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周开庆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梅嶺春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2期  作者:復榮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丁宗裕 《梅岭春回》 文学鉴赏

    军中靑年作家丁宗裕先生,笔名丁杰,四川忠县人。所著短篇小说集「梅岭春囘」,由商务印书舘列入人人文库,于五十八年十二月初版。每册定价新台币二十元。丁先生系政工干校专修班第二期毕业,现任战地阵务月刊编辑。书前有周开庆先生撰序,介绍本书的特色,原序如次:「近年以来,国军提倡军中文艺运动,军中作家,人才辈出。我所认识的丁宗裕君,便是其中的一位。「丁君写作的范围,包括论文,小说,随笔,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大体我都读过。这一次他把所写的短篇小说十八篇,辑成「梅岭春

  • 文章四川歷史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0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柳定生 四川历史 辛亥革命

    本书为柳定生先生原著,梓行于民国二十九年,今已三十余年矣。周开庆先生既就其所未备曁所未及者自淸末以来,迄于四川沦陷经过之史实,详加补充,益臻充实。授余校读一过,不禁感从中来,爰为之言曰:四川古称天府,地沃财雄,江汉炳灵,人文蔚起,凡词章之灿烂,前贤之休烈,形势之重要,民气之激昂,本书言之详矣。居常纵观往史,每値变革之际,辄于蜀有先乱后治之诮,实则其权皆操于外来窃据者之手,蜀人不任其咎也,原著书略有辨正而未显言之,此应特加提出者。惟是辛亥革命而还,蜀人亦自

  • 文章徵募獎學金情形

    来源期刊:《江津》 第5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0-02-15
    关键字: 征募奖学金 同乡捐款 台北市江津同乡会

    既不硬性规定,亦不勉强」各等语纪录在卷。素仰贵鄕长热心会务重视鄕谊,为特录案奉逹,敬希察照惠办为荷。台北市江津县同鄕会启,民国五十九年一月二十八日。二、已认捐乡长及捐款数目自上述通启发出后,已获各鄕长热烈响应,玆将已认捐鄕长及捐款数目列后(以认捐时间先后为序)杨鸿鼎鄕长 三〇〇元周开庆鄕长 三、〇〇〇元王思诚鄕长 一、〇〇〇元任映波先生奖学金 一、〇〇〇元宴明鄕长 五〇〇元赵显桢鄕长 二〇〇元王几南鄕长 二〇〇元钟又新鄕长 二〇〇元

  • 文章江津縣志讀後億往

    来源期刊:《江津》 第6期  作者:冉鴻嗣 出版时间:1970-08-15
    关键字: 《江津县志》 阅读感悟 回忆祖父

    同鄕周开庆兄在台影印江津县志成,以一部见赠,略事翻阅,置箧中,今夏箧读之,见人物行谊篇,载有左之一则:冉隆泽号膏轩,年六十,邑人刘泽嘉为之传云:君福寿场人,生三岁父卒,未几母亦卒,家惟祖母,嫡母及弟四人,年十二,理家政。尝之渝,被人诱至妓家,扃户留宿,时方弱冠,卒以计脱身。时淸廷以科举取士,国贫弱,江津偏川东一隅,闭塞甚,君汲汲讲求农林工商,于宅前后种橘、枳、桐数百株,年获厚利,邑中始有言实业者。某岁偕诸绅,立农会,特究棉麻水产,以其法编为浅说,刊行各

  • 文章會員動態

    来源期刊:《江津》 第9期  作者:编者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刁培然 服务教育 职务变动

    一、国代周开庆鄕长,主编四川文献,享誉国际,为硏究地方志之权威学者。二、生物学家李先闻鄕长病已康复。三、前中央银行业务局长刁培然鄕长,掌管央行金融业务数十年,功在国家,众人钦仰,近则功成身退,兼任淡江文理学院敎授。四、立法委员漆中权鄕长,健康甚佳,豪情不减当年,对同鄕时表关注。五、陈敦甫鄕长国逾古稀,精神健旺,现已出国考查。六、杨治宋鄕长任宜兰复兴国中校长,该校为宜兰最大之国中,办理成绩甚佳。七、郑学通鄕长已辞公职,现来台北执行律师业,郑鄕长素著信义

