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地理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談關於黃梅歷史地理沿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5期  作者:李華白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黃梅 歷史地理 沿革

    一九九四年二月《黃梅會訊》第三期,刊登鄕親項毓烈、洪毅、黃鶴年三位先生關於黃梅縣名沿革的簡述。作爲黃梅人,多熟悉一點故鄕故土的歷史沿革,對於增強愛鄕愛國的情懷,無疑是一種激勵。八十年代初,我在黃梅曾主編過《黃梅縣地名志》一書,對全縣一六四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近五千個地名,參加過普查核實,並由此牽涉到源遠流長的歷史,如朝代的更迭,地理的變遷,戰爭的頻仍,文化的興廢,均曾廣泛搜集資料並加以考證。由於年代久遠,資料不全或不存,這給我們考證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更...

  • 文章雲南與中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4期  作者:后希鎧 出版时间:1984-12-25
    关键字: 古代云南 历史地理 战国时期 南诏 “改土归流”

    一我們雲南人到了外省,常常碰到外省朋友發問:「你們雲南講的什麼話?」因爲中國人的方言很多,尤其長江以南,許多省區方言就不止一種;隔條河,隔座山,方言就不相通。所謂:「要到雲南半邊天」,雲南遠在國疆西陲,又與東南亞各國毗隣,在內地方言衆的同胞看來,也一定像他們一樣,講着與國語不相通的方言。所以,才問我們講的什麼話。在講方言的外省朋友來說,他們問我們講何種話,似乎非常自然;答以講客家話、溫州話、潮州話醴陵話等等,似乎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我們答:「講雲南話」...

  • 文章台灣人是中國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5期  作者:王伯年  出版时间:2002-07-15
    关键字: 台湾 中国 人民 和平统一 历史地理

    原始住民高山族,广东福建后移民;延平郡王驱红夷,台湾人是中国人!甲午战后遭割让,日寇统治五十春。身遭蹂躏心不甘,台湾人是中国人!八年抗战终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澎回归了祖国,台湾人是中国人;中华民国是国号,台湾只是一个省;历史地理可证明,台湾人是中国人!台独恶毒是国贼,挑拨族群胜豺狼;不受蛊惑严驳斥,台湾人是中国人!两岸分治五十年,希望统一又和平。一国两制是骗人,成立邦联最安宁!

  • 文章大埔的鄕音·祠堂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祠堂 乡音 移民文化 历史地理渊源

    鄕音鄉音者,祖宗傳下的語言也。一個人鄉音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或者說鄉音是故鄉留在你身上的烙印。唐詩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鄉音可以使兩個遠在他鄉的陌生人頓成至交。流落異國他鄉的人,一聽到鄉音,就會格外親切,甚至熱淚盈眶。大埔的鄉鎭各有鄉音,特點各異,說明了他們有各自的淵源與地理環境。埔北的長治、茶陽、西河一帶的口音,與福建永定的口音接近,除了因地域毗鄰,在長期的交往中受到影響外,還與這一帶居民的祖先多是從永定遷徒過來的有關。三河、銀江、...

  • 文章閒話京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9期  作者:王憲斌 出版时间:1976-04-10
    关键字: 历史地理 名胜古迹 风俗习惯 政治经济 名人事迹

    仙女藏云 仙女洞,位于县西南三十华里,洞在山腰,峭壁耸天,内有镜台、粧台、火窖,为仙娥遗物,昔有道士秉烛入其洞中,数日而出,则随州也。虎爪积雪 虎爪山,上有元朝古刹,曰虎爪观,相传有异人驱虎过此,故名,山高气寒,经冬雪不易溶化。芭蕉夜雨 芭蕉山,上有古刹曰芭蕉寺,位于北鄕宋河西南十余里,距城约五十华里,其地多芭蕉细竹,故名。叁、历史地理一、历史:稽考书经禹贡,荆及衡阳为荆州,本县古为荆州地,自秦置郡县以来,历汉、南北朝,有云杜、富水、新市、新阳、角陵、盘陂

