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村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鄕古色楠溪江畔古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胡文連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风景 名胜区 古村 建筑

    园风光。古村落的创建者运用「文房四宝」、「七星八斗」等象征手法,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追求和对人才辈出的期望。尤以溪中卵石为材料而建成的村墙、水池、路面,水碓、堤坝矴步,以及民居的屋墙、宅基、柱础、天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石头艺术世界。这里的村落,虽没有黄河流域一些村落那样历史久长,但却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如大量的宋、明、清古建筑、文化遗蹟和整个村落的布局格式,还保留许多的传统的风尙习俗,自有其自己的美学特色。苍坡村是一个典型的「床庄」。据宗谱记载,早在五代周显德乙卯

  • 文章广东大埔古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歐陽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广东大埔县 古村落 游览纪行 古村教育 历史古迹

    台湾的钟淼材先生是我在台湾相交相识四十年的忘年之交,他博学多闻人生阅历丰富,退休之后喜欢写文章并集结成册,有关他家乡古村的回忆都在源隆这本书中展现,使我对古村充满著好奇幻想,一直想找个时间去古村看看。从我与钟先生的交谈中发现他对古村充满著无限的怀念之情,但又年事已高已经九十多岁,垂垂老矣,身体状况已经不能允许他再重回古村与亲友叙旧,所以我此次回大陆就特别安排了一趟古村游,并全程拍照记录,再拿回台湾给钟先生看照片怀旧,以解乡愁。二〇〇八年十月六日,我由武昌

  • 文章走进美丽的客家古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繆德良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客家 古村落 景色 建筑特色 人文底蕴

    在客都广东梅州,至今仍留存著许多古老的村落,据悉,经省级命名的古村落就有二十六个,其中国家级命名的两个,是梅县的茶山村和侨乡村。这些古村落,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走过了沧桑岁月,走过了几百年的风霜血火,至今仍保存完好,建筑及生活设施几乎无损。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崇山峻岭中,点缀在阡陌交错间。走进古村落,探寻其古朴而素拙的靓影,聆听其厚重而平缓的呼吸,会让你的心灵剧烈震颤,周身血液如煮如沸。你会被它们天人合一的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所吸引,让你徜徉其中

  • 文章『家書』傳鄕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藍巨案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古村之声》 家乡文化 乡情传递 报纸简介

    大埔县被称为粤东的「山中山」,然而在距县城三十六公里的小山村,却有个闻名全国、全省的茶阳鎭古村乐龄倶乐部,它所办的《古村之声》小报一纸风行,家书传情。三月十八日,山区还是春寒料峭,阴天吹着北风。我一早乘古村联谊中心专车,应邀从县城出发,参加《古村之声》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来自闽永定,粤梅县、大埔,二省三县代表和村委会编委会共四十多人先后到会。乐龄倶乐部挂满从《家书》到《古村之声》的几十份报纸,各方贺诗也用十余张红纸张挂,充满喜庆气氛。大家见面互致新春的祝福

  • 文章保护古镇古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1期  出版时间:2013-09-25
    关键字: 古镇 古村落 保护规划 文化街区 名单

    常州市区古鎭古村落保护规划》正在编制中。结合常州市区名鎭名村建议名单、备选名单和江苏省政府批准的《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初步形成了「一城、二鎭、六村、十二街、若干点」的历史文化名城空间保护结构。其中,「若干点」是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已公布的历史建筑。「一城、二鎭、六村、十二街」具体如下:一城常州古城。二鎭孟河鎭、雪堰鎭。六村杨桥村、魏村、焦溪村、夏溪村、寨桥村、余巷村。十二街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街区、杨

  • 文章踏访榆次后沟古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張恩 張麗平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榆次后沟古村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古村落保护示范基地 传统习俗

    清晨,一阵轻风刮过,山裏已经有秋日的凉意。走在通往榆次后构村的路上,路旁大片枣林挂满即将成熟的红彤彤枣儿,玉茭、高梁等田间大秋作物也在向人们传递著丰收的信息。一直隐藏在大山间,已经寂静千百年的山西省榆次区后沟古村被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古村落保护示范基地,冯骥才等学者来为保护示范基地揭牌,这座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瑰宝的古村落成为外乡人关注的焦点。刚过后沟村的龙门桥,一棵苍老槐树犹如热情的主人在欢迎远道的客人。村裏的人说,这栋老槐树不知栽植于何年何月,也不知

  • 文章古村公学 我的母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鍾鍾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古村中学 母校回忆 学校概况 历史发展 往事记叙

    古村完全小学。校址:古村水口福安堂,于民国三年设立,创建经费约三百元。这是民国六十年十月台北市大埔同乡会印的大埔县志所载的。「古村完全小学」并不是实际的校名。当初村人为恐学校为某姓所有,为了学校是全村各姓所公有的,定名为古村公学,这古村公学的校名一直用至民国二四、五年,政府规定使用「古村小学」为止。古村之声(二00二年六月)第三十七期「古村公学历届校长名单,注二,第二任校长钟达云任职和挂职达十八年」—甚么叫做挂职?事实上是钟达云任几年校长职后,离开了古村

  • 文章梅州客家古村落的『孝节』牌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3期  作者:何小榮  出版时间:2015-07-31
    关键字: 客家古村落 孝节牌坊 传统资源 道德教化

    摘要:在梅州的客家古村落中,经历岁月考验之后幸存的「孝节」牌坊被地方政府作为旅游资源重新修整,甚至被海外华侨或地方有识之士创新地增加与「孝慈」文化相关联的建筑物,充分体现了传统村落居民意识到城镇化「千篇一律」之弊端,而努力通过「固化」的道德传统,让年轻一辈「记住乡愁」的尝试。

  • 文章獻愛播春樂撫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古村联谊中心 钟稚才 筹资建设 文艺工作

    高山流水知音遇,论艺谈诗结喜缘。献爱争春交响乐,培桃育李竞争妍。首倡联谊五洲赞,巧架虹桥四海连。赋韵弹琴扬国粹,迎来春色暖人间。大埔县城古村联谊中心是「山中山」里老人联谊的一道彩虹桥,架桥人钟稚才主任老有所为,余热生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智慧、汗水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出一曲不平凡的献爱播春之歌,为乡民乐道。丹心化雨抒华章钟稚才一九四〇年十月出生,茶阳古村人,高中毕业,先后任中小学教师廾五年,后又任中外合资企业副厂长、副总经理,直到一九九六年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