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志共返回1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景印丹阳县志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 第6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67-12-31
    关键字: 丹陽 縣志 續修

    岁辛丑腊月某吉辰,鄕前辈立法委员束公云章,宴诸鄕友于其寓所,席间畅谈家鄕事,始知公携有我邑县志全部,席既散,余遂借得全志归,重加浏览。先是抗日胜利复员未久,余即膺主持我色党务之命,服务桑梓,历时三载,居常于公务之暇,参予地方建设文化教育新闻诸事,甞以我邑县志,虽于民初续修刋行,但断代为书,凡所敍述,槪以宣统三年为限。民国肇兴以还,已历三十余载,亟待续修,以免遗阙。询诸县长盐城李君曰刚,参议长吴君振,省立丹阳中学校长孙君毓骅等,佥表赞同,于是由议会邀请唐邦

  • 文章聊城县志景印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縣志 景印記

    昔顾亭林氏撰天下郡国利病书,多取材于方志,方志者,地方之史也;记载山川之形势、社会之演进、经济之发展、物产之富饶、人才之兴起、风俗之良窳。莫不綦详。龚自珍氏亦云:「国史取省志,省志取府志,府志国史之本,宜繁不宜简,县志宜益繁焉。」是故县志乃国史之基础也。聊城为唐虞及三代兖州之域,春秋时系齐国之西境,因鲁仲连射书而著名,北邻燕赵,南近邹鲁,仰沾圣人之敎化,文事武功,代有其人,秦汉以来,隶属屡有更易,而县名依旧;明淸两朝,属山东省东昌府治,迨民国肇造,省县

  • 文章增修彰明县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韓樹屛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彰明 县志 修志

    志之为言识也,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道统相传,已有然矣。县志者,所以识一县之风土人情,山川草木,以及嘉言懿行,与夫忠孝节义之可以传后世者也。屛本无所识,亦何敢言修志。惟是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彰明虽小邑,然自唐宋以来,代出伟人,其间声名文物,蒸蒸日上,惜县志一书,尙从略焉。屛于辛未春,调篆彰邑,行将赴任,谒见鄕先达牛雪樵先生,谆谆以县志为属,曰彰明吾旧治也,民风浑朴,士习诚悫,惟县志一书,尙未观成,二十余年中心耿耿。前任何恺棠明府,已成

  • 文章龙潜滆湖——其事四见于县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0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78-09-15
    关键字: 滆湖 县志 传说

    龙凤龟麟,谓之四灵。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龟征长寿,麟呈瑞祥。千万年来,民间对此四灵,咸皆敬之重之而历久不衰。易经:「飞龙在天,大人造也」。后因以喩君上。左传:「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故喩非常之人皆曰龙。如「伏龙凤雏」,如「荀氏八龙」。龙能变化,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八十一鳞,合九九之数。龙、有鳞、有须、五爪,能与云雨,利万物,故为四灵之一。神龙见首不见尾,喩其行踪之飘忽。或曰:龙之为物,迷信之说也。然乎?岂不然乎?……顷读吾邑县志之祥异篇,则龙

  • 文章影印金坛县志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陳倬 出版时间:1971-03-16
    关键字: 金壇 影印 縣志 瑯琊

    置金山县,隋亡,沈法兴改为瑯琊县,李子通又改名茅州,以汉时茅盈,茅固,茅衷兄弟,尝隐茅山故也。一名良常,古仙人王乔,筑坛炼丹于句曲山旁之良常山,此名良常之由来也。迨平辅公祐击败李子通,复并茅州于延陵,为时甚暂,知者不多,唐垂拱间复置金坛县,迄今千余年,沿旧称而未改。金坛虽不当冲要,然人文鼎盛,物产富饶,民俗淳厚,古蹟幽美,不逊江南其他各邑,鄕土人情风习,先贤之功名事迹,县志均有记载,毋庸赘述,先贤创志于前,赓修于后,民国十年,鄕前辈冯煦等亦曾重修,惜记载至

  • 文章同治黄县志读后书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1989-09-20
    关键字: 同治 黄县志 读后感

