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展商业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酸二十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工商业发展 育达商职 校庆

    自己所有的报刋来为大众服务;胼手胝足辛勤工作了二十年,才有现在的伟大成就。其中的辛酸,所化的心血,又岂是外人所能知道。近年来,到任何工商团体,机关学校里,到处都可以听到人们对育达商职不算坏的批评。可是,人们也只能看到育达的目前,又谁知道二十年来个中的辛酸!二十年前,个人任职审计机构,想到今后的社会,必然趋向工商业;在工商业社会里,会计、商业人才至为需要。因而在卅八年春,和几位友人商量,希望创办一所会计补习学校。他们知道我一无积蓄,也没有办学经验,在笑

  • 文章東坎的商行和行商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徐忠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商行 行商 东坎商业发展 区位优势 抗战前后

    出现在南北偏僻的农村小路上,成帮成伙的繁忙。这种行商被称之为「快速纵队」也有称「土机械化部队」。从这些美称中充份透析出人民群众对他们的美誉。这支「快速纵队」是最能吃苦和机动灵活的。其中有陈顺义、赵明道、赵明德、邢愚、缪贵洲、徐安祥、陈昆、臧步扬、戴明球、辛道才、宋本将等。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以物资交流为重点的大力扶持和帮助、改造私营工商业,这些商行(hang)和行(xing)商成了历史上的一个闪亮点。

  • 文章抗戰時期,溫州敎育之回憶記温州早期商校——建國高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1期  作者:陳聖行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浙江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教育 温州 发展

    前温州建国高商全名是「浙江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由当时浙江省税务局长永嘉人法国留学生张淼先生发起创办;为一因应抗战建国培养税务人员及财政会计人才,投入国家建设需要而设立商业学校。校董成员有张淼(董事长),李一飞、戴千里、金荣轩、屠白麟、吴百亨、翁来科等。一九四四年三月开办时,校舍借用九山河畔汪宅祠堂(现为温州体育学校),校长李一飞,瑞安人,由浙江省税务局主任祕书调任。教导主任施伯华,是省立温州中学资深文史教师。总务主任先是戴星亚,后是张德滋

  • 文章育達商職文教活動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台北市私立育达高级商业家事职业学校 发展教育 国际交流

    即民国五十七年八月,政府公布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本校初商部自本年起停止招生,至六十年最后一届初商部学生毕业,本校成为一所专门培养商业基层人才的高级职业学校,不但学制较前简化,而且教育特色逐渐突出,在全校同仁共同戮力下,各项校政突飞猛晋,跃居同类学校中的翘楚地位,故外界欲了解我国商业职业教育发展现况者,无不以本校为首要参观之对象。此阶段的文教活动槪况如下:国内交流部份:五十九年十一月,台南巿立各中等学校教务主任组团来访,了解本校教学设施。本校亦于六十一年元月

  • 文章育达商职发展沿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5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1984-05-30
    关键字: 台北市私立育达高级商业家事职业学校 发展历史 学校情况

    于民国六十六年远从异域,手捧荣誉敎育博士荣衔,特飞东来,颁赠校长王公也。王校长痛社会商业人力素质之偏低,热切发展育达。今壮大育达之志巳酬,故又于近年更提出稳健育达之指示,务求精益求精。达成设备好、师资好、敎职员工福利好;学生学业好、品德好、服务好;师生荣誉高,学生就业率高的目标。於戏!可大可久之业厥德之茂于兹可见也。十二、结论育达之有今日,由上述亦可推知其未来也。卅立年,前程未可限量,诗云:「是究是图,俾尔戬谷,厥德不回,以介景福。」其育达之谓也。

  • 文章同鄕會加强拓展會務蒭見

    来源期刊:《浦東》 第44期  作者:汪文宗 出版时间:1986-04-15
    关键字: 同乡会 社会关系 传统社会 工商业社会 经济发展 教育水平

    同鄕关系之不变性与重要性我们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总不外乎亲戚、同鄕、同学、同事、师生、长官与属僚等。先谈亲戚,在农业社会,人们都希望子孙满堂,多福多寿,儿子要娶媳妇,女儿要嫁女婿,这样亲戚就越来越多。到现在工商业社会,自从推行家庭计划后,每一家的子女,最多二个,少则一个,甚至没有也无所谓,一般男女靑年,趋向晚婚,因此亲戚关系将逐渐减少。其次谈到同学,从小学到大学,除非始终在同一所学校,否则换一所学校,就有新的同学,老同学比较少接触,随着空间、时间的变迁

  • 文章菲律賓糖果公會考察團訪問台北市晉江同鄉會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0期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糖果公会访台 考察工商业发展 访问同乡会 茶会欢迎

    □晋江杂志特派员学济华报导□菲律宾糖果商业同业公会台港工商观光考察团由团长吴文章鄕亲率领,抵达台北观光并考察祖国工商业进步情况,以资借镜。该团成员为团长吴文章、副团长吴济士、姚纯发、财政林亲榔、秘书林桂标、总务吴起鸽、团员庄金永、施能民、高武勇、陈德敏、黄鹏飞、郭艳贞、洪启泰、林锦文、黄汉士、蔡文琳、林丽治、蔡文级诸泉州鄕亲。台北市晋江县同鄕会理事吴飘萍与该团团长吴文章,谊属同宗又是同鄕,曾往接机及照料,并安排访问台北市晋江县同鄕会。台北市晋江县同鄕会为

  • 文章簡說「寧波幫」精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4期  作者:秦亢宗 出版时间:2007-11-10
    关键字: 宁波帮 同乡精神 工商业发展 定海县志 地域文化

    清末以降,宁波人迁沪经商者已达四十万人,成为上海一支巨大的移民队伍,并跻身于全国著名商帮之列。他们所经营的工商企业分布极广,且在许多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尤以金融和航运两业在沪上独占鳌头,涌现出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名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新兴工商业迅速发展,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正是旅沪甬商势力鼎盛之时。以上海总商会为例,自二十世纪初创建以来,即由宁波籍严信厚、周金箴、朱葆三、李云书、宋汉章、虞洽卿、傅筱庵等商界领袖主持,至于其他商业团体、同业公会组织

  • 文章射北風物——五汎港之滄桑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作者:仇德哉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五汎港 地名考辩 地方行政 商业发展 抗日战争 小学教育

    大鎭(五汎、鲍墩、千秋)开发最早而又最茂盛之鎭。五汎港最古老而最具规模之房屋,以熊老贡生之故居为首,距五汎港闹区约一华里,而五汎港本鎭建材最好,甚成格局(前为门面,后为四合院),地势最佳(座北朝南),且连接数座市中心之房屋为朱家,带动五汎港商业繁荣亦为朱家,是民国初年前后,朱家执五汎港商业之牛耳。朱家为八巨人,朱老偕三子于民前至五汎港求发展,称朱万顺,先从事杂货生意,继扩充至布匹百货、酒坊、染坊、油坊,各行业均经营,即豆腐店、磨坊亦为兼营事业,堪称垄断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