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善举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人物介紹 三先生丁有光其人其事(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丁有光 兄友弟恭 三先生 仁义 善举

    丁有光兄弟並未分居,家財及一切應酬,均由其二哥有爲執掌與負責。三先生日常之開支,亦均取自其侄永淸(有爲之二子)主持之糧食行或永成(有爲之三子)主持之藥舖。兄弟親愛非常,從未發生過爭執,每日一早見面,三先生均先呼「二哥早!」其兄有爲亦答呼「三弟好。」一年三百六十天,從未間斷,除非是兄弟倆有一位不在家。有爲深悉其弟之個性與作風,關於金錢方面,不待其弟開口,不幾日便親自給些錢其化用。有時有光坐上了麻將桌,袋內空空如也,派人去糧行或藥舖取錢,有爲適巧在該店內時,...

  • 文章乐善不倦的桂登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吳仕飛 吳大廣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桂登巨 乐善不倦 义行善举 洗心桥 乐善桥

    桂登钜字瞻林,江西九江人,生活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屡试不第,故终身乃一秀才也。虽与仕途无缘,但其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助人解难,从不望报,深受百姓敬仰,赞为善人。九江知府秦勇均还特制「乐善不倦」一匾赠之。桂登钜的义行善举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一、修闸鎭洪魔 乡民乐安康九江县洗心桥堤(现为港口街镇)频临长江,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并建有堤闸,至清乾隆初年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由于洪水冲刷,年久失修,闸已倾倒,一到汛期,长江水位升高倒灌入堤,致使堤内

  • 文章粵東的善堂與善堂文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粤东地区 善堂 社会道德文化 善举 兴办义学

    有善堂六十八座,潮州四十四座,惠来十八座,汕头十座,梅州四座,兴宁三座,丰顺四座。而抗日战争期间,仅潮州就有善堂三十八座,按当时的人口计算,平均二千六百多人就有一间善堂。善堂的堂员,多则二、三百人,少则数十人,可见在那多灾多难的年代,民众对善堂的热心与支持。善堂主要实施善举,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善堂都尽力去办。大至筹办学校、医院,小至路边施以茶水等。可见善堂所办的善事非常广泛。但善堂主要的善举有以下几项:一、兴办义学善堂大多数开办有小学、幼儿园、儿童教养院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