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文物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陽縣古蹟舉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安阳 名胜古迹 历史文物

    安陽縣古蹟甚多,載在縣志,不勝枚擧。茲就中有史事可紀者,擧錄於左,藉以見安陽爲文明古郡,文化源流之悠長。⒈伯陽城—在安陽縣西北五十里淸流村西,今尙有舊蹟可考,史稱『樂毅攻魏伯陽』,卽是此城。城之附近有山,名伯陽山。⒉古韓家莊—在縣西水冶鎭西北二里許,有村名鐵佛寺,卽古韓家莊,爲宋諫議大夫韓國華、魏郡王韓琦父子之故里。⒊鯀堤堯城—在安陽縣東東梁堌村。太平寰宇記曰:「鯀堤堯城,禹之父所築,以捍孟門」。讀史方輿紀要曰:『鯀堤,治水時所築,以捍孟門溢水』。⒋殷墟...

  • 文章白水寺的古與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吳祥明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白水寺 刘秀庙 真隆大师 历史文物

    棗陽自古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漢世祖光武帝劉秀就發祥在這裡。這裡,北有濜水,南有白水。白水自東而西,穿山越谷,飛流而下,像一條白色玉帶橫貫古舂陵(今棗陽吳店鎭)而過。就在白水的南岸上,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古老村莊,它就是當年的白水村即今日的皇村。一位歷史巨人,東漢的開國之君漢光武帝劉秀就是從這裡走出去的。因此,東漢著名科學家、文學家張衡,把這裡稱之爲「龍飛白水」的地方。由皇村西去五華里的獅子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廟,它便是著名的文物勝地白水寺。獅子山因山貌酷似一...

  • 文章溫泉也有博物館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74期  作者:李珊瑋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历史文物 温泉 博物馆 北投溪

    命的怜悯,也刻划出北投人口结构的演变。馆中互动式电脑介绍北投的文化景点,让游客可以轻松的按图索骥。而多媒体介绍说明,将北投开发过程重要的碑石与碑文记载完整的呈现,如冈本翁颂德碑、畜魂碑、周氏节孝坊、村上铁道翁碑、善光寺、普济寺等历史文物。使大众能寓教于乐,来一趟知性之旅。由二楼大厅前的地图上,以博物馆为中心,标示出方圆一公里内、二小时步行时程内的十个市定古蹟与二个三级国定古蹟,象征了博物馆的中心地位。(待续)(注:北投石,是一种由温泉育化的珍贵结晶。(李珊玮摄))

  • 文章當年鄭成功攻打紅毛城探索之三 鄭成功驅逐荷人治台的貢獻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4期  作者:王一鳴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郑成功 历史文物 民族英雄 妈祖

    一是首建的热兰遮城(zeeLandia),次建的是普罗民遮城(provincia),即今称的赤崁楼。迄今已历时三百年之久,沧海桑田,前者已在时空中变异,沦为水道、海滩及渔村,难以寻觅了。唯赤崁楼几经修葺,楼宇宏壮,列名台湾一级古蹟,内分为文昌阁、海神庙,陈列各种历史文物。楼南侧有九座大石龟,背上驮负碑林,甚具价値。赤崁夕照,暮色苍茫,更添瞻慕郑成功开台的怀古幽情;如今,它已是台南市的观光景点。郑氏神像旁有一联对:由秀才封王,拄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

  • 文章古都太原芻議(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靳生禾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太原刍议 工艺与名特产 历史文物 著名人物

    五、太原傳統工藝及名特產在古都太原的歷史文化積淀中,悠久獨到的工藝與名特產,是又一個重要方面,其中首推:太原老陳醋太原老陳醋,利用此一方優質的高梁、伏麯爲主料,通過夏伏晒、冬抽水等工藝,其味至酸至醇。所以馳名天下者,蓋非偶然。誠如已故前輩學者郝樹侯先生所槪括:其一,自古太原遍地盛產煤,向有燃煤燒飯傳統,而醋酸有消解煤氣毒的功能;又晉中地勢高寒,盛產雜糧,居民喜食湯麵,湯麵以醋調味份外可口,向爲居民不可一日或缺的必需品。周代已設有「醯人」之官,說明早在周代...

