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历史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棗陽的鴉片輸入與禁管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鸦片 鸦片管控 地方历史

    ㈠鴉片煙的危害鴉片煙毒性很大,一吸即成癮,成癮即難除。凡成癮者體力日衰,神志減退,萎糜不振,骨瘦如柴,勞動能力喪失,有的甚至喪命。嚴重毒害了人民身心健康,摧殘了生產力。更爲嚴重地是成癮者賣田賣地,傾家蕩產,甚至賣兒賣女,妻離子散,卑鄙盜竊,流浪街頭,寄人籬下,無家可歸。如淸末民初,城關大北街張光宣,染上煙瘾後,家產田產吸光後,先賣妻子,後賣兒女,最後孑然一身,乞討致死。城內南關楊國訓兄弟三人,原有田產一百二十畝,房屋十八間,吸食鴉片不足十年,將房屋田產賣...

  • 文章廣府·福佬·客家人祖籍中原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地方历史 区域文化 社会研究

    近讀前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鄒魯(字海濱,廣東大埔人)所著囘顧錄,談到廣東鄕土歷史,從移民和語言上分析,證明廣府人,福佬人,客家人,其祖先都是來自中原。此說爲他書所未見,誠屬奧秘難得文字;同時,也足以說明中原文化之廣大淵源,不禁令人鼓舞?謹抄原文如後,供我讀者齊來欣賞。吾粤有三種方言,㈠廣州話,㈡福佬話,㈢客家話。因方言之不同,粤人遂成爲廣府人,福佬人,客家人三系。世人以此三系之言語,與中原不同,有誤爲非漢族者。其實今日之粤人,均非土著民族,皆來自中原者。祇因...

  • 文章四庫全書豫人著作書目輯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四库全书》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正月,頒旨設「四庫全書館」,欽命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大學士阿桂,英廉稽璜董館事,令蒐集天下書籍,仿明永樂大典例,編四庫全書。歷時十年又六個月,至乾隆四十七年七月書成;其後補鈔重校歷十年而不輟。先後歷時二十載,參與館職者達三百六十人,如劉墉、紀昀、陸錫熊、陸費、戴震等皆一時通儒碩彥。朝鮮人戶部侍郞金簡專司鈔校刋訂之責。高宗纂修四庫全書,耗鉅資,累歲月,勞衆力,實爲中國文化史上空前盛擧。四庫全書著錄者凡三千四百五十七種,七萬九千...

  • 文章馬車時代與騾車時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陶希聖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地方历史 交通建设 河南社会生活

    开封往夏邑。那一段路是河南省东部平原的官道。其直如矢,其宽度可容八辆至六辆骡车并驾往来,等于今日八线至六线公路。官道两旁杨柳成排。每十里有一亭,是三开间的瓦房。当时虽然没有亭吏常驻,年久失修,仍然列在路旁。除此以外,路旁每有村庄,便有溪或井与水槽设在杨柳之下,为飮骡马之用。[1]那样直线、宽敞、平坦的大路,以骡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一辆骡车使用双套或三套,即辕内一匹之外,另用一匹或二骡子为边套。车上有蓬,车盘装载皮箱,布包,[2]网篮,不下数百斤。旅客最好的坐位

  • 文章洛陽龍門山奇境及礦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王希融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洛阳龙门山 地方历史 山川文物

    沿革龍門山,亦稱伊闕山,位於洛陽城南約三十餘里之遙,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據洛陽公路之要衝,洛松、洛臨、洛南公路之孔道。東西兩山,高聳雲際,雙峰對峙,伊水中流,山壁石佛,精彩奇特,成千上萬,曲指難數,山色靑翠,氣勢磅礴,誠人間之天堂,天下之奇境,亦兵家必爭之要地也。一、香山寺香山寺,位於東山山腰中間,建築有寺院數間,亭閣數座,亭中建立高約一丈五尺餘之石碑一座,週圍楹柱,對聯及懸掛扁額,均乃淸朝乾隆皇帝親筆書寫,觀之,龍飛鳳舞,蒼勁活現,亭左有白居易坆墓一座...

  • 文章鄧縣的孝悌節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人物传记

    一、孝悌感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皆良知良能,至性所廹,鄧志所載事跡,歷歷如繪,感人極深,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爲廣敎化,厚風俗,勸人孝悌,特爲之表揚。㈠陳應徵,明代鄧州人,南義俠,有勇力,性極孝悌,適其父鎭甘州,死於任所,時邊患甚急,徵以馬革裹父死,身負其弟,手持利刄,衞護繼母之騎,突險而歸,途中遇寇,從人爲之股,獨應徵不懼,慷慨諭以情實,使寇感嘆,相送入關,不慕仕途,終沒於家。㈡張桂榮,明代鄧州人,心忠厚,性孤介,重厚寡言,父死,榮盧墓三年,朝夕泣血,...

  • 文章論我國地方志的流傳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8期  作者:宋晞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地方历史 历史资料 历史研究 各国文献

    前言筆者於「評介『宋元地方志叢書』」一文中(刊「文史」第三十三期,亦見本會六十七年年刊),曾約略說到我國地方志的起源、演變及內容的豐富。本文旨在敍述我國地方志的流傳。我國地方志的體例演變到宋代,己臻詳備;編纂郡縣志之風氣亦漸盛,惜散佚者多。明代自成祖、英宗兩朝爲纂修一統志,曾先後通令各府縣採進志書,故地方政府修志頗勤,相沿成風,每隔若干年必重修一次。萬曆滿城縣志張邦政序云:「今天下自國史外,郡邑莫不有志。」足以爲證。據近人統計,明代地方志傳世的僅七百七十...

  • 文章鄧縣的歷史演變與疆界形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8-03-25
    关键字: 地方历史 邓县沿革 历史地理研究

    一 歷史演變鄧在古代爲禹貢荆州之域,在夏代建立國家,是爲鄧國,夏王仲康始封其子於鄧,殷王高宗封成湯之裔孫於鄧,周桓王十五年鄧候吾離朝於魯,故夏殷周三代,均爲鄧國。至周僖王四年爲楚所滅,改置鄧禳二縣,二十六年秦白起伐楚取鄢鄧。四十三年,秦初置南陽郡,秦併六國,統一天下,仍爲南陽郡,是時鄧穰仍爲秦縣,漢因之屬荆州部,其屬縣有鄧、穰、湼陽、朝陽、棘陽、樂城,合其他各縣凡三十六縣,皆屬南陽郡,漢武帝時,以穰之盧陽,宛之臨駣,合而爲一,置冠軍縣,封霍去病爲侯,晉改...

  • 文章凌雲縣槪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楊貴芳 出版时间:1981-07-31
    关键字: 凌云县 地方历史 地方概况 风土习俗

    楊貴芳先生,廣西百色人。曾任省參議員、縣長、縣議會議長。現任國民大會代表。

  • 文章大節凜然的史可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陳時昌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史可法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人物传记

    不屈于威武,不惑于利誘,於山河破碎時,能表現得忠心耿耿,爲國犧牲,在明末的忠臣義士中,史可法是第一人。史可法有遺書五則,其中一則說:「敗軍之將,不可言勇;負國之臣,不可言忠。身死封疆,實有餘恨。得以骸骨歸鍾山之側,求太祖高皇帝鑒此心,于願足矣!」這是他一片赤誠的表現,雖然他未能得葬鍾山之側,而暴屍揚州,但他磅礴的正氣,偉大的人格,犧牲的精神,足以垂芳千古而不朽。身世與遭遇史可法字憲之,一字道鄰,河北大興人,寄籍河南祥符,生于明神宗萬曆三十年,父從質,母尹...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