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往事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思鄕懷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鍾蕙蘭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思乡怀旧 番薯 回忆往事

    不辞难,若侈读塡海移山,辛苦备尝,近譬可远征,建设两间诚等样。怀人极何足异,倘诚问震今铄古,谁争舌巧,大观基小造,纲维一局总同符。在每个房门均书有经济统一、财政统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等的训示,以警惕后辈,继承先祖遗训倡业。楼阁棚各房的存榖,至少三年时间,才可新旧交替按秩序取用(米有生熟米之分)熟米是将谷子煮半熟后泡在冷水内浸至1—2日,再捞起在大镬锅内焗,不断的翻来翻去,至无滴水为止(但万不能焗燋)随即将它晒干(最好能在烈日下晒干)待磨去壳再椿,可做饭或炒米

  • 文章吸煙苦戒菸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寶鐘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戒烟 保健 回忆往事

    首先說明,本文是記述因受到痛苦而決心戒菸,並非是戒菸有甚麼痛苦。且先從遠因敘起。在抗日戰爭後期,吾河南省於京漢鐵路以西之大部份地區,菸農和菸廠如雨後春筍,紛紛興起。菸葉及其製品,遠銷大後方各省,生意興隆,財源滾滾。當時,有一段順口溜云:「糧食是保長的(田賦),男孩是老蔣的(當兵),女兒是菸廠的(做工)。」那時,各廠只有捲菸用的高速機器,菸支包裝的工作,則仍靠人力,致需僱用大批女工來操作。因此,女孩子多被菸廠招募去了。吾省產製的香菸,物美價廉。所謂「近朱者...

  • 文章憶中原清明節往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清明节习俗 中原风俗 回忆往事

    今年淸明節是國曆四月五日,農曆二月二十四日,在台灣地區四季如春,淸明節看不到特別景象,在故鄕中原淸明節正是春暖花開,桃紅如錦,柳綠如絲,柳絮滾滾,燕聲吱吱,陽春煙景,大塊文章。現在把故鄕中原淸明節二,三事略述,想想故鄕往事。一、清明節的麥麥有大麥小麥兩種,中原俗話說:「淸明前後麥埋老喎」,(老喎卽烏鴉,中原人稱烏鴉爲老喎)是說到了淸明節麥已抬頭長高,老喎落在麥地裡看不見老喎了。順便說一下老喎,中原地區老喎特別多,老喎大小像動物園的鷹,有全黑色者,有白脖者...

  • 文章囘憶我家「六乃元糟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姜法洋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糟坊 酿酒技艺 回忆往事

    鄉親朱國政公子結婚,我去參加喜宴。同桌鄉親談論台灣高粱酒、二鍋頭之名,我向鄉親李發強兄講,我知道一點,因我家是開糟坊做高粱酒的,發強兄指示要我報告一點家鄉製酒的過程。由於時隔五十多年,多已失憶,只有就記憶所及,儘量報導出來,如有遺忘的地方希望鄉親多多指正。加以每行有每行的行話,也就是土語,我現在所講的是口語念法,至於怎麼寫,我就不知道。高粱酒在我們家鄉叫大麯酒。在家鄉有大麯和小麯酒之分,小麯酒是用只能做酒的小米作成,作酒的小米是黃紅色,麯是白色,有雞蛋大...

  • 文章「抗日得勝」讀後感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吳光朝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回忆往事 读后感

    拜讀校友通訊第三十期,高慶辰學長大作「抗日得勝」鴻文,暢談抗戰時期,駐守恩施機場,指揮空軍作戰,屢創奇績,勞苦功高。加以大筆酣暢,描述生動雄壯,揚眉吐氣,文情並茂。令人讀來不勝神往,舊夢重溫,擊節欣賞敬佩不已。當年我亦在役同時同地,有同甘共苦之感,引起我的回憶。但因陸空軍連絡不夠,竟失之交臂,今日海外紙上重逢,恍如老友,足以償願。茲憑老腦秃筆,狗尾續貂,補充一二,以供同學之參考與消遣。我於民國三十二年,奉令接任恩施警備司令,在宜昌三斗坪登同德輪,溯長江上...

