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建筑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梁思成林徽音考察山西古建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黃健敏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梁思成 林徽音 山西考察 古建筑 《中国建筑史》

    一九五三年经梁思成修改,在《文物参考资料》第五、六期再度发表。<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收录于《梁思成文集二》,附有四十九张照片。有关佛光寺的文献照片当然不只《梁思成文集二》所刊印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发行的《林徽音文集建筑卷》,有五张林徽音在佛光寺的照片,看到林徽音在寺内大殿中的留影,娇小的身影分外衬托出唐代佛像的宏伟。一九三七人的调査足迹遍及山西省北部十个地方,这是林徽音最后一次参加古建筑田野调査。因为抗战逃难期间痼疾肺病复发,导致身体日渐衰弱。尔

  • 文章建築學家梁思成對山西古蹟的考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原馥庭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梁思成 山西考察 古建筑研究

    他认为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我国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无建筑史,乃决心硏究“中国建筑史”。一九二七年赴德国、瑞士、义大利、法国、土耳其考察,回程乘火车经西伯利亚至沈阳,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一九三一年九月到朱启钤所办的“营造学社”,此系硏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团体,梁任“法式组”主任。中国谚语称华北四大名胜是“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他先考察蓟县独乐寺,宝坻广济寺、正定隆兴寺等唐、宋建筑,继至山西考察。一九三三年第一次至山西大同

  • 文章楊纘緒故居通議大夫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杨缵绪 通议大夫第 古建筑 历史文化

    通議大夫第,俗稱通議第,座落在韓江上游梅潭河畔百侯鎮侯南村。前面是平疇一望青青色的三百丘農田;遠眺,巍巍的西岩山依稀可見。通議第是清乾隆年間名聞遐邇的「一腹三翰林」之一的陝西按察使楊纘緒的故居,是一幢九廳十八井的府第式大院,磚土木結構,中間為上、中、下三堂,左右共四橫另兩列副橫屋,大門外有開闊的門坪。當日,楊纘緒十分仰慕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的才學氣節,故其號名叫式光,將司馬光奉為終生楷模。在通議第眾多楹聯中亦能感受到他對司馬光的敬仰,感受到深深的傳統文化氛圍...

  • 文章霍州古今奇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朱泉州 楊若愚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霍州 人文地理 特产 饮食文化 古建筑

    叹为观止。奇中尙有更奇处。大堂后檀额枋由三木相接而成,两边各一根额枋,中间夹着一段长二米,直径〇·三米的短额,传说为「茹茹木」,「茹茹」本系灌木,若能长到碗口粗,世人定会惊叹不已,据说为鎭堂之宝。为何要将此木置于后梁额正中且在官座头顶之上呢?这确实是数百年来有关大堂的一个难解之谜。元代州署大堂,是各类学科专家硏究古代历史与建筑的实物资料。中国古建筑硏究专家梁思成先生,说是「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不正是霍州大堂独特之处和珍贵之处吗?名产品:⒈贾村大米。质粘而软,味香

  • 文章认识古蹟日、参访古建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古迹名胜 参观游览 古建筑 历史文化 杨氏宗祠

    和艺术特质经有关单位鉴定为古蹟者,而今天我们要寻访的,即为古建筑堂第:一、萧宅古屋,窗额透雕。位于佳冬鄕佳冬村沟堵路一号,指定为三级古蹟宅第,创建清末,近二百年历史,为大陆广东梅县萧姓第十九世祖达梅先生渡海来台,定居在下六根村,原以酿酒为业后兼染布及米谷生意,累积致富而建的豪宅。见其五进式围屋格局,继承传统客家聚落围龙的观念,在空间上最具层次感,屋脊的高度由外而内逐次叠升,以第四堂为最高,具尊卑秩序,崇儒思想,左右厢房,紧抱主屋,两排厢房每间一门一窗,结构完整

  • 文章古建群體的典範——流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北子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古建筑 流坑 村落建筑群 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

    乐安 北子流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西南部,北距县城三十八公里,西去所属牛田鎭六公里。全村总面积三.六一平方公里,四七〇〇余人,全为董姓家族。就是这个村子,集中体现了吉抚两州的古代文化,如今被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称为文物,古建筑中的「明珠」,誉为「江西古代文明的典型」。流坑村古代建筑宏大壮观,村中广宇大厦鳞次栉比,气势磅礴,一个村中保存古建筑物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建筑之美,国内罕见。流坑全村共有五〇〇余栋建筑,其中明清建筑就有三〇九栋,而明代建筑或具有明显

  • 文章河南省文化遺產简摘(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河南省文化遗产 西周城址会议 河南省古建筑 简摘

    有四座。文物遗物明显的有龙门石窟、安阳殷墟、郑州嵩山古建筑、新乡潞王坟等多处。」文化厅长郭俊民前言:「中国古代分为九州,位于中间的是豫州,故称中州。有广大平原,故又称中原。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早发现的古文化,有新郑裴李冈、渑池仰韶、偃师二里头、郑州二里冈等。声名远播的有:中岳汉三阙、隋唐洛阳城、汴京东京城、宋皇陵等。」文化局长陈爱兰概述:「河南省一八九处外,另有合并项九处,共计一九八处,位于全国前列。」二、古建筑以县市有多少次序简录:(一)登封

  • 文章流坑一絕——書畫雕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北子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流坑村 民间文化 书画雕刻 文献古物 古建筑

    、清代木雕花板「麟凤呈祥图」等等,无不设计独具匠心,制作精致细腻,形象奇异生动。充分地显示出流坑的文化历史是多么的瑰丽多姿、流光溢彩。流坑村琳琅满目的雕刻绘画,其雕塑线条圆润,细而不腻,简朴自然,富有神韵,多以石、砖、木、泥等为材料,以人、龙、麟、狮、鹿、象、风、山水、花木、书迹等取形构图为对象,采用平雕、浮雕、透雕、圆雕、镂雕、堆塑等各种不同手法制作而成,在古建筑的门前、门楼、影壁、梁柱、门窗等上面都可看到不同形态的雕塑工艺,眞是琳琅满目,随处可见。流坑村

  • 文章浮圖光彩壯山河——評價《山西古塔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楊建峰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山西古塔文化》 出版介绍 古建筑 山西古塔

    在历史悠久、浩如烟海的古建筑中、最为出类拔萃的,首推矗立在祖国大地的巍巍古塔了。「塔是佛教的派生物」,「塔是佛教文化的缩影」,「塔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塔是人民创造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是世界上古塔数量最多、造型最丰富、文物价値和审美价値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古塔多姿多彩,巧夺天工,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祖国锦绣大地上,绚美绮丽,流光溢彩,是中华民族用木石砖瓦、金银钢铁写成的历史。史料显示,全国现存古塔三千座,而山西一九八八年文物普查公布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