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和尚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蘇小妹與彿印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苏小妹 佛印和尚 对联

    苏小妹与佛印和尚时相戏谑,某日、佛印谑小妹:一女孤眠,纵横三双毛眼;小妹不甘示弱,立即续以下联;二僧同榻,颠倒四个秃头

  • 文章抗戰與我(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7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缅甸 习俗 和尚

    當年中緬邊境的緬境臘戍(LASHIONSS),英國人稱爲北禪邦,此原本是我大中華民國版圖在元、明、淸初時代,放逐犯人之地故取地名曰臘戍。屬於滇省,只因淸廷昏庸、英人處心積慮、當地土司受不了利誘、軍閥政客不注意邊疆土地,慢慢地被統治緬甸的英國蠶食,才幾十年時光,數萬平方英里國土不復爲我所有。英國人利誘的辦法極爲簡單,緬甸原有疆土在眉苗,而眉苗以北屬各個土司,每位土司轄地僅僅百十或數百平方英里,均屬當年吳三桂部下浙江士兵封贈者,持有雲南省省政府給予三寸見方官印,名曰...

  • 文章抗戰與我(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8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88-10-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和尚 缅甸 化缘

    次日一早,那兩個和尙同志絢爛歸於平淡,隨老僧沿門托缽化緣去了,衆長老看在眼裏,樂在心中,可是按照緬俗,大乘佛法戒規,過午不得進食,二個小和尙不耐,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大和尙看那兩個中國官員徒弟的忍耐法相,又想起那百盾的奉獻,更是憐愛有加,靑眼相待。挨到第四天,就算過了關口,小沙彌可以單獨行動,自行出來托缽化緣去也。兩個人藉此機會,不去市區,逕一溜煙地來到西南公司倉庫附近,誰知寃家路窄,與那兩個冒充混進的日本假和尙遇個正着,一言不合,打起架來,四個和尙...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1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1-06-10
    关键字: 出殡 送丧 和尚 道士 乐队 孝子

    三十、出殯(續)在揚州的鹽商大戶或紳宦之家,有朝一日爲亡人出殯,如同賽會一樣。一早,即有人出來整理街道,有礙的攤位招牌皆一一退後移除,這種出殯叫「東龍槓」,(有人稱「獨龍槓」)引起沿街不少人觀看,可是看的人,左等右盼總等不到東龍槓來,叫人有點不耐,認爲有錢人做事顢頇隨便,素不知喪家在五更時即由南河下喪宅出發,由於全盤儀仗執事,素車白馬,與送喪人群棺柩眷屬等行列,從頭至尾長達數里,更爲了炫耀哀榮,多繞大街行走,而沿途路祭更是八步一祭,十步一祭,因爲親友衆多...

  • 文章花會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7期  作者:王元輝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马道 讨口 青羊宫 和尚 木椿

    成都通惠門(新西門)外,傍城牆南行約三四里長的泥土路,太寬,縱然是花會期間遊人如織,也使用不完這樣寬的路;所以,重視經濟的人在靠城牆的一邊開了一條「馬道」,讓好幾十匹「蹓蹓馬」在這裏出租:這顯然不是爲交通之故,而是爲花會增加一個節目。有一些十幾歲的大孩子,從來不曾騎過馬,但偏偏對於騎馬很感興趣。他們只聽了馬伕一番簡單的指點之後,就懵懵懂懂地爬上馬背,兩手拉住韁繩忽鬆忽緊,馬也就忽走忽停,人在馬上東倒西歪,前仆後仰,結果是摔下馬來,長伸伸地擺在路上。幸災樂...

