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共返回19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神獸——麒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麒麟 史料 瑞兽

    麟,從鹿,其聲,本指「麒麟」一詞而言,本義作「仁獸也」解(見《說文.段注》),乃形如麕(音君,又名麇,麞、獐也,反芻偶蹄類),一角載肉(獨角獸),設武備而不為害之獸,故麒從鹿。不過王筠氏以為「孟子始言麒麟,疑春秋以前單名麟,戰國以後,始雙名麒麟,而麟又別立專字作麐(音鄰)」。《京房易傳》:「麟,麕身牛尾,狼額馬蹄,有五彩,腹下黃、高丈二。」陸機詩疏:「麒……馬足,黃色,員蹄,一角,角端有肉。」所以麒鱗也可以寫作「騏鱗」,是一種瑞獸。張揖謂:「雄曰麒,雌曰...

  • 文章重視豫劇史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7期  作者:張若鑑 出版时间:1974-07-25
    关键字: 豫剧 史料 起源 演变 樊粹庭

    弟)等,都很杰出,这个时期的情形,知道的人很多,前空军业余豫剧团副团长张凤钦少校,就是樊粹庭座上的常客,即笔者个人了解的也颇深刻,若能分别的形诸文字,该是非常珍贵的一页史料。豫剧在民国三十五年九、一记者节,有过一次非常轰勤的名伶大会串,集当时豫剧名伶于一堂,眞是漪欤盛哉。也因而产生了豫剧四大名旦。在大陆时期我们就已听说过。但其经过情形,总觉略而不详,而当时主持这次演出的刘汝明将军正在台湾,曾写过一本「刘汝明将军囘忆录」,我曾仔细阅读,但上面所记载的都是军旅

  • 文章設盛京宗學、覺羅學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33卷 第1、2、3、4期  作者:袁閭琨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宗学 觉罗学 教育 考核 史料

    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清廷決於盛京設立宗學、覺羅學。當年,在盛京城天佑門(小南門)外、建立宗學、覺羅學各一所。兩學共有校舍42間,收納盛京地區貴族子弟入學讀書。清朝宗室是指清太祖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的直隸子孫,因其腰繫黃帶子,故僧稱黃帶子;覺羅是指塔克世同宗旁系子孫,因其腰繫紅帶子,故俗稱紅帶子。兩者雖有一定區別,但均為清朝統治集團的貴族子弟。清朝自皇太極時期,便重視貴族子弟的教育,皇太極曾親自下令讓貴族子弟讀書,接受滿文滿語和騎射教育,在旗下設立官學。公元...

  • 文章古匾記錄歷史滄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周漢光 出版时间:2011-07-31
    关键字: 周氏秀利周屋 匾额 史料

    宰相刘罗锅。刘罗锅实名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曾任清廷体仁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和上书房总师傅等显职(正一品)。刘墉无后,侄儿刘环之三岁丧父,自幼由其抚养教育。刘氏祖孙三代,两相一尚书,虽然位高权重,但却清正廉明,名扬朝野,誉播民间。据史料载,刘环之(一七六二—一八二一),字佩循,号信芳,山东诸城逢戈庄(今属高密市)人,刘统勋之孙,刘墉之侄,其承祖父之遗风,得伯父之调教,一生仕途畅达,为官清正。乾隆五十四年考取翰林,六十年充经筵讲官;嘉庆十六年擢兵部尚书,十八年署

  • 文章關雲長建造「漢桑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賈蘭天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关羽 汉桑城 史料记载

    在河南新野县,有一座世界最小的城——「汉桑城」。这座城,高不过一丈,阔不过八尺,墙头上有城垛相围,属古砖建筑,城廓前壁上镶嵌有石碑,因城中所围为一棵汉代古桑树,故名为「汉桑城」。这座城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因坐落在县城中心地带,因而又有「城中城」之说。据有关史料记载,这座汉桑城为三国名将关云长所建。相传东汉末年关云长驻军新野村,一日练兵归来,将所骑马匹拴在所住茅屋门前的一棵桑树上,马因饥饿把桑树皮啃光,桑树自此干枯而死。诸葛亮得知

