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城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平遥覽古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李榮庭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平遥古城 游记 双林寺

    民国八十九年(二〇〇〇年)八月返鄕探亲,在太原四弟荣厚家停留十多天,侄儿李永盛向服务单位申借轿车,由他的好友王先生驾驶,陪同我和四弟荣厚游览平遥古城,八月十七日早餐后,在住家附近「盛唐超市」买了些飮料和面包,七时出发。沿太原城南公路行驶,秋高气爽,沿途两旁田园绿意盎然,秋禾丰收在望,约两小时抵达目的地平遥古城北门、城门外有大型游览车、自小客车,都是由外地来的男女游客。当地人揽客的工具有:人力车、电动机车,侄儿李永盛和载客的电动机车商量价格,该电动机

  • 文章两千年前三晋古城的特色——中华文明的摇篮,民族色彩丰富,古城保存完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張德成 謝鴻喜 李永寵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山西古城 古城特色 历史变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是硏究、重现古代文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当今的社会进步,古城硏究亦存在重要的借鉴作用。就旅游业而言,古城风貌亦是世界旅游的热点之一和重要资源。山西历史悠久,其历史遗存在国内首屈一指,古城或者说历史文化名城也有许多。但是,所有能够见到的只是明清时期的古城,就历史文化而言,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并不能够或者说并不完全能体现山西的古老文明。山西大地上至今仍存在着一二〇余处古城遗址,对我们来说,是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然而,这些存在了两千余年的古城

  • 文章再访古城蒲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張昌讓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古城蒲州 古城风貌 修复工程

    二〇〇九年我回山西,在友人帮助下,又一次去探访了古都蒲州。虽然陶唐蒲州古城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雨剥蚀已沦为一片废墟,但这片废墟上承载着的历史讯息,却永远对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里古称蒲坂。「舜都蒲坂」,已是不争的史实。它是中华民族发祥地的核心区域,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这里为「天下之中」。「中国」一词,在久远的历史上只是一个「地域名称」而非现在的「国家名称」,作为国家名称,则始于辛亥革命成功后的中华民国建国,距今才百余年。历史上,黄帝与蚩尤的决战,秦伯伐晋

  • 文章民国廿五(一九三六)年垣曲县古城内外概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段玉琳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垣曲县古城概况 古城庙宇 解放前后对比 商业经济

    可容两千人集会、看戏,乃垣曲一九四九年后第一座高大建筑。一九四九年至五四年,先后建起三个舞台:第一个在广场(现古城舞台),匾书「会通有无」,是供集会、物资交流演戏的;第二个在娘娘庙旧址,名「人民舞台」(现党校前院);第三个在现大修厂南院,名「先烈舞台」。一九五二年南北大街建成,东西大街仅成四分之一。后因县城搬迁停建。一九五六年,在西关建成水力发电站,县城有了电灯。不久,又在发电站北边建起了面粉厂。至一九五八年,即县委、县政府迁至新城的前一年,垣曲县城约有七百

  • 文章湘西鳳凰遊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黄武良  出版时间:2012-10-10
    关键字: 凤凰古城 游记 风土人情

    的代价是地方早以变成「景点」,被「开发」得灯红酒绿,恶俗不堪,失去了原先的古风旧貌。目前的凤凰古城属于国家级保护重镇,旧房不许拆卸,古味仍是有的,然而不许拆卸并不代表不许加工,因而沿江旁边的老房子十居其八变成卡拉〇K、酒吧、咖啡馆、纪念品商店了。开了十几廿年老字号的食店还是有的,要说的是一间使人想起《笑傲冮湖》中的曲洋小店「边城十七」。跟那好色好酒自傲的令狐少侠不同,曲洋曝光不多,只这里一闪,那边一烁。但他修为高,武功好,而且行事偏锋,毫不大路。位居神教

  • 文章廣西欽州市旅遊資源及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5期  作者:欽州市台辦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钦州市 文化古城 旅游资源 产业发展

    文·欽州市台辦提供欽州市位於廣西南部沿海,北部灣之頂,是廣西沿海的交通樞紐,轄靈山縣、浦北縣、欽南區、欽北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娘灣旅遊管理區。全市總面積一、〇八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五六三公里,總人口三百九十多萬。欽州依山傍海,山青海藍,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熱量充足、雨量豐沛,年均氣溫22℃,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皆可旅遊,是避寒納涼的度假勝地。其地處越南臨界,和廣東、海南毗鄰,是構建環北部灣濱海跨國旅遊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得天獨厚的地...

  • 文章堯都新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陶寺古城遗址 考古领域重大突破 文化价值

    据媒体报导,我国考古工作者,于公元二〇〇〇年六月六日前后在山西省襄汾县境内首次发现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这堵城墙东西长约一千三百米左右,古城遗址位于该县陶寺村。古城遗址发现之前,人们在这里发现过四千多年前的古墓,并从中挖掘出世界上最早的铜器,还在陶片上发现有「文化」的「文」字。专家们根据这一发现指出,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使中华民族国家起源的文明历史提前了一千年。这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探索尧都、探寻尧文化这一考古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究

  • 文章大漢聲威在越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越南汉文化 中国建筑 会安古城

    悲剧还不仅于此,尔后又发生南北越战十年多,美国也派兵三百多万参战,因而几乎把美国拖垮。美不得已撒手后,南北越复归统一,现在越南正大力发展经济。越南仍保有、维修与我国相关的文物。会安古城:是十七—十九世纪的,这个古意盎然古城街景,到处是广肇会馆、会安书馆、福建会馆、中华会馆等,馆内都保有中华文物,字画方面有「博爱」、「礼义廉耻」、「天下为公」、「精诚团结」、「民族、民权、民生」等。还有「文庙」、「武庙」等,而且到处是手工制做的宫灯,写上中文字。顺化的故宫

  • 文章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林戎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平遥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

    平遥,坐落在山西省境内。沿着太原至风陵渡的公路一直向南,走近一百公里,就会看到一座高大的古城墙耸立在眼前。这便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平遥。这座城墙保存完好,那城楼、那堞垛一个连着一个,不失当年的风采。走进城内,能看见这座城里主要有两条大街相交,两边全是店舖,而且大多为砖瓦结构,木雕门面。城里的居民住的几乎都是祖先留下来的老房子,门面多是窑洞一般,拱顶圆门;凑近细看,你会发现那门上的木雕是十分精致的,雕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保持着明清时代的模样。算起来

  • 文章電波覆蓋江浙滬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8期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1994-05-01
    关键字: 常熟电台 三套节目 无线中波广播 古城新声

    电台有三套节目:无线中波广播、调频立体声广播,有线广播。节目数量超过五十年代两倍。三套节目全天播音时间长达二十二小时四十五分比一九五六年增加十九小时五十五分之多。在三套节目中,无线中波广播有效收听面半径一百公里,不仅常熟城鄕都能清晰听到,上海、苏州、常州、张家港、如东,以及浙江的杭州、嘉兴等地也能收听到。正是古城新声遥送江浙沪,常熟广播旧貌换新颜。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