  • 文章夜壸之妙用

    来源期刊:《浦東》 第14期  作者:金勝蘭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夜壶 和尚 肉庄 笃肉 佛跳墙

    从前家鄕出庙会时,有人扮演解粮官,大喝夜壶水,见者都哈哈大笑。现今台湾的夜壶名便壶,以前玻璃制,现在塑胶做。家鄕的夜壶,到了不守清规的和尙手中,可以用来笃肉,各位鄕长不信的话,听弟慢慢道来。和尚先在墙脚边挖好一洞,准备炭结、酱油、糖等备用,拿一只灯笼取若干枚铜元(以前通用辅币),用纸包好,放进灯笼内,去至肉庄,向肉庄司务说一声对不起,暂寄一下,司务一定说没关系。和尙走后,打开灯笼一看,几枚铜元,切若干肉,放囘灯笼。不―囘和尙囘来拿灯笼司务很客气的拿给

  • 文章武進民間故事鐵頭王和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5期  作者:伍稼靑  出版时间:1973-04-15
    关键字: 武进 民间故事 铁头王和尚 大柴小柴

    王和尙,南門外人,名爲和尙而實非僧侶。家中只有老母一人,他雖以採樵爲生,但因爲氣力大,所得倍于常人,因此衣食無缺,母子二人,平安度日。那時地方上有柴姓兄弟,平日遊手好閒,專喜惹事生非,自稱「大柴小柴」,人們却叫他兄弟倆作「大蛇小蛇」。有天,他們兄弟二人又在欺侮人。王和尙看到,上前排解。大柴見他土頭土腦,駡他有眼不識泰山,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王和尙自然不服,與他爭辯了幾句,大柴便擧起右手打了王和尙一巴掌,王和尙只嘴裡嘰咕着却不曾還手。小柴自恃頭部有些功夫,...

  • 文章唱歌的痴和尚——无锡地方故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1期  作者:錫山逸士  出版时间:1982-05-20
    关键字: 无锡 明朝 地方故事 和尚

    這是一則不可思議的故事。據說,在明朝萬曆年間,不知從那裏來到無錫一個痴和尙,撑着一根柺杖,一天到晚在惠山脚下唱歌。他旣不吃飯,也不吃任何其他東西,每天只飮二泉中的水幾杯,唱了六天,就不見了。在這六天中間,有一邑人在杭州也看見他在西湖邊上唱歌,他唱的歌詞是:「我額如陵,我眼如谷,自有許大臭皮囊,已與天地同齷齪;天宇淸,烏雲黑霧紛相攖,地維續,大石小塊何碌碌?我與天地有本初,試循其初安可促?以影照影轉不淸,依影畫形孰假眞?一從珠光落老蚌,誰知身外更有身?」意...

  • 文章無錫民間故事 長道人與怪和尙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4期  作者:胥山樵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无锡 民间故事 明朝 长道人 和尚

    在明朝嘉靖年間,無錫來了一個道士,不知是什麼地方人,也不知道他姓什麼叫什麼;因爲他長得特別長,身材幾乎有一丈多高,走在街市,高出低屋的屋簷,所以大家就叫他長道人。他能把符水治病,非常靈驗。他住在無錫南門南禪寺裏,有時也住在北門北禪寺裏。身上穿一件破道袍,脚上穿一雙破鞋子。不吃葷,不飮酒;每天只向人家討一碗殘羹冷飯充饑。那時,趙文華(按係奸相嚴嵩黨羽,一說爲義子)開府兩浙,腹上生一個疽,疽原來只要開刀出膿,就會好的,可是趙文華就是怕開刀。一天,長道人經過趙...

  • 文章抗戰與我(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9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88-11-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陈嘉伟 和尚 稽查组

    人都有偏愛,長老大和尙對四個和尙打架的一段公案,自然偏着那兩個中國徒弟,又見被人打的如此可憐,早生了惻隱之心,這兩個新剃度的小沙彌,一口咬定那兩個外地僧人,在倉庫偷東西,長老聞之大怒,一聲令下,先除袈裟,遞去僧人身分,再周身搜查。不查還可,一查之下,什麼日文圖片,以日本錢幣磨成極似利刄的薄片,及倉庫地圖,汽車噸位,物資記載,日出日入數量,機場關係位置等,和尙不應有的資料,全部抖了出來,而僧人必須隨車携帶的「度諜」等信物,倒是一件全無,問起話來,咿呀哇呀,...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