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鄕花鼓面面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王運生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花鼓 湘剧 地方传统文化 民间戏剧

    戏剧之水准都已提高。再说,我们的下一代,都是在台湾生长,压根儿就不知家鄕花鼓为何物?而我们演戏,又非专供五十以上鄕亲自娱。基此,则如何使此一赋有传统色彩的鄕曲,能迎合时代、配合潮流,成为现代大众化之高尙娱乐,使人人看得懂,外省人士亦具好感,与其他地方戏剧,并驾齐驱,同负盛名,确为当前刻不容缓,必须硏究之课题。依愚见应该:一、根据传统剧目,革新其唱词及道(对)白:改写剧本,对粗俗或太过鄕土气之道(对)白或唱词,酌情修正,使其尽量有文艺化、趣味性的高素质戏曲

  • 文章新春賀年習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陳明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春节 地方习俗 摇钱树 舞师 地方传统文化

    「過年」以往是指過農曆新年,民國以後採行新曆,一月一日元旦,也是「過年」,後將農曆年改稱「春節」以為區別。家鄉過年賀歲習俗甚多,僅略舉數項分述於後:搖錢樹搖錢樹者,為鄉間近似乞丐之人物。錢樹是在大榕樹上截取一段分枝,將銅錢用紅線串連,掛在榕樹枝上。年初二三日,持錢樹來至住戶人家,在門口說聲:恭喜!然後進入屋內,站立門側,搖晃錢樹,叮叮噹噹作響,口中念念有辭:搖錢樹,搖錢樹;錢樹到汝家金銀滿廳下。錢樹到汝屋,年年做大屋;等類奉承語詞,以換取微薄報酬。主人因...

  • 文章獅子討米應景嬉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鄒覺民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故土风俗 狮子龙灯 地方传统文化 春节习俗

    首先也得谢谢闽粤同鄕。因为上述两省同胞,得风气之先,旅居外洋者众,因此两邑侨胞,功居引渡龙灯过海,狮子放洋。美中不足的地方,只因上述两省,吸收中原文化,始于唐宋,起武较迟,民俗杂耍,虽备雏型,未臻化境。就以玩龙灯、拱狮子两项活动而言,(湘人称舞龙曰玩龙灯,称舞狮曰拱狮子,拱字读去声,舞龙舞狮,为新闻记者笔下的称呼,并不制式,更属创撰,)拱的狮子是哑巴狮子,除能表演采靑,腾空一二则俗不堪耐的旧式名堂外,余则黔驴技穷。若论龙灯,则更瞠乎其后,闽粤两邑所玩的龙灯

  • 文章雜談過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地方习俗 传统文化 人物回忆

    (一)窮人過年取財有道「甕中無米尋常事,莫對兒童說過年」,道出窮人過年心聲!眞是:「一把酸辛淚,誰解窮滋味」!家鄉有句俗話:「賠不盡閨娘,過不盡年」。富人嫁女,大八件全房管;窮人嫁女,靑布包袱一個。富人過年;動轍三五百元;(民初年間可買三十畝地)窮人過年,三兩元即夠。在鄕村中,就是貧無立錐,祇要體壯無病,也不愁過年。往郊外撿點荒草,到鄕集每挑可賣吊(百)而八十銅元(合三四角銀元),或將芝蔴楷(名搖錢樹)紮成二斤一把,挑上四、五十把,賣給商人,每把可賣七、...

  • 文章欣賞馬靜亭演秦腔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菊農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秦腔演出 中国戏曲 传统文化 剧艺学校 地方戏曲师资

    楚剧、湘剧、川剧、评剧、越剧、粤剧、江淮剧、潮州剧、南管、北管等,皆可设班敎学,培育专业人才。第二:简易的训练工作,亦可由大陆地方戏剧研究会主持办理。大陆地方戏剧研究会,成立达六年之久,拥有各地方戏曲的师资,然以限于经费,难于发展,抱着一本难唸的经,念不出口,但每次公演,都有不平凡的绩效,假如,他们有相当的排练场所,有足够的经费可资发展,相信会为中华传统文化,保存下相当的资产。趁此师资未泯,亟待有关主管当局,愼重的考虑。(民族晚报七十二年一月六日)马静亭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