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展史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评万著「中华民族发展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趙尺子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中华民族发展史 读后感 书籍评论

    余近因患病,体弱手颤,属文困难。适承河南万靖宇君遗赠其近著「中华民族发展史」第二集一书,初览目录,颇觉其言夸大,乃细览其文,愿见其说。不禁为其引入胜境,耗时三个下午通读一过,至感欣佩。惟置书之后,梦魂又不能置。复细读之,不觉又已三遍。窥度「中华民族发展史」㈡主题毫无疑问。虽以体力不支入院,烤钴甚苦,然愿此书早为学界所知,乃勉为评介。万著文笔流畅,气魄雄伟。其文述中华民族的源流传承:上溯北京、蓝田、札赉诺尔等先史文化,以为渤海(寓文谓之「亚东地中海

  • 文章吳店一中賦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3期  作者:王章材 出版时间:2016-02-01
    关键字: 吴店一中 学校发展史 辞赋 歌颂

    光武故里,人傑地靈。舂陵遺都,文風世盛。獅山峨峨,白水泱泱。得人文之勝,攬山水之秀。古鎮黌門,滋蘭樹蕙。吳店一中,巍然帝鄉。厚德樹人,追前賢思己任,德啟後昆。篤學宏志,沐黨恩承重惠,蓬勃向上。回眸歷史,艱難猶現。逮至民國,風雲激蕩。杏壇重築,新學煌煌。真理學堂,旭日曙光。三三年創縣四區小,開荒劈塚。四八年興吳店小學,退愚脫盲。六九年設戴帽初中,兼顧小學。八二年辦獨立中學,遂成重點。篳路藍縷,治教興邦。時至今日,矢志辦學。科學發展,業績卓著。育人化心,學興...

  • 文章皮影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段雙印 鄭東霞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皮影戏 民间艺术 发展史 享誉国内外

    「莊稼漢耍得樂,扭秧歌鬧社火」。說起鬧社火,很多朋友都觀賞過,也許有人還親自表演過。但是,一兩百年前的社火是什麼樣子?大槪很少有人知道了。幸好,陝西洛川民俗博物館珍藏的一套清代皮影戲《鬧社火》,使我們還能窺視到當時民間社火的一些情景。這套皮影戲《鬧社火》,制作於清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已整整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滄桑歲月。聰明的雕刻藝人匠心獨運,在劇中人劉海手拿著的銅鐵上,有意寫下「光緒拾柒」四個字,巧妙地留下了皮影制作的確切紀年。全套皮影共有各種行當的人...

  • 文章無錫百餘年來蠶絲事業之發展(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9期  作者:丁仲涵  出版时间:1989-09-20
    关键字: 无锡 蚕丝 发展史 销路 经济

    丁園園丁 丁仲涵吾邑——無錫近數十年來,商賈輻輳、工廠林立有小上海之稱,據去年出版之「無錫史話」記載:本縣最著名之商業以布、米、絲、錢等四項爲大宗,本文專談「絲」,「絲」之範圍,包括種桑、育蠶、及繭、繅絲,銷售等項目,作者曾於七十六年四月作「養蠶瑣談」,詳敍其中過程,但對於養蠶之原始資料,則付闕如,引爲憾事(見本刊三一〇期),七十七年十月方永施鄕長作「故鄕憶舊義生絲廠」一文(見本刊二二八、二二九期),對絲廠作業細節,原原本本,絲絲入扣,一絲不亂,敍述甚詳...

