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司马光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四)——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4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9-04-20
    关键字: 司马光 宋史 读史明智

    當時司馬溫公資治通鑑,並不是一人一手來編,幫他最重要的有幾個助手,一位幫他編寫唐史,此人尙在科舉應考中。朝廷聽從司馬溫公請求,讓他請此人去做助手。通鑑編成,朝廷又聽從司馬溫公請求,此人未經考試仍授以進士及第後之職位。諸位聽聽,如此等事便算是朝廷專制嗎?這眞太寃枉了。司馬溫公所編資治通鑑一書之意義與價値,此處暫不論。我最衷心佩服他的,他每日進出編寫通鑑院落的大門,看門一老僕,竟不知他有朝廷一官位,直待積年後,有人來此院落拜訪,此老僕纔知司馬溫公在朝有官位,...

  • 文章論晉學的求實精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李裕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求实精神 董狐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创新精神

    欠缺的,应该据实写赵盾出逃和赵穿弑君的经过,不应简单归到赵盾头上。二、司马光的求实与创新司马光的求实精神表现在不迷信权威上。司马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他所作的《史记》有很高的史料价値,但不可避免,也存在着缺陷。对此,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利用《史记》时是十分愼重的,他一一作认眞的考辨,对其正确者充分予以吸收,不对者则加以扬弃,并说明理由。如《史记·苏秦传》说到苏秦挂六国相印,联合对付秦国,使「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司马光根据《史记》自己的记载

  • 文章讓太史公魂歸故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周敬飛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记》 司马迁

    在中国的文化典籍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颗是与《史记》齐名青史的《资治通鉴》。前者是司马迁编纂,后者是司马光编著。司马迁与司马光,都崇尙名节、光明磊落、忍辱负重、忠君爱国,都为丰富和充实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宝库,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华夏「两司马」。小时读书,就读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讲司马光从小就聪慧过人。但司马光不承认自己是神童,他的成名完全靠的是勤奋攻读、博览群书。据说,司马光睡觉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三)——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3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9-03-20
    关键字: 新学 旧学 旧政治 司马光 宋史

    ●關於所謂新學、舊學的看法我再吿訴諸位,經學在宋代初年,實在是一套新學問,史學則比較是一套學問。宋朝開始,一般人都講漢唐,王荆公提前講夏商周三代。這便是要講經學。韓愈說爲古文是要提倡古人之道,但學韓愈的,却走了古文一條路。像歐陽修,雖也講經學史學,但終以文學爲重。司馬溫公幫皇帝寫資治通鑑,講歷史、講政治,主要講漢唐實乃當時的一套新學。而王荆公講的經學,主要講唐虞三代,實乃是當時的一套舊學。王荆公曾對宋神宗說,你不要只想做漢唐明君,你該學做唐虞夏商周三代的...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一)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0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8-12-20
    关键字: 教育 王安石 司马光 宋史 中国史

    开王安石司马光九百年纪念会。他是被邀请来出席的。他只参加上午的开幕仪式,下午就要囘台南。该会详情,报上未有报导,一切我并不知。可是我今天要略为讲述有关王荆公司马温公两人新旧党争的经过。·关于宋代王安石、司马光新旧党争之经过诸位或许认为王马两人,只是中国历史上人物。诸位或不知,这两人乃是最近一百年来近代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但最近一百年来的变化,不知有多少,太多太复杂。王安石司马光两人在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早已被遗忘,或许诸位已不知道了。最先康有为不主张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