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唱词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答旅美老乡征马将唱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麻将唱词 全部唱词补录

    谈到马将牌词,我也会唱。但是唱不全。一般人在打牌时遇到不会唱的,就用「我不要」,「你去掏」。(例如「三筒」不会唱,就说「三筒我不要」。下家抓个「八筒」也不会唱,而且用不着,打出去说:「八筒你去掏」。这样,牌桌上所唱的多半是「我不要」,「你去掏」。)唱腻了,反而觉得刺耳。玆将全部唱词添补如下:(一筒)「一个筒儿糕—旧有」。(二筒)「前娘留下眼睛泡—旧有」。(三筒)「三星斜挂小楼梢—新添」。(四筒)「四方桌,马将敲—新添」。(五筒)「五朶梅花水上漂—旧有

  • 文章歇後語(快板形式唱)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1期  作者:王德元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歇后语 唱词 地名

    開水滾滾——湯家橋(在吳市高浦)斷掉木頭——滸浦橋(在碧溪胡家角)抨抨嘭嘭——彭家橋(又名滸浦)穿來穿去——梭子橋(在西張)家家平安——太平橋(在吳市)半天火燒——大紅橋(在大東門外)嘰哩格拉——竹家橋(在馬田嗡)子孫滿堂——萬福橋(在吳市)二面扶手——欄杆橋(在北漍)甜甜咪咪——塘坊橋(在趙市)騎馬過河——馬渡橋(在吳市)一聲馬叫——馬嘶橋(在鹿苑)恭喜發財——元寶橋(在城內南門)客客氣氣——謝家橋(在謝橋)叮呤當郞——總馬橋(在南門)背只書包——先生...

  • 文章豐縣的民間藝術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王協順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丰县民间艺术 说学逗唱 唱词内容 感怀纪念

    的一段唱词。(散板)帅府力量大似天,难道说不叫民喊冤。唱凤凰三点头,转慢板。家住在武昌府。武昌府,临江北岸。(白)喂呀!老爹名胡彦排行第三。没生多儿共多女,只生我一人胡玉莲。遭不幸我母亲只把天见,随爹爹在舟船苦度年年。清晨起俺父女用罢早饭,奴掌舵父撒网到了江边。打一条娃娃鱼甚是稀罕,老爹爹去卖鱼一到龟山。(注:台北市全景)(流水)龟山脚遇见了卢公子,他强买娃娃鱼不给钱。老爹爹上前去把理辩,他叫那众家奴发了野蛮。撒恶犬把我父手指咬断,又打我老爹爹四十皮鞭。多亏了

  • 文章送麒麟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送麒麟 麒麟传说 麒麟送子 纸扎麒麟 唱词

    往年在家鄕,自大年初一起,城鄕到處卽有人三、五成群的敲打着鑼鼓,沿門挨戶的唱送麒麟,我在童年時喜歡看熱鬧,與同街的兒童常常跟着走一、二條街才囘家。所謂麒麟,據我國史書的記載,確實是有的。在古人認爲牠「聖人出,王道行,則見。」是一種瑞獸。又因牠有角而不爲害,不履生草,不食生物,是一種仁獸。早在春秋戰國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孔子當時亦曾見到而有所感慨。迨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幸雍,祠五畤時,亦獲到白麟,群臣說是天賜,漢武帝乃作白麟之歌,認爲是國家大吉大慶之兆。物...

  • 文章揚州的麒麟送子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3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5-05-20
    关键字: 麒麟文化 麒麟送子习俗 唱词

    往年在家鄕,自大年初一起,城鄕到處即有人三、五成羣的敲打着鑼鼓,沿門挨戶的唱送麒麟,我在童年時喜歡看熱鬧,與同街的兒童常常跟着走一、二條街才囘家。所謂麒麟,據我國史書的記載,確實是有的。在古人認爲牠「聖人出,王道行,則見。」是一種瑞獸。又因牠有角而不爲害,不履生草,不食生物,是一種仁獸。早在春秋戰國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孔子當時亦曾見到而有所感慨。迨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幸雍,祠五畤時,亦獲到白麟,羣臣說是天賜,漢武帝乃作白麟之歌,認爲是國家大吉大慶之兆。物...

