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故土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桃源建物瑣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4期  作者:陳華聰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回忆故土 桃源水坝 风景名胜 瓷碗工厂

    本文標題桃源,非桃花源記之世外桃源,是大埔縣屬鄕鎭之一,亦爲作者世居所在地。該鄕位於高陂區轄內最南端,東與饒平縣上饒區連接,南與豐順縣榜門鄕爲鄰;三縣居民平時彼此往來頻仍,互相婚嫁亦多。玆將本鄕風土有關建物方面,與現代化工程略可比擬的,列擧數項,藉資憶舊舒懷!一、水壩本人前幾年,有機會至曾文水庫,前數月後至石門水庫,遊覽觀光;不禁猛然憶起兒時在家鄕,亦曾見過類似建設,記得家居附近,地名叫坑子唇所在,有一小溪,其上建一水壩,面積長數十丈,寬八九丈,壩基全用...

  • 文章家鄕話

    来源期刊:《浦東》 第1期  作者:本刊輯  出版时间:1975-05-15
    关键字: 家乡话 方言 回忆故土 乡音

    离鄕背井,为了彼此交流的方便,大家争着讲「国语」,许多方言,都要逐渐遗忘了。我们现在把这些方言用相近的声音注出来,让大家回忆一下,记在心里,亦不忘故物之意也。

  • 文章高安錦江風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仲鈺 出版时间:1968-08-02
    关键字: 锦江 龙舟竞赛 风土习俗 回忆故土

    距江西省城約有一百二十華里,有一座南北二城的縣巿——高安。簡稱筠陽,又名瑞州府,係一甲等縣份。民情誠樸,文物豐盛。縣民以農爲業,商賈次之,過往旅客譽爲「漁米之鄕」。「錦江」位於兩城之間,那是一條美麗的河流!碧水澄藍,淸澈見底。江上朝霧、晩霞,別有一番風味。月夜泛舟江面,其情其境,更令人陶醉。河的兩岸,綠草如茵,田莊漁塘,到處皆是。北城築有城牆,爲縣府所在地,乃政治、經濟文敎的中心。南城爲商業繁榮的街巿。本省聞名的物產,如景德鎭的瓷器,贛南的糖和木材,都由...

  • 文章故鄉——梅縣瑤美村的懷念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3期  作者:丘秀強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梅县瑶美村 回忆故土 山水风景 回报家乡

    见底,是玩水的好地方。记得我小时候与童年玩伴,随时可以飮用河水,在河里游泳,采花放流,检石把玩,其乐无穷。如今河道淤浅,严重污染。旧日情景,事过境迁,不堪回忆!我村之北面,州志载称的石筑隆丰陂,拦水灌溉田地,由于水大陂高,余水下泻,水花四溅,且终年声响如雷,故俗名「雷公陂」,至一九七一年始改建为「瑶美水库」,对防洪、蓄水、灌溉、发电,均有相当大的作用。水库厚裕民生,为人定胜天之作。水库环山青葱,一片绿水,依偎在尖石笔山傍,水平如镜,高峰倒影水中,有如国画

  • 文章憶開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張德齋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开封 故土回忆 往事

    渡海中興三十春、靑少變成中年人、午夜夢廻田園景、猶聞父老在呻吟。陽曆春節前夕,小兒曼成從就讀之學校,成功大學帶囘一册、由「中原文獻社」出版編印之第十一卷第十二期「中原文獻」、其封面坎印着一幅「開封龍亭圖片」,使我對它有着無限的親切感,我想提供這張價値很高照片的郭騰龍先生,一定是河南老鄕,當然對開封也必定有深刻的認識。贈閱這册襍誌的人,是現在本省南部唯一國立成功大學執敎鞭的李裕寬老鄕長、李先生飽學多識,久經戎馬,在下有緣曾經與之把酒暢談,是一位標準的爽朗「...

