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展历史共返回4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鮮艷絢麗的粵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鄭通揚  出版时间:2011-04-30
    关键字: 粤绣 广绣 潮绣 发展历史

    廣東的刺繡稱廣繡,又稱粵繡,和蘇繡、湘繡、蜀繡號稱全國「四大名繡」,它包括廣府的廣繡和潮汕的潮繡。關於廣繡純熟精湛技藝的記載,早在盛唐時候就有了。在唐人蘇鶚的《杜陽染編》中記載著這樣一位奇女子:「永貞元年(八〇五年),南海貢奇女盧眉娘,年十四,稱本北祖帝師之裔,自大足中流落於嶺表。幼而慧悟,工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大小不逾粟粒,而點畫分明,細於毛髮;其品題章句,無有遺闕。」巧手慧心的盧眉娘更善作飛仙盖能將一縷絲分為三縷,染成五彩,於掌中...

  • 文章南戲之鄕好戲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7期  作者:金振華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浙江戏曲 南戏 戏种 发展历史

    中國戲劇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有雛形,有名的楚國藝人優孟孫叔敖諫楚王的故事就是證明。到了唐代,出現了參軍戲,戲劇已初具規模。但就其表現形式來說,仍比較簡單。宋代,北方出現雜劇;在浙江的溫州一帶出現南戲,當時叫做『永嘉雜劇』。它是中國的戲劇最早的比較成熟的形式。南宋遷都杭州後,北方的雜劇亦南移到杭州。當時杭州供百戲雜劇演出的『勾欄』、『瓦肆』,遍於城內外。『樓臺飛舞祥烟外,鼓笛喧呼明月中』,戲劇和各種民間藝術亦得到很快發展,古老的儺戲、目蓮戲以及傀...

  • 文章國立山西大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期  作者:王竹咸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国立山西大学 创建经过 发展历史

    民國四十二年,竹咸為『中華民國大學誌』寫了一篇關於「國立山西大學」的歷史記載文字,轉眼已是二十年。山西大學與北洋大學、北京大學,共為我國歷史上成立最早,歷史最久的三個大學,它們可説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帝國主義侵華以來,外患頻仍,内政腐敗,維新與革命,相互激盪之下的產物。在今天,我們記述並理解所有這些個歷史事實,實有其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對於硏究歷史的態度與方法,應當是謹嚴而認真的,必須力求其翔實、正確、完整,並深入探討其時代背景。這一篇「國立山西大學」,雖受了...

  • 文章康廬文存(七)略談歷代服制及喪葬禮俗(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6-10-10
    关键字: 丧葬礼仪 传统习俗 发展历史

    一、衣冠 二、浴屍 三、苗人喪葬 四、中外喪服制 五、棺槨 六、輓歌 七、葬俗多種 ㈧、火葬及水葬 九、土葬的演進 十、淸明掃墓 十一、殉葬 十二、贅言

  • 文章嘉應大學簡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楊立賢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嘉应大学 简介 发展历史 学校现状

    设法学院,院长陈恩成博士、敎务长何任清敎授、总务长黄德森先生等三人均先后来台定居[1]。在台湾有两位嘉大学生,均有成就,一为现任逢甲大学陈侃伟敎授,另一位任职台湾省住都局刘伻先生[2]。讵料嘉大复校未及一个学期,政局发生变化,人民政府派人来接收,黄先生将剩余的七、八十石米移交人民政府后,(由于办理交接前后有五天时间,接收大员给了黄先生五斤米作为酬劳),嘉大又告停办。嘉应大学于一九八五年以崭新的面貌复校,成为一所具有客家风格、侨乡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 文章溫州圖書館的成長與更新這段歷史功德永為社會銘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6期  作者:張國祥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温州图书馆 建设 发展历史

    今年十月十七日溫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行隆重的喬遷新館儀式。筆者應邀參加了儀式並參觀了裝飾一新、設備齊全、品質高雅又充滿童趣的場館。少年兒童圖書館經歷過艱辛曲折的發展歷程。一九八六年,在當時城郊結合部的黎明西路廿九弄內的一塊不到三畝的菜地裡,利用國家二十萬元撥款、匯集社會各界的海外僑胞的資助,建成了面積一四〇〇多平方米、初具規模的館舍。如今,少兒圖書館在建館二十周年華誕之際喬遷新址,堪稱一次歷史性的跨越。新館的面積達到九六〇〇多平方米,增幅高達六倍多,任憑...

  • 文章協和醫道學堂的開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6-12-20
    关键字: 协和医道学堂 开办 发展历史

    在齊魯大學發展中的另一重要步驟是,一九一一年四月十七日濟南協和醫道學堂(the Union Medical College)的正式開辦。不過,該學堂常設班的工作,早在是年三月就已經開始。協和醫道學堂位於濟南南郊西部,那個位置具有雙重優勢:旣是許多較上層人士居住的地方,同時又毗鄰南郊和西郊人口密集區,備有富足的臨診資源。齊魯大學源起於英國浸禮會和美國(北)長老會爲了進行較高級敎育所達成的聯合行動協校。該校的文學院現設在濰縣,由美國(北)長老會主辦(這個文學院時稱廣文學堂或廣文學校...

  • 文章粵劇與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黃可茵 出版时间:2012-10-31
    关键字: 粤剧 发展历史 黄可茵 生命力

    本文作者黃可茵小姐,現任「世界廣東同鄉總會」秘書長。

  • 文章台灣常見的粵語詞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12-10-31
    关键字: 台湾 粤语词汇 发展历史

    今年,「淡定」兩字「突然」在媒體冒出來,像是「空降」詞一樣,讓很多人誤以為它又是什麼「外星字」;另外,「相與」也是最近才在電視劇及平面媒體看到的,也被人誤以為是外來詞。其實,在粵語白話中,這都是我們的慣用詞,大人常教小孩遇事不可毛躁、要沉著、要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修養,這就叫「淡定」。當提到某人時,一般的美言、稱讚的話,就是說此人很好「相與」。廣東人歷來就是這麼講的,絕不是什麼新詞。今年七月中旬,報紙上又介紹一個「新」詞,說大陸年輕人常把「得瑟」掛...

  • 文章宋代的海南教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蘇雲峯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海南 宋代 教育发展 发展历史

    一、緒論海南原爲中國大陸南方的一個荒島,大約於距今二千八百年前,已有黎人居住其間。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〇年)設置珠崖、儋耳二郡以後,正式進入中國之版圖。儘管政治上的統治並非堅固,漢人的移殖,已逐從北部沿海向南發展。但經歷三國與隋唐,人口的移入,反有減少的趨勢。由於中原多故,黎族的反叛性,及漢族移民的稀少,中央政府沒有在此設立敎化機構的意向。敎化的工作,全視地方官吏的良知而定,不過,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唐代歷任官吏中,僅有王義方一人願意負起傳播中...

共41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