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8卷 第1、2期  作者:傳良 出版时间:2016-02-10
    关键字: 宁海平调 剧目 技艺 地方戏剧

    寧海平調原稱「寧海耍牙」,屬於「調腔戲」,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係寧波寧海縣特有的一個地方傳統劇種,始於明朝而盛於清代,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流行於寧海、象山、三門、天台、奉化一帶。寧海平調(耍牙)屬高腔系統的一個支派,其表演風格、特色、唱腔特點、伴奏手法均類似於新昌高腔,善於特技推出,它的唱腔既高亢粗獷,又輕柔婉轉,具有濃郁的浙東地方特色和風韻。因該劇種多為寧海人組班,故稱「平調班」,當地人稱為「寧海本地班」,用方言演唱,行檔整齊,文武皆會,技...

  • 文章贛北婚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董建民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赣北 婚俗 群婚 历史沿革 地方戏剧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人們指男女青年成家立室之說。上古時代,男無定妻,女無定夫,稱為「群婚」。後來,生育的下一代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謂之母系社會。再後來,始定男婚女嫁之制,男以女為家,女以男為室,「家室」始成。周代訂婚制初始,提出由男方向女方贈送儷皮,即以一雙鹿皮為聘禮,取其成雙之意。晉代將儷皮泛指為獸皮,一般是贈豹皮。隨著歷史的前進,社會的發展,男婚女嫁之事,由簡而繁,由一雙鹿皮或豹皮為聘禮演繹成一整套的民間婚俗。在鄱陽湖畔、長江岸濱的漁米之鄉的...

  • 文章兩岸小戲大展及學術會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郭士星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两岸交流 学术会议 两岸小戏大展 地方戏剧

    兩岸小戲大展及學術會議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八日至十六日,共進行九天。主辦單位是台灣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承辦單位是台灣戲曲專科學校、台灣大學音樂學硏究所、台灣藝術教育館和彰化縣文化局。這次活動分小戲展演和學術硏討兩大部分。這兩項活動有分有合,結合進行。小戲展演方面,邀請了九個小戲劇團組台演出。其中大陸五個團,台灣四個團。大陸五個團是:山西太谷秧歌劇團、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江西贛南採茶歌舞劇團、雲南省花燈劇團、福建省漳州車鼓戲劇團;台灣的是:台南縣六甲車鼓戲劇團、...

  • 文章中国地方戏剧传存与复兴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梁世德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地方戏剧 中华文化 文化建设

    本會爲響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號召,一秉發揚中華文化之旨,分擔民族文化之傳存工作,組織地方戱劇硏究會,現有十五個省份之地方劇種。包括湖南再興花鼓劇團在內。八年以來,參加敎育部主辦、及省市之藝術季公演達一百五十餘場次,全屬業餘性質,均非職業性劇團。演藝工作人員數百人,出錢出力、同本犧牲奉獻精神、對抗大陸匪禍、極摧毁文化之能事,與在工商社會中貪圖物質享受之氣息下,而提昇精神生活之品質、强化社敎功能,以期形成豐盛的文化社會,建設一個文化大國,這是很嚴肅...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