  • 文章七厘散與離骨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4期  作者:我黃山人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七厘散 回忆往事 配方 离骨散

    老家厨房裏,有一甏傷藥「七厘散」,是曾祖父吿老退休時,自寧波親自帶囘的,祖母說初來之時,有一甏有餘。至我知事,只剩甏底十分之一許。這隻直徑尺餘的甏,烏溜溜的,想當初是營口或膠州裝蝦醬生油等之盛器,因爲只有這一區域出產這種烏溜溜的陶器。某年有一老嫗,來我家討取七厘散,云其子受傷不輕,家母亦不問究竟,揭開甏蓋,順扯日曆三張,用蓮心調羹掏取,每張紙三調羹,若有結塊略爲壓碎,包成三包,付予老嫗,囑用酒呑服。老嫗謝而去,例行常事也,因爲原來遠近來討藥的很平常,不作...

  • 文章(健康漫談——)指壓陽谿穴可治心律不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6期  作者:魏凌雲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回忆往事 阳溪穴 结脉 心律 健康

    陽谿穴指壓法對治心律不整確有奇效,揚州同鄉會葉理事長秀峯先生曾患此症,用此法治療,五次即告痊癒,爰特轉載全文以供諸鄉友參考。記得是一九八〇年元月十九日那時我正旅居加拿大,那天是星期六,早晨起來,我便覺得渾身不對勁,無精打采,並且有心悸的現象。我摸一摸脈博,發現脈博每跳幾次,停一次;每停一次,心裏就有不舒服的感覺。我平常對中醫、西醫書籍經常涉獵,知道這種現象,在中醫叫做結脈;在西醫叫做期前(或期外)收縮,屬於心律不整的一種。住院服藥調整心律從前我沒有這種現...

  • 文章治病心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8期  作者:倪東海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镇海 中医 黄连 痔疮 回忆往事

    我在民國七十三年三月在寧波同鄕月刊寫過一篇「公保門診」。將內人送治坐骨神經經過情形公諸鄕親後,引起識與不識同鄕們前來探詢,去年寫的是妻患疾情形;總有些隔靴抓癢之感,今復記述自己醫病心得,似乎要着實得多。五六十年前故鄕鎭海,一般病患者極大多數相信中醫,除非外傷敷藥割除盲腸之類,找上西醫的門外,所有內科婦科兒科,悉由中醫包辦診治,當時社會形成中醫壓倒西醫,尤其是我的祖母認爲有病寧願進廟宇求藥,一提起西醫就十分反對。當時整個鎭海縣城內外醫院寥寥可數,據筆者所知...

  • 文章故鄉的蓑衣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趙靖東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蓑衣 功用 故乡气候 回忆往事

    故鄕的蓑衣,每逢夏天,在故鄕——豐縣的農村,確是村民們的一件寵物。它旣可披在身上防雨,又可舖在地上防潮。夜晚在院子裡,躺在蓑衣上納凉,比台灣的大甲席還要舒適。故鄕的盛夏多雨,且多雷雨,天氣不十分穩定,有時驟然雷雨交加,剎那間又雨過天晴,農人在田裡工作,身邊能有一件蓑衣,可就方便多了,如果遇到大雨,絕不會被淋成落湯鷄。每年夏季,在高梁將要成熟的時候,幾乎每家都會有人守在田裡看守莊稼,防止外鄕逃荒過來的人,偸摘高糧穗子。大戶人家,花錢覓來「看地邊的人」,替他...

  • 文章嚐萬般苦的敎育家王廣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王广亚 回忆往事 办学育人

    一、引言有錢,有人,辦教育仍有困難;無錢,無人,辦教育就更困難。王廣亞博士從事教育將近五十年,開始時,日間爲校長、教師、兼工友;夜間睡臥建材堆上、挑水、吃饅頭、喝冷水。颱風來襲,爬上屋頂修補教室,艱苦創校奮進不已。現在擁有北市育達高商、中壢育達高商、鄭州昇達大學、苗栗育達商學院等校。並與美、加、日、韓、秘魯、南非、泰國等締結姊妹學校多所,交互訪問、參觀,交換學生作品,長期文化交流。其經過流程,當是任勞任怨,苦心苦力所至,但迄今仍然便衣、粗食,和藹可親,顯...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