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资料共返回6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教會自立與青島學校起源秘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韓同文  出版时间:1998-06-20
    关键字: 青岛学校 起源 教会 历史资料

    「民主共和」思想是基督敎長老會的宗旨,也是金丹敎的綱領,金丹敎也叫無名敎,是由雲南遷山東的軍墾移民反淸復明的秘密革命組織,隱居在即墨南部十幾個山村里,金丹敎領袖趙克禮率先參加長老會爲引線,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農曆八月九日長老會烟台敎區主持牧師郭顯德博士和長老王琗,到即墨元庄開堂會,吸收了五十多名敎徒,公推郝文德、袁安邦爲長老車仲元爲執事,成立長老會元庄支會,最初用三間民房當敎堂並創辦一所小學。此後敎友逐漸增加一八七七年,用郭顯德夫人尼氏遺款建築五間稍...

  • 文章五代閩國的興亡史(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五代闽国 历史资料

    迨使者張任至,大恐,卽趕囘建州,報於延禀。延禀怒甚,卽調兵遣將,會泉州王延鈞討之。兵至,延翰發二部兵禦之。緣程斌、孟威二都指揮繫獄,軍心渙散,各無鬥志,一經相接,便卽敗囘城中。延禀同軍士,梯城鼓噪入宮。延翰驚匿重牆,被衆軍士搜獲,反綁出宮門外,王延禀播以十惡大罪:違父王家訓,一也;擅稱大閩國主,二也;拆佔民居擴建宮殿,三也;仿天子制,四也;重賦稅,五也;採民女,六也;火燒冷艾男女,七也;逐乳母,八也;不納諫,九也;酖使者,十也。將此十惡大罪,大書掛於都市...

  • 文章陶淵明的人品與復興中華文化的關係(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72-10-02
    关键字: 陶渊明 寿命 学者观点 历史资料 后嗣

    陶淵明的壽數與後嗣陶淵明的人格、思想、個性、作品及其出處……等犖犖要端。在本「文獻」上,已按期逐一刋出,作詳細的報導於讀者諸君之前。此外,對陶公的壽數,到底若干?他的後嗣,究竟如何?我想,這是人生現實兩件大事,必爲愛陶公者,所關懷不置,急欲明瞭而後快。這裏特設專章,爲之分述如次:一、壽數:人之壽命,活了多少,便是多少。其數字,只有一個,不許其二。但是,淵明在世之壽數,其說者三。箇中誰對誰不對,另一問題。總之,由于對陶公身後硏究的觀點,有所差別。而其動機,...

  • 文章養生方塊 神醫孫思邈——祛病延年衛生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宋利川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孙思邈 人物介绍 历史资料

    孫思邈,唐朝人,隱於太白山,曾救癒一隻靑蛭,靑蛭者乃龍子也,龍王感恩召孫思邈至龍宮,賜予水府藥方三十帖。據雜俎云:「有病龍求其點鱗,又有虎呑金釵求其取出。」故續仙傳云:「孫思邈得龍宮,方能醫虎口龍鱗。」孫思邈曾著有《千金方三十卷》傳世,不幸遭焚毀絕跡,他活到一百二十歲,死後成仙。唐玄宗時有安史之亂,玄宗避難入蜀,夜夢一白髮黃衣老者,上前參拜,自稱是孫思邈,隱居峨嵋山,聞玄宗所居之地,產有上等中藥雄黃,求賜八十兩雄黃,以作煉丹之用。玄宗夢醒,令侍臣陳忠盛帶...

  • 文章『銀同媽祖』祖廟——天后宮兼述媽祖渡台之考證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银同妈祖祖庙 天后宫 风俗起源 历史资料

    (作者:曾任同安縣文化局長、宗敎局長,個人事蹟入列「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 文章山東省各縣實施之「鄉農學校」的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1997-12-20
    关键字: 乡农学校 历史资料 课程 人物回忆

    山東省實施「鄕農學校」,係梁漱溟所創辦;梁漱溟首先於民國二十三年獲得當時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的同意與支持,創立「鄕村建設硏究院」,招生開班訓練「鄕農學校」基本幹部,畢業後分發各縣政府,分區成立「鄕農學校」;校址多數設在大廟內。例如:臨沂縣第一區(城區)校址就設在城內城隍廟內,第三區校址設在相公莊鎭的南大寺。首先由校長率領幹部把廟內神像搬出,整修後即開始按轄內富戶攤派抽調壯丁,每期抽調六十名,編成四個班,即開始實施爲期四個月的軍事訓練。「臨沂縣轄內分八個行政區...

