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土漫談)慈谿的交通和特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慈溪 地志 慈溪交通建设 慈溪特产

    慈谿縣位居寧波西北方,與鄞鎭姚三縣相接壤,版圖並不算大,但交通方面,尙還四通八達,鐵路原有滬杭甬線,經莊橋、慈城、葉家等站而過。公路則自城區南門外爲中心,通行東西北三鄕,銜接鄰縣。水路餘姚江,源出四明山,蜿蜓東流至寧波,與奉化江滙合出鎭海口,甬姚間,經常有小型輪船通行,在李碶渡、祝家渡、半浦、丈亭等地,有其停靠碼頭,或接駁小船,轉載上岸。內河水路交,航行更便,在鄕縣寧波間,有吹海螺,招呼客人,過壩頭下江航船,及過駱駝橋堰頭、至寧波李家後門線;有上河航船,...

  • 文章四川省名考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四川 通志舆地志 名考 省名缘由

    范围,固属定论,惟是元代设置行省以前,有无四川之名称?元代之行省究设置于何时?以及元代设置之行省与明淸两代之四川省,在实质上有无差异,斯仍有考证之必要。按四川通志舆地志表云:「宋初置西川路,又置峡西路,寻并为川峡路。咸平四年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曰四川路。元置四川行中书省,明设四川布政使司。」舆地志沿革说则云:「宋乾德三年平蜀,置西川路。开宝六年分置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并为川峡路。咸平四年分置益(后为成都路)、梓(后为潼川路)、利、夔四路,总曰四川路。元

  • 文章諸葛武侯南征考(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诸葛亮 南征之迹 地志 越嶲 渡泸

    集合并讨之,军卑水。定元部曲杀雍闿及士庶等,孟获代闿为主,亮既斩定元……夏五月,亮渡泸,进征益州;是武侯之自任征讨者为越嶲一路。其在越嶲郡内之主要行迹,据上述华阳国志所载者,即㈠安上水路,㈡卑水所在,㈢渡泸之处三地。然于此三处,后来说者,至为纷纭。倘于此有所确定,则武侯之征讨路线,不难据以得其大概。㈠安上所在,晋时地志,已无此县,后世莫能确指其处,以是于武侯入越嶲之水道,聚讼纷纭,莫哀一是。按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云:「章武三年,越嶲大帅高定元称王恣睢……丞相亮遣

  • 文章無錫文獻第四輯書目敍錄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7期  作者:楊保和  出版时间:1980-05-20
    关键字: 无锡文献 梅里志 吴泰伯 地志 传记

    無錫文獻第四輯(梅里志、泰伯梅里志、開化鄕志三部),業已編勘竣事,行將付梓。第一部梅里志書目敍錄,亦已由文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保和鄕長撰就,該會許主任委員暨全體委員,咸認該文簡潔了當,考據詳明,洵是名山之作。而楊鄕長則尙覺贅言太多,還須精簡,特囑在本刊先予刊布,盼諸鄕長讀後,不吝發表高見,俾資參酌刪削。 ——編者——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