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考究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寒窰門前冷落車馬稀——終日見不到幾個遊客,守門人自嘲是現代王寶釧。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寒窑 历史考究

    王寶釧「寒窯」本是西安的歷史名勝,然而在改革開放社會的快速變遷,和現代人對婚姻觀的不同詮釋下,這個本是熱門景點的古蹟,卻成了眞正的「寒窯」,一位守門的老人自嘲的表示,他們是現代王寶釧,終日苦守著這個「寒窯」,卻見不到幾個遊客。「寒窯」故事緣自唐代,相傳唐末丞相王允三女王寶釧才貌雙全,卻不願父母作主嫁入豪門,不惜與父母決裂與窮乞丐薛平貴結婚。薛平貴後因降服「紅鬃妖馬」而被封爲後督軍府,再隨軍西征一去十八年,王寶釧隻身居住在長安南郊五典坡的一個小土窯中,儘管...

  • 文章早年温州沿門叫賣的商販與小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丁世權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商贩 小吃 特产 历史考究

    筆者早年隨先父母居住外鄉,稚齡時偶一返回溫州故里,爲時皆極短暫,所以對溫州人物掌故所知甚少,僅對沿門兜售的幾種平民小吃,尙存若干印象。近五年來,回溫多次,或許由於社會經濟變遷,深居旅館之內,已不易見到此景,然偶憶及,昔年景況,仍宛在眼前也。一、賣「柑滷」:溫州產甌柑,風聞遐邇,是果中極品,味甘性涼,微帶苦味,一度曾用作貢品,上貢朝廷,但不耐久貯。盛產之季,無法運銷外埠,柑農只好搾汁裝桶,肩挑入城,沿門叫賣,當時每碗所值不過銅元一文,極受家庭歡迎。現在台灣...

  • 文章茶葉怎叫「大紅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周世輔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茶叶 茶文化 历史考究 “大红袍”

    民國二十九年秋,我由滇返湘,辭掉國立同濟大學訓育主任,應福建省經濟建設硏究會聘爲專任委員,公餘之暇常想南遊安溪喝「鐵觀音」,北遊武夷喝「大紅袍」。有一年暑假赴安溪講學,縣長親自泡「鐵觀音」,並謂三杯之後,當心失眠。就寢後,果如其言,一夜未能合眼。在安溪喝到了「鐵觀音」,後來到武夷却喝不到「大紅袍」。爲什麼呢?眞是說來話長。大約是民國卅年吧?氣象局宣佈某月某日「日食」,省政府便發起赴武夷山觀看。省府委員與各廳處局長,有志一同,浩浩盪盪,由永安(當時省會已由...

  • 文章陝西春季節令習俗彙考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仲天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春季节令 历史考究

    正月「咸寧縣志」:元旦士大夫,夙興,吉服祭拜祖先畢,以次拜父兄師長親族,齊民亦然。元旦至元宵,春磑不事,交易不行,貧者亦過破五。長安風俗,元日以後,遞飮食相邀,號傳座。「臨潼縣志」:元旦,焚香,燃燭,設菓餚,祭灶中霤(室中央)。元日以甲乙爲豐,丙丁旱,戊巳蟲,雨傷,庚辛兵,壬癸潦。占夏糶:風從南來東來者皆賤,逆此者貴。立春前一日,職官迎春於東郊,樂人扮雜劇,女童唱春詞,街民捧盒酒獻官長,鑼鼓彩旗,聚觀雜沓。設春盤,捲春餅謂之咬春。立春日,早風成早禾,晩風...

  • 文章民族掃墓節的源流沿革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劉孝推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扫墓 历史考究

    我國二千多年以來朝野上下始終奉行不衰的掃墓禮,從六十一年起,已經得到了政府的正式承認,予以合法化,成爲公定假日——民族掃墓節了。這五個字的意義是深遠的,隆重的,它是在愼終追遠的傳統美德孕育之下的產物,是中華倫理文化的中心支柱,團結民族的精神力量之所繫。凡屬炎黃子孫,都有發揚它、維護它的責任。探求本源,讓我們先從墓的緣起和歷史沿革來談一談。原始人類死後是不埋的,孟子滕文公:「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親死,則擧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

  • 文章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黃今音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学者论述 历史考究 风土习俗

    兔在十二生肖屬中,排行第四,前虎後龍,與十二地支配屬「卯」—篆文作,象兔之頭部。故一天十二時辰中之「卯時」,(上午五時至七時)又稱「兔時」。

  • 文章福建傳入臺灣的神道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9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神道 历史考究 文化传播

    台灣是個求神拜佛最盛的地方,而除供奉釋道等偶像外,又都神化了自己的祖先來拜祀。閩人到此旣早又多,所以其信奉的亦以閩省一般之所信奉者爲多,蓋亦淵源有自,不忘本也。「福建文獻」前曾刋有陳香所著「福建傳入臺灣的神道」一文,覆按事實,深入硏究,堪於一讀,上期本刋已就原文前段轉載,玆續刋完下段於次。

  • 文章晚清高等學堂畢業文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15-06-01
    关键字: 晚晴高等学堂 毕业文凭 展品 历史考究

    溫州教育史館近代教育展廳內東南角牆上,有一張晚清高等學堂的畢業文憑,頗受參觀者注目。這件展品縱長七十一釐米,橫寬五十四釐米。四面邊框裝飾著八條五爪龍,每邊兩條龍,頭對頭排列。邊框四角嵌著”畢業文憑“四個楷體字,框內密密麻麻地印滿了字,很像一張佈告。這張畢業文憑是浙江省官立高等學堂於清宣統三年(一九一〇)六月初四日,發給溫州府泰順籍學生林宗強。這是我國最早的高等教育畢業文憑之一。展品為複製品,原件藏溫州圖書館。畢業文憑 四大特色這張畢業文憑正文分為兩部分,...

  • 文章知非室劄記(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2期  作者:眉山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晚清县政 先祖政绩 滇事本末 历史考究

    其五 晚清縣政叢談滿清入關後,得洪承疇等指點,文官制度,大致具備。除滿官另有一套外。漢人任官,其途徑不外科擧與捐納二途,前者經考試,歷秀才擧人進士三考,稱爲正途出身。後政府因財用不濟,沿古代納粟爲官之例,凡京官郎中(今之科長),外官道台以下,均可捐納若干銀兩,領得部照,晉京陛見後,卽可候令分發。以其品類龐雜,混有不識之無之輩,官場現形記小說中,卽有此輩許多笑話,至於由軍功或特案保擧者,以武職爲多,亦有轉任文職者,可認爲特例。科擧制度,始自唐代,迭經演變,...

  • 文章漫話鼠文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2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老鼠 唐朝 印度 历史考究 文化

    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健兒無糧百姓饑,誰譴朝朝入君口。唐·曹鄴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