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喜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如何推行婚丧喜庆祭典节约励行俭朴生活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5期  作者:王向南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民间婚丧 喜庆祭奠 厉行节约 实施办法

    孝敬,以使欢心快乐,健康幸福!如能做到古人所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免得父母倚门倚闾之望,更应注意「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者年高德望,全家荣幸,惧者年迈力衰,奉养难周,故应每日随侍在侧,晨昏定省,以免「子欲养而亲不在」之遗憾。华钱厚葬,有何用乎?四、喜庆适度:喜庆之事,各个家庭,恒常有之,如高龄长者寿辰,新添婴儿之诞生,靑年子弟之学成,参加考试者及第,从事公务者升迁,经营商业者发达,都是家庭乐事,倘如祝贺,应以象征性之形式表达

  • 文章婚丧喜庆支援幇忙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理事会 惠临事 婚丧喜庆 协助

    十、协助婚丧喜庆:婚丧喜庆,鄕俗列为大事,往昔在家鄕,多为聚族而居,一遇上列情事,亲友自动围集帮忙,虽云大事,但众力易擧,办起来毫不费事,现客居异鄕,对于此等大事,均感茫然不知所措,本会既为同鄕服务,对于会员间之遇有婚丧喜庆等事,需要协助时,自应全力支援,今后会员间如需本会支援时,可事先来会申请,再由理事会指定专人负责协助,遇有重大者,亦可由全体理监事出力,以解决其艰难。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吃春酒 春节习俗 金兰会 婚丧喜庆 开放探亲

    习惯上把它们连贯称之为(红白喜庆)、或(婚丧喜庆)。前文中已介绍过(婚丧之仪),今再分划说明喜庆之举,喜庆的范围较广,不像婚丧之未属性,包括:老年得子、富贵寿考、新屋落成、摇会请寄、请吃春忆、乔迁升职、发财置产、再生再醮、甚至于赌博赢了钱、官事胜了诉,总而言之,只要是能使大家高兴的事,都要摆上几桌,邀请至亲好友,大家热闹热闹,表示庆贺之意。上述摇会和请吃春忆,为流行于家乡商场的一种零存整付的理财方式,和商场之交际应酬,性质略于现在的互助会相同,唯不叫互助会,而

  • 文章憶故鄉——潞城縣的年節及種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潞城县 简介 节日习俗 婚丧喜庆习俗 相关戏剧

    月,合家团圆赏月,分享月饼水果。北方的月饼尙甜,俗称提糖月饼,油少,皮脆,不像广式、台式月饼的油腻。三、婚丧喜庆及其他婚礼农业社会盛行早婚,中等以上家庭多在十五岁至十七岁结婚,男的较女的大一、二岁,较富有而人丁单薄的更早,丈夫小,媳妇大,俗称小丈夫。婚姻当然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事先多由媒人安排相亲,男女当事人见面,但不交谈。婚礼大致分为三部曲,第一部是文定,交换八字,双方同意后,由男方付给女方部份礼品或现金。第二部是「下财」,即纳彩,男方将经事先

  • 文章故鄕憶舊之九(四)民初故鄉生活瑣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6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2-10-20
    关键字: 故乡忆旧 生活琐记 小吃零食 休闲活动 婚丧喜庆

    吃宵夜,茶馆里也备有各式点心,由客人选点,直到深夜转凉时,再坐黄色车囘家。如不去公园,在家纳凉也很好,记得幼年时在家中广场上搭了临时木床,躺在木板上,仰面数天上星星,有时流萤飞过,闪闪发光,也颇有诗意。夏天床上凉席,有两种,一种是用蒲草编的,比较便宜,另一种用竹子抽丝细编,那就贵得多了。再谈谈婚丧喜庆,现代人娶亲都是用汽车迎亲,而在该时娶新娘仍然用大轿抬进门的。抬轿的轿夫有八人、四人不等,那时很少有礼堂之类,婚丧喜庆都是在每人自己家内。家中地位有限难以接待好多宾客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