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志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州的地方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2期  作者:張甌風 出版时间:1988-05-15
    关键字: 温州 地方志 历史沿革

    地方志,简称方志,是记载某一地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文献,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地方志起源很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地方史记之类的书籍。它的体例导源于《禹贡》、《山海经》等古代地理书,最初仅记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等。至汉隋之间,地方志的编纂逐渐兴盛起来,东汉会稽(今浙江绍兴)袁康撰修的《越绝书》,距今约二千年了,记载山川、城郭、冡墓及传记,历来被公认为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温州地处东南沿海,虽然与中原相比

  • 文章台灣公藏方志河南省區增訂聯合目錄(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國立中央圖書舘 出版时间:1982-04-30
    关键字: 地方志 县志 目录

    魯山縣志 八卷 淸徐若階修宋足發等纂 淸乾隆八年刋本 故宮魯山縣志 二十六卷 淸武億董作棟等纂 淸嘉慶元年刋本 史政郟縣志 四卷 淸金世純修仝軌等纂 淸康熙三十三年刋本 故宮郟縣志 十二卷 淸姜箎等修郭景泰纂 淸咸豐九年刋本 史語(末册朽爛) 內政附: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華北地方四四〇號影印本(據民國二十一年石印本影印)郟縣志 十一卷 淸張熙瑞茅恆春等纂修 淸同治四年刋本 故宮 史政重修寶豐縣志 五卷 淸馬格修李宏志纂 淸乾隆八年刋本 故宮 史政寶豐縣志 二十四卷 淸陸蓉修武億纂 淸嘉...

  • 文章台灣公藏方志河南省區增訂聯合目錄(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國立中央圖書舘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地方志 总志 县志 目录

    河南總志十九卷三十册 明胡謐等纂修 明成化甲辰(二十年)刋本(附圖)中圖河南通志四十五卷十二册 明鄒守愚李濂等修 明嘉靖三十五年刋本 中圖(二部)河南通志五十卷淸賈漢復修沈荃纂淸順治十七年刋本 史語河南通志 八十卷 淸田文鏡王士俊等纂 修淸雍正九年刋本 臺大又一部道光六年補刋本 故宮河南通志 八十卷 淸田文鏡等修 孫灝等纂 淸雍正十三年刋道光六年同治八年光緖十八年二十八年遞補修刋本 史語 中分又一部民國三年重印本孫館續河南通志八十卷首四卷 淸阿思哈等纂修 淸乾隆三十二年刋...

  • 文章孟津縣沿革(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孟津县 历史沿革 资治通鉴 地方志

  • 文章孟津縣沿革(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孟津县历史 资治通鉴 地方志

    通鑑梁紀十:爾朱榮素厚金紫光祿大夫司馬子如,榮死,子如自宮中突出,至榮第,棄家隨榮妻子走出城,世隆卽欲還北,子如曰:兵不厭詐,今天下恟恟惟強是視,當此之際不可以弱示人,若亟北走,恐變生肘腋,不如分兵守河橋,還軍向京師,出其不意,或可成功,假使不得所欲,亦足示有餘力,使天下畏我之強,不敢叛散。世隆從之,己亥攻河橋,擒奚毅等殺之,據北中城,魏朝大懼。魏以高乾爲河北使,高敖曹爲直閣將軍使歸,招集鄕曲,爲表裏形援,帝視送之於河橋,擧酒指水曰:卿兄弟冀部豪傑,能令...

  • 文章南陽民俗文化研究十年簡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1期  作者:惠琳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南阳 民俗文化 地方志

    一九九六年八月十九日是南陽民俗文化研究機構成立的日子,經過十年努力,現已發展成擁有八十八人的民俗文化研究會。今天是十年慶典,在此聚會,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以示慶祝。南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南陽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爲了弘揚民族文化,進一步發掘、研究、繼承南陽本土文化,搭建研究南陽民俗文化的廣闊平台。一九九六年八月,與惠武章、王鵬洲、程世湘、龔晏如等一批離退休老同志,出於對南陽民俗文化的鍾情和熱愛,出於對南陽文化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離而不休,退而有爲,志同道合,...

  • 文章松江嶽廟街源遠流長

    来源期刊:《浦東》 第85期  作者:吳仲炳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松江 岳庙街 地方志 旧日繁华 今夕对照

    唐天寶十年(751年),以華亭為縣,屬蘇州治。(《雲間志·封域》)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府。翌年(1278年)改稱松江府。貫府縣兩治之前有「大街」。(陳繼儒主纂《松江府志》卷三)松江人俗稱「十里長街」。大街的黃金地段商市中心為嶽廟街,因街的北側有嶽廟而得名。松江嶽廟始建於何時,已無可考。北宋后期,約在1093—1107年間,邑人朱諤擴大廟宇建築,乃具宏寺大廟規模。朱諤係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進士,初名紱,官至兵、禮、吏三部尚書,大觀元年(1107年)拜右丞,居三月卒,年四...

  • 文章大埔人与地方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大埔人 地方志 大埔县志 民国时期 温丹铭

    —大埔人溫丹銘先生是主修民國期間的《廣東誌》、《潮州誌》和《大埔縣誌》,完成地方史誌的艱難工程,脱舊嬗新考古明今。

  • 文章鄉故叢談(四)彈棉花者——劉師傅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高子昂 出版时间:1971-02-02
    关键字: 弹棉花 谚语 师傅 雇主 手工业 地方志

    夫彈棉花之爲技,勞且損身,惟江西人競習之,傳益廣,馴至江西棉被店之招牌,徧及國內外,以雩都、樂安二縣人爲最。其爲業也,有開設商店承攬者;有受僱住戶操作者,雖作業方式不同,而爲人服務之目的則壹焉。師傅,劉其姓,方卿其名,耕讀相承,世居鄱邑城南下岸村,其附業以善彈棉花稱。嘗應僱主之請,携一學徒及其器械與俱,登門作業。始則課徒盡軋棉花種子,次論及棉花斤兩,鄕諺:「四兩棉花不輕彈」,固多善。當僱主告以棉花用途後,劉師傅乃稍事部署,背其彎弓,操其筯絃,執錘附棉而彈...

  • 文章泗陽張沌谷居士行誼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78-08-15
    关键字: 张蔚西 地理 留学 地方志

    張蔚西先生,諱相文,晚號沌谷居士,其先世爲順天宛平縣,始遷泗陽之祖—又載公、諱渠,明正德元年任桃源(今泗陽)縣兵馬指揮司、(正六品),迄先生已達十五世矣!先生之父諱鴻疆,字靖封,妣劉氏,寓邑之東門外南園,耕讀爲業,子三,長相文、次相經、三相輔。先生居長,生於淸同治五年,十歲始入學,從周步墀師,因其聰敏絕倫,周師曰:「此生將來必成大器,」十年苦讀,學業大進,已有名於鄕里,識量淵通,志懷沉靜,英風儀、善談笑,博覽史傳,尤工屬文。未幾,無錫貢生胡和梅(麗榮),...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