  • 文章麒麟情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2期  作者:徐華鐺 出版时间:2004-02-10
    关键字: 《中国麒麟艺术》 麒麟 史料研究 访问

    一九九八年十月,我受台灣一家文藝團體的邀請,赴台文化交流。在交流期間,我發現台灣人民對中華民族特有的瑞獸——麒麟有著特殊的愛好,不管是當時的工藝製品、古建構件、展館布置,還是書籍裝幀,都可以找到麒麟的形象,它那神奇而華美的裝飾,爲我這次台灣之行憑添了幾分溫馨和親切。接待我們的是台北「中華獅子文物博物館」館長楚戈,楚館長是湖南人,已年近七旬,對中華傳統藝術有很深的造詣,他認爲海峽兩岸均爲龍的傳人,對大陸來訪的文化界人士極爲友好。楚館長原先在台北「故宮博物院...

  • 文章拉縴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四川 岷江 拉纤 简介 史料

    某次鄕友座中,有人談起,現有一外國人,想專門硏究川江「拉縴」。我順口搭上一句,除非請我當指導敎授。後來想起,我又拿什麽去指導人家?我雖生長岷江邊沿,究竟所知有限。川江拉縴,古來就有,唐人稱縴爲「百丈」,有「百丈時牽上水船」一類的詩句,便是拉縴的解釋了。四川除長江、嘉陵江、沱江、岷江而外,還有很多大溪大河,均可行走木船,船若溯江河而上行時,順風可以揚帆,無風只好拉縴。在沒有公路時期,四川交通以水運爲主,因此拉縴一事,頗値一談。「縴」是學名,別稱縴索、縴藤、...

  • 文章經學大師淩廷堪與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鴻徽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 凌廷堪 乡贤传记 史料考证

    ——並爲其生於乾隆二十年辨正——淩廷堪字次仲,一字仲子,係乾隆庚戌科進士,官寧國府敎授。淩氏出自周官淩人之後,嘗自稱「淩氏據通志以官爲氏,而字據廣韻,從水作淩。歙縣淩氏始祖元一公諱安,唐顯慶中任歙州州判,卜居于歙之雙溪」。(見淩著校禮堂文集卷廿七、淩氏宗譜序)廷堪係安徽歙人,乾隆二十年(乙亥)生於海州,祖諱易筠、國學生,祖妣許氏,父諱文焻,以治生僑居海州之板浦,遂家焉。廷堪之祖妣許太夫人,乃海州擧人許喬林、桂林昆仲之祖姑母。許喬林著——弇楡山房筆譚:「外...

  • 文章麋竺與糜信並不同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鴻徽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史料考证 麋竺 糜信

    本刊第九卷一期(總號32)第50頁張義德先生大作:「糜信論著—海州文獻拾零—糜信不見於史傳,經典釋文敍錦:『糜信字南山,東海人,魏樂平太守』。……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在糜信注何氏漢議條說:『按唐經籍志有何氏春秋漢議十一卷,何休撰,鄭玄駁,糜信注。……』姚氏認爲糜信『似即麋竺、麋芳之同族,東海朐人也。』無論就時代和地域來說,這一推測,大致可信。」嘉慶海州志沿革表:「朐縣—海州在秦爲薛郡地,後分薛郡爲郯郡,朐縣屬焉。漢屬東海郡。後漢屬東海郡。三國魏屬東海國。南北...

  • 文章整理地方文献工作應採方向商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梁寒操 出版时间:1971-10-31
    关键字: 地方文献整理 搜集保存和传播 史料抉择 史料批判

    ㈠中华民族在人类世界上,实是保存史料最丰富的一个民族。一个民族对保存史料之丰富与贫乏,又实是与一个民族寿命有相互的关系。今天的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空前艰钜的时代。在神州大陆正已沦陷于信仰马列主义的共产党暴力控制之下,中华文化所受的空前浩刼,比之秦始皇之焚书坑儒尤更惨痛。此外犹散在各地自由区之华裔,又以所受外国敎育及近代西洋化敎育之薰陶,其肤色不变而思想信仰已变,乃有时人所谓「香蕉式中国人」的讥诮。———即是说黄其面而白其心也。因之,总统乃于前年 国父

共197条记录 1/2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