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渊源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9-07-31
    关键字: 茶叶 历史渊源 功用 储藏

    茶,是起源於中國,明代大儒炎武說;自從秦人取蜀後,就有「茶飮」之事。三國末代後,東吳君主孫皓,每次宴會,都迫下臣喝酒。獨賜寵臣以茶代酒。川西若干城巿,已成飮茶風氣,且以人工栽培,順長江而下,行銷全國各省。隋文帝患頭痛,喝茶有效,於是各方採茶進獻。日本京都所產的「宇治茶」,是明代明惠上人榮西禪師自中國持種子歸日本種植推廣的。唐肅宗時,陸羽居江西上饒深山,專門研究種茶採茶方法,著有「茶經」,後人推崇。宋仁宗派特使到福建採購好的茶葉,專供皇室飮用,且以一些賞賜...

  • 文章柘城軼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劉曉東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拓城县 民间趣闻 历史渊源

    東幼入塾就讀,以質資駑鈍,對所學多已不復記憶,惟柘城陳老師循循善誘,課餘飯後所講柘城軼聞每縈於懷,茲就記憶所及予以條理,撰請豫籍先進指正。據辭海柘城条載:柘城、今縣名,屬河南省,在商丘縣西南,城濱惠濟河東岸,古朱襄氏邑,秦置柘縣,隋置柘城縣,皆以地有柘溝故名。故城在今治北,明改築今城,……陳師授課,時當民國二十四年,故城遺址仍在,惟非廢城爲田,亦非留有舊建,乃陷地爲大池塘,一梗中非,其直如矢。杜牧詩:落柘江湖載酒行,故柘亦有陷落之意,因而柘地故老相傳。柘...

  • 文章傳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6期  作者:青波 出版时间:2007-06-10
    关键字: 传统 七夕节 历史渊源

    所謂傳統其實就是夜幕之中的一條銀河流瀉在天上其實,就是天上的牛郎和織女 他們是天上的傳說是石頭與哲人有時也被一些廢墟巨獸和夢囈困擾著但他們絕非是建築學中某些虛度光陰的人絕非是那種在一座「舶來塔」舶來之前就輕易地以為 一架人文科學的望遠鏡漂泊在祖輩歷史的長河上它的一些定義已封閉 或一些概念已形成在這方面它未完成的東西 就是殘餘或敗筆而這些又都不是事物所呈現的現象或狀態所謂傳統有時我也非常喜歡以傳統之中的某些美學觀來接著闡述構建學之中的綠色主義的如果如此想像...

  • 文章南陽蒸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秦培斕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南阳蒸菜 历史渊源 营养价值

    盡管吃過各國料理,百味佳餚,你可曾吃過我們南陽的蒸菜嗎?如果你有幸在中國的文化名城—南陽吃過一次蒸菜,那麼你走到各國他鄉天涯海角,就會久久不能忘懷,在宛城—南陽吃的蒸菜。南陽不愧是歷史文化名城,人才輩出的古城,當今的水城、綠城,現代化的文明城。歷史記載,這座古城,在吃的方面,也非常講究,也吃出了文化。傳說光武帝時王莽攆劉秀,攆到南陽,劉秀又渴又餓,舉步難行。這時遇一村姑下田送飯,賜給他一碗麥仁湯,吃后贊不絕口,頓覺精神倍增,逃脫了王莽的追殺。劉秀得帝后,...

  • 文章武漢大學的櫻花大道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3期  作者:本刊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武汉大学 樱花大道 历史渊源

    文◎本刊(注:▶美麗櫻花,春意盎然!)暮春三月,天氣晴朗,武漢大學湧入十餘萬遊客,就是為了飽覽櫻花大道的風貌。尤其是四月一日當天,武廣高鐵(武漢至廣州)正式連通廣深(廣州至深圳)高鐵,交通的便利吸引大批港澳遊客搭乘動車首班車到武漢賞櫻,稱得上是旅遊旺季。這一段時間旅館爆滿、一房難求,價格當然也相對提高。武漢大學的櫻花品種為東京櫻花、山櫻花、垂枝大葉早櫻和高盆櫻桃等,數量約一千多株。為何此地櫻花遍佈?那是因為抗戰時期武大被日軍佔用作為傷兵修養地,民國廿八年...