  • 文章旅美老鄕征马将唱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名三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麻将 唱词 旅美同乡生活

    洛城老僑多 隨兒靜中過 有住「奥南結」 有住「聖蓋博」 有住「哈仙達」 有住「三佛陀」 聲啞無腿脚 悶鬱似染疴 賭場香千里 輾轉樂奔波 湊局成要務 路遠怕什麼 有住老人寓 就地免張羅 何分圖和侉 不管公與婆 頓時佈戰場 桌低背似駝 烟茶各自備 五元爲一鍋 牌聲達戶外 洋人管不着 連莊增興緻 手興舞婆娑 老表探親來 家住「三迭戈」 未到兩禮拜 手癢沒奈何 一缺三難找 飛洛來湊和 兩宵不下場 饞解笑呵呵 偶憶鄕牌手 邊打邊唱歌 詞分葷與素 時久忘記多 專誠奉蕪雜 請敎衆老哥 如蒙記全豹 四健再吟...

  • 文章曲藝漫談 淮海鑼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史紅路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淮海锣鼓 历史变革 唱腔唱词 曲艺漫谈

    淮海锣鼓是我淮海地区的主要曲种,亦称「工鼓锣」,它与淮北大鼓有一定的渊源。淸干、嘉年间即已形成,最初为两人合唱,其中一人敲锣,一人打鼓。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为单人说唱,由演唱者自己又是打鼓,又是敲萝,眞是手不停,嘴不住。锣鼓均为特制,鼓小如球,两边有环,架在叉杆上,有的放在长凳一端,信手可敲。锣大如盘,名曰「狮锣」,又称「七寸锣」,锣带有沙音。锣鼓点子很多,随唱词内容而有变化。有开场锣、收场锣、唱腔锣‥‥‥开场锣中分「凤凰三点头」、「三跺脚」、「长番锣

  • 文章淺說家鄕的戲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8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1-12-10
    关键字: 家乡戏曲 《唱春佬》 卖艺唱词 礼佛法会 开场诗

    「唱春」:在每年春節至元宵的一段時間裏,常有一個身穿長袍,頭戴呢帽,腰束黑帶,左手提小鑼,右手執彩板的中年人,出現於農家的大門口,這便是甚受兒童歡迎的「唱春佬」。先是以板敲鑼,接着開唱春詞,都是些賀年祝福的話,這是首番,從第二番開始就要唱他目擊的事物了,屋子裏的胖小弟,穀場上的大公鷄,無不是他唱的對象,有問必答,反應敏捷,不稍遜於七〇年代的「急智歌王」。敲一陣鑼,唱一段詞,謂之一番,最多唱完四番,戶主便要給錢了,也不過是三幾個銅元。「唱春佬」一定是以小鑼...

  • 文章湖南花鼓歌劇的觀感與建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龍梅質 出版时间:1976-04-15
    关键字: 湖南花鼓戏 唱词 题材 表情动作 风土习俗

    允,他是孤苦伶丁的孝子,正气凛然,赢得有力者的同情与救助,最后终成正果。谁说这戏的主题不是改恶劝善,而含有社会教育意义呢?花鼓的唱词,完全是采取湖南各地的方言土语,但是也有格调、声韵、平仄,也分读、点、句、段,配有乐谱。服装也是用湖南当日民间男女平常所用的服装,以表达湖南的文物。其做工表情,也是随词意而变化,喜、怒、哀,乐,非常细腻。使老少妇孺看来传神易懂,听来悦耳易知。如此通俗化、大众化的民间娱乐,自能吸引观众。有些人赞美湖南的影子戏是开电影的先河

  • 文章客家山歌錄趣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藍美強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乡土文学 民族文化 男女唱词

    四位青年同追一位少女,女的唱歌表示爲難,要他們各唱一條山歌,內含自己姓氏及意願。女的先唱:春到人間百花開,一枝紅杏出牆來;成群粉蝶都來採,蝶多花少分不開。青年甲唱:樹林花草同根生,童子拿來戲作錢;敢學君子述淑女,捨得門前一段田。青年乙唱:講到風流蓋三鄕,詩書吟過百把箱;千年玉兔係我姓,今日登門鳳求凰。青年丙唱:門庭富貴就算涯,三代五官四學台;小姐若問涯何姓,肩挑高樓作大材。青年丁唱:婚姻惟待自主張,相愛何必論斤兩;情眞意切偕我姓,有心連妹百年長。女的聽完...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