  • 文章詩稿五首

    来源期刊:《江津》 第12期  作者:冉鴻翮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江津同乡会 阅读感悟 钟容昭 诗词感怀

    江城重返非难料, 纪往寿翁福以愉。民国六二、六、一七寄于台北市[1] 山在江津县城外,以三峦巍然得名,经岁松桧葱茂,游人颇多。[2] 鄕友庆吊及学优靑年,各有所餽送奖助,遵会章也。[3] 设高屛区召集人,以资连系。[4] 周开庆先生著「中国同盟会之江津籍人士」一文,内载家伯父君谷先生与其他鄕前辈事略,征文补充,余以所知殊鲜,至今尚未复命。[5] 先生空军退休后,入师大治国学,近年讲学北市,所为诗文,部分经已刊出。[6

  • 文章記大專同學聯誼會

    来源期刊:《江津》 第12期  作者:蜀华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大专同学联谊会 联谊纪盛

    国尽力,不幸在一次猛烈的战役中,被炮弹削掉了右手两个手指,退役后,就凭著剩余的三个指头与一颗坚毅的心在家苦读,先后通过了普检、普考、高检、高考,在任职于省政府安全局。使人钦佩的是,邹鄕长不但不以此为满足,晚上还到中兴大学唸书。多彩多姿的生活,眞使四人的羡慕。另位鄕长周开庆先生也鼓励我们说,现在处的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不仅生活上要战斗,在读书、做事上更脱离不了战斗,要同学力求上进,大家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默默地记下这些训示。轮到同学们的自我介绍,除了早已

  • 文章「西北剪影」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6期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西北剪影》 成都中西书局 重版序言 书籍目录

    周开庆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西北剪影」写成于民国三十二年二月,同年四月由成都中西书局印行。抗战期中,我于民国二十七年春由四川到西安,同年七月再转兰州,一直住了五年,于三十二年一月南返。归途中费时一月,把五年来对于西北的观感,写成本书。出版后颇获各方的好评,西北有几家报刊,并撰文介绍,认为敍论正确,値得西北同胞和全国关心西北的人士一读。本书在大陆沦陷前曾经三版,但来台后向各图书馆查阅,未见存有。最近始承友人谷先生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查出一册,并代为影印寄来;使

  • 文章吳白屋先生遺書跋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6期  作者:梁寒操 出版时间:1969-10-01
    关键字: 吴芳吉 四川文献研究社 胡适 蔡锷 孙中山

    之源泉泛溢时期,秦以后为川流混浊时期。而国父孙先生开创民国以后,则为沧波浩瀚时期欤。诗未属稿,而先生以淞沪抗日之役失败忧愤遽死,此眞千秋遗恨,为中国文化无可补偿之损失矣。上述鄙见,或有疑余之颂扬白屋先生,得无过甚其词者。以余积年思想所及,古人固无完人,特能于无限愧悔之中能见其修持者,斯足以风世。若白屋先生之志行,固当为吾人之所矜式,无可疑也。周开庆君嘱于先生遗书写述鄙见,遂率成数行以答之。中华民国五十八年八月梁寒操

  • 文章文藝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2期  出版时间:1968-08-01
    关键字: 吴芳吉 于右任 诗词精选 四川文献研究社

    读于右任先生题白屋集诗稿周开庆于右任先生「读吴白屋集书后」诗,有「生大文豪天亦难,遇大文豪世不易」之句;对白屋诗人,可谓推崇备至。白屋集中,亦极赞佩于诗。实则民国以来,以创造民国诗为职志而卓然有成者,迄今惟白屋诗人与于先生两人,率赋志感。江津幸产大文豪,几水鼎山天亦骄;论定凭公濡大笔,诗雄幷代两相高。健庐属题白屋诗集两次其韵兼呈右老乞政刘泗英白沙黑石诞文豪,顾曲郞可自骄;卅六年华吴碧柳,长留诗卷等身高。军门四诣失文豪,友两吴生我亦骄;再世相逢论交道,泾阳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