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集萃共返回6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往昔梅縣婚俗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黃基正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梅县 婚俗 历史集萃

    梅縣人結婚,按古禮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婚、六套手續,稱六禮。當男子有意向女子求婚時,便由家長找一位適當的人做媒,攜帶糕餅兩包,綵帶一束,前往女家說親,古禮稱爲『納采』。如果女方答應,便請其家長出具庚書,約定日期相親,古禮稱爲『問名』。但是,由於梅縣的男子不少人須外出謀生,回來後如果有意成家立業,往往便成爲女方爭取的對象。因此,說親有時是由女方先行示意,甚或直接由女方出具庚書託媒人送給男家約期相親,所謂納采已經有名無實了。

  • 文章壽光縣鄕賢藝文著作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俎鴻才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寿光县 乡贤著作 介绍 历史集萃

    溯自兩漢以來,據史料記載,我們壽光縣,眞可稱得上是文風丕盛,賢哲輩出,承先啓後,連綿不斷,其中有鴻儒,有高士,有顯宦,有名將,他們或精通典籍,或志行高潔,或政績顯赫,或武功彪炳,其豐功偉績,光耀史乘,其嘉言懿行,如圭如璋,立德、立功、立言,各有足資垂範後世者,惟篇幅所限,無法一一介紹,僅擇鄕賢之有著作者,摘要列表簡介於后:從右表所列,可見自兩漢以來,像徐幹、王猛、賈思同、任昉等諸鄕賢之文事武功,早已滿載史册,眩耀萬世,凡讀書之人,無不知曉。我們身爲壽光縣...

  • 文章佳節話燈謎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黃基正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灯谜 历史集萃 故乡文化

    燈謎是中國固有的文字遊戲。舊時,每逢元宵或中秋佳節,文人雅士輒以謎語寫於小燈籠上,讓大家猜射,猜中者即給予奬品,所以稱為燈謎。製作燈謎有幾項規則:第一,謎底上的字眼不能在謎面上出現,否則就是犯面,是不合格的作品。第二,謎底必須指定範圍,而且範圍不能太大,否則便無從猜測。第三,謎面與謎底之間必須能完全扣合,無一字多餘,亦無一字不足。如果不能完全扣合時,便要使用謎格矯正。謎格的種類很多,但經常使用的只有下列幾種:一、捲廉格——就是謎底的字句必須從下而上逆讀,...

  • 文章荔枝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杜少牧 出版时间:1974-06-01
    关键字: 荔枝 历史集萃 相关诗词

    「貴妃生日,長生殿新曲成,未有名,會南海進荔枝至,因名曲曰荔枝香。」(見唐書禮樂至及太眞外傳)這是唐代有關於荔枝的故事,而宋代的詞牌也有「荔枝香」及「荔枝香近」。廣州俗諺:「沙蟬叫,荔支熟,小孩哭,米筒焗」。古人說,以蟬鳴夏,現在正是春末夏初,一聲知了,千樹荔紅,夏至快要到了,遙想故鄕的景物,燦似綺霞,珠圓顆顆的荔子又熟了,過屠門而大嚼且談談荔枝香。嶺南燠熱,草木容易滋長,荔枝是炎洲的特產,長得更快。依照記載,荔子是「以臘而蕚,以春而華,夏至而翕然子赤」...

  • 文章澳門碑刻訪古錄之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澳门 碑刻访古录 历史集萃

    (二三)西元一九三三年中葡童子軍宣誓效法葡詩人賈梅士碑誌該碑位澳門白鴿巢花園內賈梅士紀念像前,現存。文云:「賈梅士先生,葡國大詩家也,於一五五六年間,來澳隱居斯洞,創著誌史,辭華豐瞻,格調翻新,於改造葡文,厥功獨偉,世界學者推爲名著,而思想之高尙,愛國之熱情,時復流露於字裏行間。至其任俠爲懷,扶助幼弱,又歷可徵。諸行事至足欽敬。今者,本澳中葡童子軍成立,爰以人類友愛的同情,及尊崇學術之本旨,聯詣是間,以表敬禮;幷於洞前擧行童子軍宣誓。竊願法先生之風雅文釆...

