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司马迁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陕西闻人王友直倡议办司马迁大学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司马迁 司马迁自修大学 王友直 捐献公告

    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他是祖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故里古龙门——韩城市,是一座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沐受司马迁的德泽和文思的哺育。于此兴办学校,发展敎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优越的条件。经济要发展,敎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提高民族素质,是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根本大计。根据国家广开学路,多方办学的精神,为促进敎育发展,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

  • 文章讓太史公魂歸故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周敬飛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记》 司马迁

    在中国的文化典籍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颗是与《史记》齐名青史的《资治通鉴》。前者是司马迁编纂,后者是司马光编著。司马迁与司马光,都崇尙名节、光明磊落、忍辱负重、忠君爱国,都为丰富和充实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宝库,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华夏「两司马」。小时读书,就读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讲司马光从小就聪慧过人。但司马光不承认自己是神童,他的成名完全靠的是勤奋攻读、博览群书。据说,司马光睡觉

  • 文章司马迁是山西河津龙门人考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徐崇壽 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司马迁籍贯 研究论证 资料考证

    一、有史籍可查考诸史籍,司马迁先世,祖源久远,据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追述其先祖时,曾四次提到他先世的籍贯:一、程:司马氏的远祖重黎氏的后代有个叫休甫的人,在周代封于程的地方,做了司马这个官,从此程伯休甫这一支就以官为氏姓司马氏。程,《辞海》云:古邑名,一作郢亦称毕郢,周文王曾迁居于此,今陕西咸阳市东,西汉时置安陵县。二、晋:司马氏在周宣王时重掌史职,世守史业。到周惠王、襄王时,王室内乱,司马氏因而去周适晋。按:周惠、襄王时,周室发生了“子穨、叔带

  • 文章河汾五賢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河汾五贤 卜子夏 段干木 司马迁 王通 王绩

    高、穀梁赤等。子夏墓祠在河津辛封村,墓碑为「魏国公子夏之墓」。辛封村子夏祠明宏治建,嘉靖重修清,道光再修。段干木冥鸿不受弋,神龙不可羁,所以高世士,孤情薄云霓。矫矫段干木,志节一何奇,圭俎岂其愿,轩冕不吾希。踰垣犹弗见,况乃趋走之,岂徒侯国尊,凛为百世师。注:段干木,战国时晋人。少贫且贱,游西河,师卜子夏。与田子方、李克、翟璜、吴起等居于魏,诸人皆为将,惟段干木守道不仕。魏文侯请为相,未接受。司马迁爱有所见忌,忠有所见疑,古来非一朝,人道每如兹。悠悠太史公

  • 文章司马迁故里在河津——太史公忍辱铸雄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王澤慶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司马迁 出身生平 历史成就

    伟大的史学泰斗司马迁(前一三五—?),字子长,西汉龙门(今运城河津)人。《太史公自序》云:「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龙门为太史公故里,史不绝书。今河津市西五华里西辛封村,有司马迁的后裔二十三户,家谱、家庙、墓地、墓碑、祖莹、「司马迁故里」碑楼、《史记》木刻板、太史公遗物笏板等代代相传。司马迁第六十二代孙司马福为代表的太史公一批后裔,每年清明节都要祭祖扫墓,缅怀先祖。现在韩城的司马迁墓系衣冠冢。史传,太史公晚年途轻韩城,东望故乡,心情激动,不幸病故。殁后

  • 文章司马迁与希罗多德之硏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丁燕霞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司马迁 希罗多德 中西史学家 对比研究 相同点

    希罗多德和司马迁是世界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两位史学家。希罗多德(前四八四—前四二五年)是古希腊的第一位历史学家,西方史学的奠基人,被誉为西方「史学之父」,其《历史》是西方史学界公认的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司马迁(前一三五—前九三年)是我国西汉时代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是中国的「史学之父」,他穷毕生精力完成的《史记》奠定我国纪传体史学的独立地位,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巨著。他们都是创立历史硏究的模范,无论就他们对东西方史学的贡献,或者就他们各自

  • 文章司马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貟創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司马迁 生平简介 人生经历 《史记》

    司马迁(约公元前一四五或前一三五—前九十年)司马谈之子,字子长,我国古代伟大历史学家、文学家、生长和活动的空间主要在西汉汉武帝执政的年代。对司马迁的籍贯历来均有争议,有刊载他是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市南)人。但也有记载司马迁是西汉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清康熙四十七年(一八〇七)版《平阳府志人物》载司马迁为西龙门(今河津市)人;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版《河津县志·人物》也刊载司马迁为西汉龙门(今河津市)人;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版,中华书局承印的《山西

  • 文章説芋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4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7-12-01
    关键字: 红苕芋头 司马迁 李泌 水田芋 食用方法

    不厌日来迟,堆盐热芋寻常有,怪底人呼鬼剖皮」。粤馔中之「南乳芋扣肉」,粤点中之「炸芋角」、「炸芋虾」,尚须要至广州长堤一带大饭店才有得吃。照史记所载,芋之原产地分明是汶山下,而现行「辞源」硬说东印度及马来半岛为原产地。司马迁有生之年,距汶山繁盛之年,已经甚远甚远,司马公不过记述其事而已,试问汶山繁盛之年,那有什么东印度马来半岛。我国学人之不愼为此。「辞海」不言原产地,总算有点子进步。蜀中之芋,大致可分两种:一为水田芋,芋禾茎高至二余尺,茎举叶脉皆紫,有圆头长

  • 文章説芋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7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8-03-01
    关键字: 红苕芋头 司马迁 李泌 水田芋 食用方法

    不厌日来迟,堆盐热芋寻常有,怪底人呼鬼剖皮」。粤馔中之「南乳芋扣肉」,粤点中之「炸芋角」、「炸芋虾」,尙须要至广州长堤一带大饭店才有得吃。照史记所载,芋之原产地分明是汶山下,而现行「辞源」硬说东印度及马来半岛为原产地。司马迁有生之年,距汶山繁盛之年,已经甚远甚远,司马公不过记述其事而已,试问汶山繁盛之年,那有什么东印度马来半岛。我国学人之不愼为此。「辞海」不言原产地,总算有点子进步。蜀中之芋,大致可分两种:一为水田芋,芋禾茎高至二余尺,茎与叶脉皆紫,有圆头长

  • 文章司马迁的心灵世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鮑國順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司马迁 《史记》 生平经历 历史贡献 作者评述

    一、司马迁一生的重要经历及史记的成书经过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依据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一文的考订,他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一四五年),卒年则不可详知,大约是在武帝末年,享寿约六十岁。他的一生,约与武帝一朝相终始(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实际上,汉武帝也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人物。司马迁的一生,大约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二十岁以前为第一个阶段,是他耕牧诵读的时代。从二十岁以后,到三十八岁之间,是他周游四海的时代。三十八岁以后,则为第三个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