  • 文章補鍋——記阜寧鄉村中特殊行業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9期  作者:王维奇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补锅行业 发展史 回忆父亲

    锅的发展史人的脑袋,是吃饭的家伙,那么锅,就是做饭的家伙,人类的进化史,就是锅的发展史,脑袋与锅,共存共荣,人类脑袋发明了锅,锅也创造了人类文明。人类在初民社会里,茹毛飮血,当然不需要锅,礼记礼运篇说:「古者未有火化,民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飮其血,茹其毛,燧人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古史考说:「黄帝作釜甑,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那时候的锅具,是个陶土制作的泥巴土罐子,随着烹饪技术的发展,金属材料的研发,出现了各种用途的锅,其中鼎

  • 文章鄕下人上學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3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12-05-25
    关键字: 私塾 教育发展史 关书 学堂 复式教学

    私塾,是我国古老的教育方式,历史悠久。二五〇〇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就是私塾老师。现在上过私塾又教过私塾而仍在世的人,恐怕已不多,我想我够格而且也应该写下一点第一手资料,也许可供留心教育发展史的人作为参考。我七岁启蒙,上私塾,通称学堂。那是一九三一年,当时每个鄕鎭都已有公立小学,但小孩子在家里或邻村上学较为方便,所以在鄕下到处都有私塾。哪家可以腾出一间空屋,凑上十几个「萝卜头」请来一位老夫子,学堂便办成了。一切规矩依传统惯例,比较简单。行事以农历为准,年初过了

  • 文章(藝文風華)曲園創作方寸之美(下)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翔旗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刻印赠研究会 印章发展史 劲刀爱国 刀工深厚 篆刻情怀

    曲園是曲季圭先生的別號,在山東八千流亡學生之中,是一位多才多藝、光風霽月的人物,凡是認識或交往過的人,都會有此印象。從早年他榮獲油印報首獎,他的才華與執著,且蒙經國先生的賞識;之後,他曾獲書法大獎;就在不久之前,中國藝術協會紀念孔子二五五一週年誕辰美術作品大展中,又獲篆刻金獎。從青年到老年,始終如一,孜孜不懈,在藝術園地,辛勤耕耘,開花結果;在公益圈中,爲友人跨刀、爲國家效力,他實是一位不平凡的公民,不忮求的奇才。北京大展 最佳獻禮去年冬日,於北京中國美...

  • 文章點油燈的日子(抗戰時期生活回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1期  作者:陳嘉明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油灯发展史 抗战生活回忆 困苦生活

    油灯,我从小学初中,晩上自习,都在油灯下温习功课,我的眼精,我的兄弟姐妹们的眼精,虽经过八年的苦熬,很少人罹患近视,视力检查,都是二·〇的视力,油灯的光度,同一〇〇支光电灯光度,怎能相比,为什么我们经历了八年油灯微弱光线的照耀,而不患近视,眼科医生们也无法作合理的解释,只说生活在乡下的孩子,看绿树时候多,抵销了患上近视的毛病,这种理论,相信医生们自己也觉得勉强。油灯发展史中华民族的人民,使用油灯的历史,相信一定有漫长历史,我们不知道是谁发明了灯,但确信灯是慢慢进化

  • 文章世紀和平在中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1期  作者:王之民  出版时间:2006-08-25
    关键字: 人权 世界和平 和平哲学 人类发展史 现代化

    投向中国他说:要了解一个眞实的,发展变化中,充满希望的中国。就必要了解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首先阐述人类发展史。有西亚河流的巴比伦文明;北非尼罗河古埃及文明;地中海北岸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南亚印度河流的古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两流域的中华文明。由于天灾、人祸、动乱,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尽沧桑而完整的延续了下来。人文化育五千年历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 文章我和廣西大學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广西大学 发展史 省立时代 国立时代 广西教育研究所 往事回忆

    一、省立時代的廣西大學(一九二八—三八)廣西之有省立大學,是在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一年,國民革命軍統一全國的時候。其籌備時期由民十六年暑期開始,省政府聘請馬君武博士等十一人爲籌備委員,以梧州的蝴蝶山爲校址,此地瀕臨撫河(一稱俯江,卽漓江注入西江之口。)山川形勢相當優美,對廣州及香港交通,沿西江而下的內河輪船,約爲一日水程,頗稱方便。校舍依着山的自然形勝,分區建築,各抱地勢,高低矗立,錯落有致,琉璃碧瓦,廣厦高樓,莊嚴雄偉,夜間燈光滿山,如繁星點點,尤爲美觀...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