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名贤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傑地靈話江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8期  作者:楊衍畦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江西 历史名贤 地方文化 人才 精神文化

    瑞金 杨衍畦江西古称「文献之邦」,又称「文章节义之邦」,江西人善于写文章,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富有盛名。据硏究江西历史的学者统计,自唐代以来,江西一一〇〇〇余人中进士,四十六人中状元;自汉代以来,有五〇〇余人上列传,四十八人任宰辅。还产生了许多巨匠宗师,仁人志士。历朝历代,他们留下了大量文献,从东汉至清代,累计各类文集达万部,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江西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宋元明和清前期的七〇〇多年间,无论是儒道佛文史哲,是科技经济思想方面的许多领域,都

  • 文章撫州地區教育概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溫挺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抚州地区 教育概况 历史名贤 重教兴学传统 教育发展

    临川 温挺抚州,位于江西东部,辖一市十县,总面积一·八八万平方公里,人口三六〇余万。抚州,是历史名人王安石,汤显祖的故鄕,素有「才子之鄕,文化昌明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抚州人「以诗书求闻达,弃自守而进取」,尊师重敎蔚然成风。截至一九九七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四五六二所,其中普通高校二所,成人高校一所,普通中专六所,成人中专一七所,中学二八〇所,小学二九八〇所,幼儿园二八〇所等;在校学生六七万多人,其中中小学生近六〇万人,敎职工四·五万多人,敎师学历

  • 文章藝文輯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征鴻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人物思想 历史故事 名贤传记

    吳漢差强人意東漢,吳漢,字子顏,南陽宛人,性強毅,每從征伐,帝未安息,漢恆側木而立。諸將嘗見陣戰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理營伍,激勵士吏,帝時遣人觀大司馬爲何?還言:正修戰攻之具。帝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約一敵國矣。」(言其威重之貌,威重若敵國也。)李賀苦吟唐,李賀字長吉,耽於苦吟,每晨出,騎弱馬,一小奚奴背錦囊相隨,每得句,卽錄之投囊中,暮歸,母探囊見屬草,必怒曰:「是兒嘔出心乃已。」一日晝見緋衣人,駕赤虬,持一版曰:「上帝白玉樓成...

  • 文章羅洪先與《廣輿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罗洪先 《广舆图》 名贤传记 散文诗联 历史集萃

    羅洪先,字達夫,號念庵,又號石蓮居士。明代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和輿地學家。弘治十七年(一五〇四年)出生於江西吉水縣西北黃澄溪村的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嘉靖八年(一五二九年)洪先二十六歲,赴京廷試,考中狀元,擔任翰林院修撰等職。但他無意做官,一心想當學者,對王陽明心學理論非常感興趣。嘉靖十九年(一五四〇年)洪先三十七歲,因批評朝政而遭革職,從此他就徹底離開了官場,回到家鄉專心專意做學問。羅洪先勤奮刻苦,博覽群書,在理學研究方面很有建樹。他...

  • 文章高亞偉敎授 傳略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高亚伟 名贤传记 历史研究 历史教育

    勤学不懈,于民国二十七年六月毕业,以优异成绩留任助敎,嗣于二十九年八月应聘兴宁一中任敎,担任高中部外国史课程。民国三十六年,先生偕夫人来台,受聘台湾师范学院史地系(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前身),任敎西洋史课程,达四十余年,其间先后担任台大、政大、淡江、辅仁、东海及文化等大学兼任敎授,并曾赴新加坡南洋大学任客座敎授二年,在近世纪之敎育生涯中,桃李遍栽,作育英才无数。先生于授课之余,潜心著述,曾长期为国立编译馆编撰中学及师范学校历史敎科书,奉献所学。其于历史

  • 文章西北人物與西北精神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期  作者:李鴻超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古今名人 西北地区 人文历史 史料记载 文武名贤

    两袖淸风恬然自安,其风范足为国人钦敬,百世典型。至其诗文之卓越,书法之高妙,乃于立德立功之外,当为先生立言之余事也。结论总之,西北人杰地灵,文物鼎盛,史蹟斑斑,不胜罗缕,缅怀先哲,瞻望前程,自感古道照人,历史可续。且看今日西北诸贤士,流寓海上,多以经济自期,抗怀千古。笔者不敏,谨撰文以志崇仰,并许以西北精神之发扬,冀能相与肩负承先启后之历史任命!

  • 文章龍榆生,鳧鴨塘走出的詞學大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徐小明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龙榆生 名贤传记 词学成就 家学渊源 历史集萃

    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废除,各地大量设立学堂,已不念四书五经,而是采用「国文」、「历史」、「算学」、「修身」等教科书,但毕竟去古未远,对于国文依然特别重视,国文教科书中还选了不少《论语》、《孟子》、《史记》、《汉书》中的片段和汉、魏、唐、宋的诗文。因此,那时十四、五岁毕业于高等小学堂(前身一般是书院)的少年,若论国文程度,几乎比得上现在大学文科学生。龙榆生在家乡读过一年蒙馆,后又在随州读过一年书。一九一二年,其父龙赓言在湖北随州县令任上辞职,领他回到

  • 文章讀你千遍也不厭惓—從大埔名人鄒魯說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邱漢章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邹鲁 人物事略 大埔名贤 历史文化 山川名胜

    祖居自然也很多。科举时代,大埔有翰林15名、进士58名、举人298名。辛亥革命以来,除了大名鼎鼎的邹鲁,大埔孕育了抗日名将罗卓英、吴奇伟、范汉杰等109名将军,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大埔还孕育了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著名的慈善家田家炳,外交家何如璋,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及现任总理李显龙等一大批名人。众多的名人名居,是大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重要标志。走进大埔,可以参观邹鲁祖居、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祖居、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故居、慈善家田家炳祖居等等——名人名居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