  • 文章產鎢之鄕——琯坑素描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劉鴻春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琯坑村 产钨之乡 地方特产 历史资料

    毋論在海內海外,筆者凡是遇到梅縣鄉親寒暄時,經常會有類似如下情況出現:「府上是梅縣那裡」?「瑤上鄉」。「那一村」?「琯坑」。「琯坑」?(編者按:琯ㄍㄨㄢ,音管)繼之鄉親們多半會顯出茫然困惑的表情,可見故鄉琯坑在梅縣鄉親心目中,不算是一個知名度高的村鎭。筆者基於愛鄉念土之情懷,願將我鄉山清水秀及出產稀世礦產之特點,作一簡要素描。由於筆者離鄉多年,如有謬誤或不週之處,尙盼鄉賢匡正。琯坑於舊制梅縣三十六堡時,隸瑤上鄉白葉約。抗戰前後,屬瑤上鄉第十保;民國三十八...

  • 文章獲嘉縣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徐志中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获嘉县 历史资料 人文 地理 文物

    一、沿革:獲嘉縣本漢置,爲古殷州地,漢武帝時呂嘉爲南越王趙興的丞相,王及太后繆氏欲歸漢,嘉堅不許可,因擬誅嘉,不幸事敗,嘉遂與大臣等作亂,攻殺王與太后,並另立衡陽侯趙建德爲王,武帝於元鼎五年,命大將路博德、楊傑分兩路大軍討伐之,至元鼎六年大破呂嘉軍,嘉及建德王皆被擒獲,當取呂嘉首級於此,故定立縣名爲獲嘉,爾時武帝適巡幸山西,駕至夏縣所屬之水頭鎭附近某地,聞及呂嘉等被擒斬首,大喜,遂立將此設立爲聞喜縣。原獲嘉故城址,在今河南省新鄕縣西南十三餘里之故城,晉廢...

  • 文章五代閩國的興亡史(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五代闽国 历史资料 兴亡历史

    再說王延羲,本來秉性倔強。昶在位時,猶懼禍,稍自節制;及卽位,便故態復萌,多尋舊怨。時王延政爲建州剌史,聞曦暴虐,曾數上書諫;非但不聽,而且復書辱之。更遣親吏鄴翹、杜漠崇監其軍,而此二人猶專抬延政私事,居中離間,以是曦之與政,益積不相能,福州之與建州,如同敵國。永隆二年二月,曦竟遣統軍使潘師逵、吳行眞,將兵四萬,攻打建州;結果潘師逵陣亡,吳行眞遁歸,自此延政兵益強大,永平、順昌二城,且爲延政所有。但六月間,延政猶遣牙將持誓書及香爐,特至福州,與曦盟於先王...

  • 文章拓抜氏與中原士族的婚姻關係摘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5期  作者:逯耀東 出版时间:1974-05-25
    关键字: 拓拔氏 婚姻关系 婚俗 历史资料 社会文化

    拓拔氏初期的婚姻型態,爲北方游牧民族所盛行的,融合仲春奔會、掠奪婚制、勞役婚制、繼收婚制和一夫一妻制於一的婚姻制。拓拔氏由東北進入草原後,由於拓拔氏的力量漸強,四方部落不斷內附,而廢棄內婚制行外婚制,婚姻的範圍擴大了,拓拔氏一面娶其他部落酋長之女,也將己女下嫁其他部落,透過婚姻關係,維持部落間向心的團結,甚至於不屬於鮮卑民族的乙旃(高東族)與紇骨部落,也和拓拔氏有婚姻關係存在。自拓拔氏控制黃河流域後,踉着移民南下,在高度的農業文化影響下,其原有的社會結構...

共61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