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研究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北的會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段承恩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赌博 “花会” 东北 历史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碩士。

  • 文章文獻會的嚴肅使命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8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口述历史 历史研究 褚辅成

    近年來國內有傳記文 學之興起,國外著名圖書館並有「口述歷史」的保存,使後人可得參考之助,誠屬可喜的現象。惟所有傳記,因追憶往事,難免有人、時的誤纏,尤其做主管者,或現在仍有佐理的祕書之類,若僅撮其概要,交彼整理,則往往誇大其主管之傑出,更欲「推倒」前賢,使其主管成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崇高,此與文獻依朱注「文,典籍也;獻,賢也」的人文典籍不無悖背。雖然「盡信書,不如無書,」古已有之,然文獻會之正當使命,卽要求「正確的史實,」遇有事實相背的記載,應有所...

  • 文章匈奴源流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0期  作者:學銚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民族 历史研究 语言 种族 匈奴

    筆者前曾撰「談長城——是隔間而非圍牆」及「西北、西北」二文中(均曾刊登「中國邊政」雜誌),均曾一再提及匈奴,並許之爲行國之始祖。按匈奴在我國歷史上所扮演之角色,其重要性與諸夏乃至後來之漢族,當無分軒輊,而其對世界歷史之影響,則非諸夏或漢族之所能比擬,對匈奴詳加硏究,確有價値。顧匈奴民族以其他名稱出現我國載記上,爲時極早,「詩」中亦屢加引述,如「定之方中」、「載馳」、「采薇」……或稱之爲「狄」、或稱之爲「玁狁」……(請參看拙撰「詩經中有關邊疆民族部份」一文...

  • 文章懷念劉脩業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西游记 燕京大学 历史研究

    此文作於一九九四年一月五日。一九九四年七月一日,我調入溫州師範學院,寫信給東北師範大學蘇興教授。蘇先生回信,熱情關懷我的近況,並述及澳大利亞柳存仁教授對拙作的意見。我因蘇先生信中詢及的一些具體問題未便作答,想稍俟時日回復。不料九四年歳抄收到東北師範大學寄來的訃聞:蘇興先生遽爾病逝。顔淵曾有言:「子在,回何敢死?」以不學之身,膺後死之責,於戲!我復何言!一九九五年二月廿三日謹識。

  • 文章舜出生地諸馮在垣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孟昭民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舜出生地 历史研究 学者观点

    舜帝,姚姓,名重華,因帝堯厘降二女嬪於虞而稱虞舜。舜是姚重華死後的謚號,意思是說他是一位仁慈聖明的帝王。《史記》對舜的家世、婚姻、家庭事務和個人事業的發展情況都作了詳細的敘述,但對舜的出生地僅說是「冀州」,《爾雅·釋地》:「兩河間曰冀州」。冀州地域廣闊,到底在何村落,語焉不詳。而春秋時代的鴻儒、亞聖孟子對舜的出生地卻做了明確具體的交待。孟子生於公元前四世紀,比司馬遷早二百餘年。他曾遊齊、宋、滕、魏等國,對舜的硏究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孟子》一書中...

  • 文章四種發現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简牍 中国简牍学会 长平之战 历史研究 考古发现

    出土簡牘六萬餘枚新華社蘭州六月十六日電(記者王昌)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對甘肅出土的衆多簡牘發生興趣,出現了繼敦煌學之後的甘肅簡牘學硏究熱。簡牘是中國古代書寫文字的一種竹片和木片,連編成册即稱“簡策”,相當於現今的書籍。據史料記載,這種簡牘從沒有紙張的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沿用到紙張發明後的漢、晉、唐、西夏諸朝代,時間跨度超過兩千年。迄今爲止,中國共出土古代簡牘六萬餘枚,其中甘肅出土包括秦、漢、晉、唐、西夏各個朝代的簡牘五萬餘枚,占六分之五以上。甘肅出土的古代簡...

  • 文章路姓最古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彭桂芳 路雲中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姓氏考证 路氏最老 历史研究

    增進民族情感·團結民族力量現在山西省境內,有一條濁漳水,在古代又稱潞水或潞川,其沿岸之地,根據後世的考證,就是我國民族最初所據以孕育和繁衍的地方點之一,而最早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人,正是後來路姓的始祖,所以濁漳水才會自古以來就有潞水或潞川的別稱。發源山西潞水一帶根據“姓纂”的記載,在距今大約五千年以前,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軒轅氏曾把炎帝的一支後裔封在此地,成爲他們世代繁衍滋長的一片基業。到了春秋時代,該地即稱爲“路子國”,他們的子孫也開始以路爲姓,加入了中華民...

  • 文章河隴史地概述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陳守忠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甘肃历史 建制史 历史研究

    甘蕭一省古稱河西隴右,簡稱河隴。它的歷史,地下出土文物與古史傳說能夠相印證的,可以上推到八〇〇〇年,這裡只能講個基本輪廓,基本線索。所以我用了《河隴史地概述》這個題目。在勾畫出一個基本線索當中,有關魏晉南北朝和唐末五代大分裂時期的河隴,可以多講一點,元明淸統一王朝相繼,問題不大,就少講一些。甘肅省,從地形方面來看,是一個山地形的高原,由西北向東南數,可分爲祁連山地、河西走廊、隴西黃土高原、隴東黃土高原、隴南山地、甘南高原等幾個地形區。如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講...

  • 文章佛敎中的菩薩對中國人的影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7期  作者:袁建祿 出版时间:1978-07-06
    关键字: 佛教菩萨 宗教影响 历史研究

    周鈞源鄕長在一〇四期,撰寫了「做佛會與朝山進香」大作,引起我寫「佛敎中的菩薩對中國人的影響」,在佛敎中菩薩,以觀世音爲家喩戶曉,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佛敎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中國菩薩的名稱名號是怎樣叫起來的?佛跟菩薩在做些什麼?菩薩是梵語菩提埵(Bodhi-sattva)的簡稱。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菩薩就是「覺有倩」的意思。「覺有情」有自覺和他覺兩種涵義;自覺是自己覺悟有情,他覺是覺悟一切有情。佛敎有小乘和大乘兩派。乘是運載的意思,小乘光解除自己的生老病死等痛苦,它...

  • 文章(古雷字):后土由人祖演變為地母之新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芳芝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古雷字 “后土皇母墓”碑 历史研究

    長期從事考古工作的孫清珉先生,曾著文介紹了出土於榮河鎭南裏莊田間的「后土皇母墓」碑,它的時代據專家認定在秦漢之間,很有文物價値。其「墓」字說明后土原本是人,「皇母」二字又說明這個人是我們的最高母祖。那麼,后土是傳說中的人類始祖——母系氏族的偉大首領女媧氏,就自然是無可置疑的事了。近來,孫清珉先生又提供了一份資料,說此碑的背面,新發現一個「」字,高六·五釐米,近似隸體。其具體解釋孫先生已經談到,我自己也查閱了有關典籍。據《說文解字》、《康熙字典》講,它「讀...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