  • 文章西康建省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期  作者:鄭秀卿  出版时间:1963-01-01
    关键字: 傅华峰 《西康建省记》 西康见闻 风土人情 历史地理

    之实录也。全书约计二万言,内分论西康省邑,西康各地地名路程(附川康康藏间地名路程),西康百工记,番人卜筮记,说番人采旷,说番人读书,说番人兄弟同妻,说番人葬亲,说番人垦荒,说番人喇嘛,西康物异辨,康藏衞问答,及西康内属问答等篇,皆系关于西康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及当时如何治康之记述。内容固非详审,而多为其亲见亲闻,对于素乏调查记载之西康地区,本书在当时自极具参考价値。胡景伊在本书曾撰有「西康建省记书后」一篇,文中称:「傅君华峯以介子雄豪兼上马杀贼下马作露布之才

  • 文章石鰲賦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蘇乃昌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石鰲赋》 石鰲村 历史地理 风土人情

    注:石鳌村近影)苏思远堂二十传孙苏乃昌注石鳌,村名,又名石牛冈。其行政区属广东省三水县,乃注者之故里。此赋原附苏氏族谱之内,作者已不可考。民国七十七年十一月,回里探亲,族谱已被焚毁,(幸家谱尙在)而石鳌赋则由族中长老口述,后生纪录而幸存,内容只缺四字而已。赋中描写该村之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有理想、有勉励,除有文学价値之外,亦为民族文化之缩影也。(括弧内文系注释之词)粤稽吾族,肇启鳌山。水潆漩而若带;山㞳㠛以如环。跨大峣于一二村之外;指西樵于八九里之间

  • 文章安義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蕭衛國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安义县 地方研究 历史地理 历史景观 物产

    安義 蕭衛國江西省安義縣,形似蒼鷹,頭東尾西,翅展南北,遠在西周以前屬揚州之域,自明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年)割建昌西南之安義、南昌、入鄰、控鶴、依仁五鄕置安義縣,屬南康府,建縣迄今已有四七八年的歷史,現屬南昌巿管轄,全縣東西寬三三公里,南北長四七.五公里,總面積六六五.四九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二八萬畝,山地四四萬畝,水面八萬畝,全縣總人口二二萬,地形、地貌槪況爲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位於贛西北,東鄰南昌巿,南接高安巿,東南與新建縣接界。西南與奉新縣相...

  • 文章歷史名鎮三河壩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饒開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三河壩 历史地理 交通枢纽 现代思想文化

    三河壩位於大埔縣城西部,面積不大,不過十平方公里左右,然而它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卻很高。外地不少人知道廣東有個三河壩卻不知道有湖寮、茶陽甚至有大埔,這可能與它有著不平凡的歷史背景有關。據史料記載,宋末帝昺曾駐蹕舊寨以抗元兵,明嘉靖年間又在新寨(三河鎮)築城以防敵寇,特別是二十世紀上半葉,這裏發生過兩樁大事影響尤為深廣;一是一九一八年孫中山在護法運動中親臨三河勞軍並在此停留了五天;二是一九二七年國共分裂,兩黨軍隊在這裏打了一場惡仗,這就是著名的「三河壩戰役」。...

  • 文章連雲大村鄕掌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孫昭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海宁寺 历史地理 区域文化 社会习俗

    一、「三官老爺」的海寧寺蘇北各縣市,很少有山,史稱四大平原之「黃淮平原」,蘇北佔大部份,普遍沒有崇山峻嶺,比較有名的山,只有海州的雲台山、徐州的雲龍山,但以雲台山綿延最長,名勝古蹟最多。雲台山又以海寧寺最爲有名,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廟會,朝山進香的信徒,不下十餘萬人,其熱閙與虔誠,比台灣北港媽祖廟更具盛況。海寧寺建於唐代,位於中雲台之巔,行政區屬江蘇省連雲市大村鄕(改制前叫郁林鄕,勝利後鄕改爲保)。大村上下六莊,在一山彎內,背山面海,由大村向東行上山,經十...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