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塔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浮图光彩壮山河——评价《山西古塔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楊建峰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山西古塔文化》 出版介绍 古建筑 山西古塔

    在历史悠久、浩如烟海的古建筑中、最为出类拔萃的,首推矗立在祖国大地的巍巍古塔了。「塔是佛教的派生物」,「塔是佛教文化的缩影」,「塔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塔是人民创造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是世界上古塔数量最多、造型最丰富、文物价値和审美价値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古塔多姿多彩,巧夺天工,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祖国锦绣大地上,绚美绮丽,流光溢彩,是中华民族用木石砖瓦、金银钢铁写成的历史。史料显示,全国现存古塔三千座,而山西一九八八年文物普查公布

  • 文章《三晋古塔》评介佛塔与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相融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楊富學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三晋古塔 书评 佛塔 文物介绍

    山西多佛塔,闻名久矣。佛教传说,印度阿育王曾造八万四千座舍利塔,中国有十九座,其中山西占其五。它们分别是姚秦河东蒲坂塔、晋州霍山南塔、齐代州东古塔、幷州净明寺塔和幷州楡社塔。而更闻名于世的则是山西应县佛宫寺所存建于辽清宁二年(一〇五六)的木塔。长期以来,学者多心向往之,但想全面了解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缘亲眼目睹其眞容的更是为数极稀。有幸的是,这一缺憾通过近期面世的《三晋古塔》(总策划:白长福,主编:李安保、崔正森,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一书

  • 文章汪二仙人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仙人寨 古遗址 猫咪岩 汪二古塔 朱公塔

    高耸,不但用于藏经供佛,也供观赏或登临眺望。汪二古塔目前是我县仅存的一座小型佛塔,它座落在江二乡漕源村的庙坞里。此地原有一座朱公庙,现已毁。该塔为朱公塔幸存至今。朱公塔为全麻石构建,塔身高五米,最大直径为二·六米,塔层为六檐七层八面,每层之间都有须座为基石,塔层间两面有浮雕的佛像。塔身各角为八棱飞檐起翘,檐身浮雕成瓦,棱状,塔顶安放有瓜棱状石塔刹,塔基为八角形三层须弥座落地而建。塔基座石第一层有一开口圆门,为焚香烧纸所用。朱公塔无论是近观,还是远眺,都显得高姿挺拔

  • 文章洋洋大觀中國西部之塔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0、41期  作者:劉堡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西北古塔 民族地方持色 典型介绍

    在古代还具有瞭望敌情、导航引渡的功能。中国现存的重要古塔有近三百处。西部古塔就有近百处。这些塔溶汇了多民族风格,形式多样,色彩纷呈。其建筑有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花塔、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就材料而言,有木质、金、银、铜、铁造的,硫璃砖瓦造的等。新疆乌鲁木齐市区红山上的鎭龙塔,系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虽不便登临眺览,但与对面皑皑雪山相望,大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意境。吐鲁番城东南郊的苏公塔,是伊斯兰敎塔,修建于乾隆年间。该塔浑圆高耸,高四十四米,塔身外用有图案

  • 文章歇后语与古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田辛墾 田維舟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大埔县 古塔 歇后语 民间传说

    客家地方古塔不少,唯大埔境内不多,就那么几座。这些古塔,拔地而起,直刺青天,倒也为山乡平添几分秀色,并生出些有趣的传闻来。大麻鎭恭州村洄澜顶的魁元塔,建于明代,七级,高可十丈,旧传是为「堵坳口风煞」而建。日久天长,人们但知弓州塔,而不识其眞名魁元塔。因有「堵坳」功能,民间便形成一句极为流行的客家方言歇后语,谓之「弓州塔—赌拗」(「赌拗」音同「堵坳」)。对强词夺理的拗颈者,民间通常称之为「弓州塔」。指其蛮不讲理,专事「赌坳」。有个名士还以此作一对联:擎天玉

  • 文章説東北風土諸(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古塔 松花江 哈尔滨 故乡风物

    吉林省城靠北面江上,在封江后开江前,约当春节前后一百天时期,江上建有许多临时房屋,叫「水院子」,山货店、杂货店,一家接一家的,成为严冬季泳上一大市场。铜帮铁底松花江。帮,边也,如口语常说:「鞋帮儿」。谓松花江不易泛滥。宁古塔,三宗宝:花蘑、烟砖、女大脚。宁古塔,今松江省宁安县,旧属吉林省。傅晔、赵东书释。宁古塔,非以塔名,宁古塔者,满洲语也。宁古为六,塔为英雄好汉,意即六个英雄好汉,与巴图鲁义近似。是地为满洲发祥地之一,淸廷极为重视。当年吉林省城置将军,司全省

  • 文章太原雙塔寺重展雄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孟慶華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太原双塔寺 古塔纠偏 曹氏综合纠偏法 文物保护

    来太原考察了解,经用精密仪器测量,东塔塔尖偏移塔中心达二·八七米,已呈特危状态,倾斜速率为世界著名的比萨斜塔的三十倍,东塔已成为中国斜塔之最。经专家论証,一致认为,东塔倾斜扭曲已超过安全极限。东塔倾斜点在西北向,东西塔相距四十七米,如发生较大地震,东塔必倒,六千多吨重的东塔坍塌,必砸在西塔身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东西两塔将同归于尽,结论认为;东塔纠偏,已刻不容缓。国家文物局资深专家姜怀英、傅连兴两人建议,东塔纠偏扶正,只有请曹时中老先生来动手术。他是中国古塔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