  • 文章十八年華談會訊

    来源期刊:《同安》 第65期  作者:童祖文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会讯 民间故事 山川 历史文物 童祖文

    十月十八日举行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同时庆祝会所落成,同安会讯第一期以特刊面貌呈献于乡亲之前,人手一册,争先披阅,普获乡老之赞许,共纷纷表示欲撰稿支持,予编委同仁极大之鼓舞,忆念前情,不胜雀跃之至。同安会讯系十六开本,自首期起,封面与封底为彩色版,选载故乡文物风景或重要会务活动彩照。内页除报导会务活动、会员动态之外,对故乡之历史文物、古蹟、山川、胜景、宗教、礼俗、民谣、民间故事、乡贤楷模……,藉文字加以传扬,使旅台乡亲发思幽情,聊慰思乡之念,亦使异乡出生

  • 文章記遊閱江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汪誠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南京阅江楼 旅游纪实 建筑布局 历史文物 大陆新貌

    二〇〇一年歲屬辛巳,季處暮秋,正値天朗氣淸之際,我乘興專程長江之濱,登臨新近建成於南京下關獅子山頭的閱江樓。在接近閱江樓的大通道上,建有一座牌坊式的大門,門眉上書有「江南第一樓」五個紅色大字,兩邊石柱上鍥著「千古江聲流夕照;九天樓影俯朝飛」一副楹聯。所謂「江南第一樓」,我猜應是以其自身的歷史背景與地理特徵而言,並非是與其上游的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作硬性比較。「夕照」、「朝飛」、「江聲」、「樓影」乃是從斯樓所處地理位置在時、空、聲、色、形、態上擷取其特徵...

  • 文章漫話昆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郭琨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昆明 城市简介 山水风光 历史文物 奇闻异事

    引言幼時隨三兄由家鄕永勝去貴州,道經昆明逗留近月,暢遊昆明名勝古蹟,印象深刻,歷久彌新;大陸開放後曾三次返鄕探親兼遊覽,每次均約同散居各地家人親屬在昆明會合,先遊覽昆明名勝古蹟,再返永勝探親祭祖;離家時又將家鄕親屬帶至昆明觀光,再分別各返原居住地,如此三進三出,昆明景點均經數度留連,美景風光引人入勝,興緻昻然!離開時依依不捨,離開後常念念不忘,昆明景物時縈心懷,故將昆明景點所見所聞參証各項資料整理記述以慰鄕心,並供旅遊同好參閱。昆明簡介於二千二百年前戰國...

  • 文章昆明大觀樓長聯書法及其印章考證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誠 閻秀冬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昆明大观楼 长联书法 印章 考证 历史文物

    最早的大觀樓長聯原由乾隆年間昆明名士陸樹堂以草書書寫刊刻,清咸豐七年(一八五七)與樓一同毀於兵燹。陸樹堂書法以王、趙爲本,擅行草書。今黑底金字陸書摹刻草書長聯尙存大觀樓二樓,與一樓楷書長聯相比較,陸書長聯中『莫辜負』的『辜』字一樓楷書的『孤』字寫法不同,但從詞義上講『辜負』與『孤負』相同。所遺憾的是,此草書長聯有一隻下邊已缺損,幸未傷著字。雖二樓可避風雨,但仍見保護古物的不易。大觀樓一樓的藍底金字楷書長聯,是我國著名白族書法家趙藩(公元一八五一—一九二七...

  • 文章昆明市盤龍區内的三塊著名碑刻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張誠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昆明市盘龙区 著名碑刻 史料考古 历史文物 学者论述

    在盤龍區轄區內有三塊碑刻非常有歷史文化內涵,但至今仍未予以恢復。今茲將此三碑的歷史淵源簡述於後,希望得到應有的重視。一、折映歷史的《雲南會城護國門碑記》雲南護國起義在我國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雲南各族人民爲了紀念護國討袁的功績,於一九一九年(民國八年)一月興工,把昆明南城牆靠東的一段拆除,建立了一座三孔拱形鏤花大鐵門(後因拓寬馬路,鐵門移至原昆明市工人文化宮大門),名曰「護國門」,此門三字由雲南著名書法家陳榮昌用顏體楷書題寫;同時在城門外的護城河...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