  • 文章鍾祥歷史文化研究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1期  作者:侯書雲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湖北钟祥 历史渊源 山寨文化

    作者侯書雲:鍾祥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 文章漫談廣東木頭公仔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呂茵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木头公仔戏 鲁泉 历史渊源 木偶戏班

    木偶戲。東北各地稱爲「木人投戲」,北平人叫「傀儡子戲」,天津人叫「托偶戲」,福建人稱作「尫仔仙戲」。根據晉代拾遺記文中記載:「周成王七年,南垂之南,有扶妻之國,其人善機巧善化,易形改服,備百戲之樂,宛轉屈曲於指掌間,人形或長數寸,或複數寸,神經翕怠,銜麗一時,樂府皆傳此技,至末代猶學焉。」由此可見偶戲起原,古已有之。其形態却是長僅數寸,僅能稱之爲布袋戲。論場面,只適合市井鄕村小民觀賞,難登大雅之堂。緬懷當年昇平歲月,盛行廣東南(海)番(禺)順(德)的「木...

  • 文章「八桂」涵義與廣西關係探索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八桂涵义 历史渊源 八桂堂

    「八桂」二字,一般人都知道是泛指廣西的代名詞,但要正確解釋它的涵義和出處,恐怕沒有幾人能夠說得淸楚,因此,大家對八桂二字的認知都是人云亦云,不求甚解,也很難覓得其解。筆者曾從辭源裡找到幾則有關八桂二字的釋義,內容雖嫌簡略,但很有參考價値,特摘錄提供大家硏究,希望藉此破解大家對於「八桂」與廣西關係的迷罔與困惑。山海經說:「桂林八樹,在賁隅東。」郭璞解釋說:「八樹成林,言其大也。賁隅音番禺。」庾信詩云:「南中有八桂,繁華無四時。」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蒼蒼森...

  • 文章清溪梅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1期  作者:李錦心 出版时间:2015-11-25
    关键字: 丰城市清溪村 梅烛 历史渊源 民俗

    建文帝遇难逃至此避一孔石桥柏树下脱了险,复位后遂钦封为:“隍城大庙,龙门大桥,百(柏)零一孔!”源头活水,使清溪两岸,映带清流;涣泉澄渊,穿过村中湖塘,堪舆家称“水聚天心!”湖中六角莲亭像颗明珠,与星月辉映。曾摄进中央电视台镜头全国放映。这座青莲亭从古到今,熏陶著一代又一代的绣口锦心之士,土秀才亦秀甲黉门!《新华社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相继报导的“江西有个诗人村”即由清溪梅烛村,孕育而得名!历史渊源梅烛,这个古老而又典雅的名字,在《辞海》里没有

  • 文章香港最大古蹟「三棟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楊光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三栋屋 香港最大古迹 历史渊源 陈氏家族

    一座充滿典型傳統客家農村生活方式的博物館—「三棟屋博物館」,去年十一月廿八日在本港荃灣揭幕開放,並將一直展出到今年四月間,不但展示了香港最大的一項古蹟,也吸引了很多人的參觀興趣。這座博物館座落在荃灣古屋里,鄰近爲地下鐵路荃灣總站,面積約二千平方米,館內包括宗祠、接待室、四間復古屋室、八間用作展覽民間風俗的橫屋、一間二百平方米的多用途展覽廳、博物館辦公室及毗鄰幽美的花園,是現時香港以古蹟修建爲博物館最大的一所。「三棟屋」是一條陳姓的客家圍村,是香港歷史最悠...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