    淸同治十一年纂修之黄县志在同鄕郑恒萃女士一再筹谋及丁芸初鄕长大力支援下,终得景印问世;披阅之后,不觉神游故土,益增莼鲈之思。惟此志之修,距今已近百二十年,彼时科学尙在萌芽阶段,社会结构亦与今日不同,修志者之观念立场,自与今日迥异。故对地方沧桑之变,及前人创业之劳,固可由此志中得以充分了解,足供鉴诸往史策励来兹之参考;然在观念上则与今人不无距离。尤对疆域古蹟上多有疏误。如不就所知者予以指陈,难免以讹传讹有失信实之虞;亦有负此次影印县志之苦心也。是以将阅读

  • 文章台灣公藏方志河南省區增訂聯合目錄(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國立中央圖書舘 出版时间:1982-04-30
    关键字: 地方志 县志 目录

    鲁山县志 八卷 淸徐若阶修宋足发等纂 淸乾隆八年刋本 故宫鲁山县志 二十六卷 淸武亿董作栋等纂 淸嘉庆元年刋本 史政郏县志 四卷 淸金世纯修仝轨等纂 淸康熙三十三年刋本 故宫郏县志 十二卷 淸姜箎等修郭景泰纂 淸咸丰九年刋本 史语(末册朽烂) 内政附: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华北地方四四〇号影印本(据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影印)郏县志 十一卷 淸张熙瑞茅恒春等纂修 淸同治四年刋本 故宫 史政重修宝丰县志 五卷 淸马格修李宏志纂 淸乾隆八年刋本 故宫 史政宝丰县志

  • 文章説河南風土諺(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5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5-30
    关键字: 风俗 谚语 县志 方言

    糠菜半年粮。 民国、河南「续安阳县志」卷三:「土人摘取熟柿,和以糠粃杂粮,辗糅成块,晒乾,入冬碾面蒸食,名曰柿糠,甘美可口,不嫌粗糙,谚谓糠菜半年粮。即东鄕之菜,西鄕之糠,均为农户必备之佐食品,视作半年之粮食也。」按,在晋、冀、豫太行山内外地区,都有此谚,糠、靑菜、加柿,视作半年的主粮,见生活资养之苦乏。民国、河南「林县志」卷十:「糠食有谷累、窝子、疙突三种。更粗劣者,则以手抟成蛋,蒸而食之,即名糠蛋。近山之民,柿糠尤为主要。其制法,用鲜柿果和秕谷辗碎

  • 文章清代川省各廳州縣㈢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3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清代 县志 各厅州县 介绍

    達縣知縣,係繁疲難三字要缺。距省城一千二百里,不當大道。東西二百一十里,南北一百六十里,與新寗、渠縣、大竹、東鄕,巴州等邑交界。嘉慶以前,爲達州直隸州。白蓮敎平靖後,改升達州爲綏定府,改附郭首邑爲達縣,即治達州本境。縣治設巡檢一,駐麻柳河。縣城濱宕渠河上游,在北岸。境內雖山原各半,然地多膏腴。鄂陝兩省出入貨物,亦多集會於此,民物殷庶,政務殊繁。每歲地丁銀九千餘兩,雜稅銀八十九兩。縣署設佐治之員一、曰典史;學官一、曰訓導。知縣養廉銀六百兩,契稅盈餘銀四五萬...

  • 文章推展续修县志运动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天健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江津 同乡会 县志 纂修

    台北市江津县同鄕会,采纳该会名誉理事长周开庆先生的建议:续修江津县志。经该会全体理监事决议,组织续修县志委员会,推钟容昭先生为主任委员,已于本年一月二十日发出通知,即日起开始作业。所有周先生建议文,及有关通知,均载「江津」半年刋第二十七期(二月五日出版)。二月十五日,该会假杭州南路一段二十三号中美餐厅擧行春节团拜,到会同鄕二百余人,由该会理事长赵显桢先生提出报吿,获得大会一致赞同。续修江津县志编成,当可为整理四川地方文献开展一新的方向。周先生「续修江津县志

共119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