  • 文章又是高梁成熟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8期  作者:李祥亭 出版时间:1976-08-25
    关键字: 故土回忆 乡土民俗 青纱帐

    翻翻日曆,又是家鄕——秫秫長到屋簷高的時候了,一想起來家鄕的秫秫,就會連想起來頭頂上如同火盆般的大太陽,與脚底下好像熱鏊子般的大馬路。丈多高的秫秫,阻住了空氣的流通,沒有一絲微風,連樹梢子都不動一下,呆呆的任憑烈日的蒸晒。莊稼人熱得透不過氣,鋪條草蓆,坐在池塘邊的柳蔭下,手中不停的猛搧着自編的大蒲扇,算是消暑,也算是對暑氣的一種無言抗拒。在這個熱得要命的農曆六月,樹上知了噪鳴,微風不起,秫秫長過人頭之後,就是故鄕所稱「靑紗帳」了。秫秫就是高粱。每年一到此...

  • 文章請問老鄉:您那裡人?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杜本道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台湾同胞 故土回忆 诗词

    請問老鄉:您那裡人?「家住山西陜山西,來到河南做生意。作了三年沒回去,生了兩小一個閨女,都得感謝我那好鄰居!」左也恨來右也恨,洪桐縣裡沒有好人。論文兩篇一、「上兵伐謀」論〈三軍大學參謀指揮學院考題〉:上者上也,兵者兵也,上兵者,上等兵也。伐者打也,謀者參謀也,「上兵伐謀」者,即上等兵打參謀也!以下犯上,應交軍法審判也。二、「論項羽拿破崙」〈早年四川大學入學題〉:「項羽能舉鼎,豈不能拿破崙乎?」註:杜本道祖籍洪桐,民國十五年出生於湖北棗陽。「肚子裡沒有文化...

  • 文章漫談故鄕海鹽舊事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胡樸人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故土回忆 海盐 太湖

    (續上期)十、拉雜作一個結尾作者生于民前二年,農曆庚戍年正月十四日,這篇文字寫好時,是農曆甲子年四月初一日,論年歲,是七十四歲又二個半月,老了,眞已老了。中午,同顏文碩大律師在重慶南路一段麥士多食品有限公司進午餐。吃的同傳統的飮食不同,所以不能說是吃中飯。我用的是小麵包二隻,炸蝦二隻,蟹肉白菜球五個,鄕下濃湯一杯,甜點松子粒一塊。二個吃了四百八十元,不能算便宜,地方不錯,座位舒適,佈置精雅。顏文碩與作者同是庚戌生,祗小幾個月,身體還很健。談到大陸故鄕海鹽...

  • 文章久旱不雨話鄕俗——「取湫」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陕西民俗 取湫 往事回忆 故土乡情

    我國幅員寬廣,民俗各異,以祈禳方式來企圖消弭災害或彌補損害者多俱形色,憶及家鄕—陝西省的南部,每逢乾旱年程,鄕間多有祈雨之擧,其事雖涉迷信,其俗頗可一述。分敍其辦理程序於後:一、撥角子(卽選馬脚)黃昏之後,由社、廟之代表性人物,率領一夥自願參加者,(老幼咸宜,唯女性例外)將本廟主神之行像,(大凡各廟之主神神像均有行像及坐像之設,行像爲木雕或銅鑄,坐像爲泥塑)請出,設香案,抬龍梢(龍梢爲數十斤之苧麻編結而成,長約二公尺許,首粗尾細,鑲有雙眼,首後繫紅綾綢子...

  • 文章説陝西風土諺語(續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风土谚语 俗语考证 故土回忆

    正月二十三,人牛和馬歇一天。長安鄕間,每逢此日,必使牛馬歇力一天,酬其一天辛勞。陜南下句則說作:「老牛老馬歇一天」,是夜且以麪饃餵食之。閒忙工。長安,女子嫁後,講究「遨娘家」。娘家越富有則住娘家時間越長。閒時始能遨娘家,遇農忙,或婆家有事,卽須趕回。這諺語好似說:出了嫁的女兒,是敎你娘家當閒時而要爲她忙的人。一忙兩忙,姑娘兒下繡房。 杜長齡述。下地本是男人的事,但到農忙收穫時,女人小孩也得參加勞作。一年朝山,十年興旺。終南山,每年陰曆六月初一,廟會,遠近...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