  • 文章雲南詩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卿云歌 来历 滇池 昆明山色 历史集萃

    彩雲南現卿雲歌,一度是我中華民國的國歌。在民國八年,教育部成立國歌硏究會硏究決定後,於民國十一年,由國務院正式公布。卿雲歌的來歷,依尙書大傳虞夏傳的說法是:「惟十有五祀,卿雲聚,俊人集,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唱時日旦兩句,重復一次。雲南之名,即此卿雲南現意。卿雲據說是「瑞氣」。其狀爲何?史記天官書說:「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卿又作慶,漢書禮樂志:「甘露降,慶雲出。」亦作景...

  • 文章對日抗戰勝利前之雲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譚家祿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对日抗战 胜利前 云南 历史集萃

    一、資源豐富 四季如春雲南省位於我國西南部,雲嶺之南,故稱「雲南」,古稱「滇」,全省面積四十餘萬方公里,民初人口七百餘萬人,抗戰後一千七百餘萬人,現在三千八百餘萬人,是一個高原山區省份。「海拔」一千五百至二千公尺,「河流」: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南盤江、元江、依洛瓦底江等六大水系。省境「資源豐富」、「地勢」位於雲貴高原和滇西縱谷。氣候:「四季如春」,地扼西南國防要衝,南鄰越、遼約九百公里,西接印、緬七一九公里,也是我國居住民族最多的一省,有彝、白、哈尼、...

  • 文章我所知道的「水家」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嘉森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水族 水书 历史集萃 往事回忆

    獨山 張嘉森由於「眷村改建」,我於民國九十三年搬了新家。貴州民族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潘朝霖教授,以「中國水家古文集句」,書贈楹聯一副為賀。以漢語釋義則為:「年月日時方方利,春夏秋冬天天吉。」我也好奇,想「秀」一下,就把此聯作為乙酉年賀年片的賀詞。《貴州文獻》執行編輯張興堯兄,好像是與我「心有靈犀」似的,把它刊載於第三十期的目錄之後。並用電話告訴我,大家對於水家,是前所未聞,希望潘朝霖先生能提供一些關於水家的文稿。我也就立即向貴陽打了電話,潘先生也已答應了。不...

  • 文章童趣橫生的谷龍(草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董建民 李志川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谷龙 草龙 风土习俗 历史集萃

    江南一帶,多有谷龍,據傳起源於隋唐,盛於明清。每年秋收之後,農家孩童便用新稻草紮成草把,用木棍戳住,草繩串成草把龍,在曬場、田畔或串村遊玩,歡慶豐收。隨著年代的延續和歷代紮龍老藝人的不斷改進,江西省湖口縣的谷龍就以其草編工藝之精緻細巧,表演形式之活潑新奇,而從草龍中脫穎而出,成為一種古樸、拙稚、活潑、童趣橫生的民間藝術之花。民以食為天,萬物穀為首。谷龍歷來被尊為群龍(紙龍、布龍、板龍等)之首,被鄉人稱為是老龍、真龍,只在祭神遊菩薩時才能出遊,並在前面開道...

  • 文章神女生涯非是夢——黎川老街娼妓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涂繼文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黎川 娼妓 历史集萃 学术研究

    在縣城陌巿街頭緊靠黎灘河邊有一條幽深的小巷——石蓮巷,巷尾就是黎灘河。古代沿河江岸嶙峋岩石上,矗立著依石而築,古色古香,建築風格特殊的吊腳樓。吊腳樓由水中佇立而起的一根根木柱支撐著,放眼望去,一層層,一排排粉牆黛瓦的亭台樓閣,溫馨而又畫境。這種樓飛檐翹角,三面環廊,「吊」著幾根八菱形四方形刻有誘球或金瓜的懸柱,和老街相互依偎,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黎灘河沿岸,構成新城縣獨特的風貌,是古代新城縣的風月繁華之地,這裡妓院鱗次櫛比,門前都懸掛著紅燈籠。吊腳樓全用木板...

共60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