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名人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平鴒投資五千萬打造名人文化——宣傳歷史十大名人蘇步青、黄公望、馬星野等事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2期  作者:车菲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平阳 文化 宣传 历史名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也是一個地區的軟實力。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積澱造就了平陽深厚的文化底蘊,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蕩滌賦予了平陽盎然的文化生機。投資五千萬元建造蘇步青紀念館並拍攝相關歷史題材影視劇:建造平陽歷史文化名人展示廳和平陽文化文獻展覽廳,宣傳平陽歷史文化名人事蹟;建設謝俠遜棋院、黃公望廣場、平陽文化名人雕塑公園:在中小學校設立平陽文化名人長廊,傳播和普及平陽歷史文化……未來五年,平陽縣將積極發揮歷史文化名人效應,打造…平陽名人文化“品牌、進一步推進平...

  • 文章可爱的宜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6期  作者:宜黃縣台辦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宜黄历史名人 本寂 乐史 侯叔献 谭纶

    宜黃自古以來,人傑地靈,孕育了一批又一批英才,彪炳史冊的名人燦若繁星,他們在自己所處的時代,以其不平凡的業績,各領風騷,為中華民族歷史增添了奪目的光彩,為家鄉——宜黃留下了光榮和驕傲。曹洞宗創始人本寂本寂(八四〇—九〇一),俗姓黃,名元證,福建莆田縣人,晚唐名僧。十九歲出家,入福州雲名山當和尚,二十五歲受具足戒。後來到江西宜豐縣的洞山普利寺,拜良價為師。良價很器重他,「從此入室,密印所解」。盤桓數年,本寂拜別良價禪師,來到宜黃曹山(今鳳岡鎮陳坊村胥家排)...

  • 文章臨川雜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千里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临川 民谣 才子 羊城 中学 历史名人

    臺灣電視台,播演碧雲秋夢小說,特別指出那是江西臨川的眞實故事,于是閒談中常常會談到臨川的情形。不履家園,二十餘載,鄕愁客恨,腸斷中宵,因作臨川雜憶,聊抒故土之思。臨川是江西舊撫州府的首縣。撫州共轄六縣:臨川、金谿、宜黃、樂安、崇仁、東鄕。民謠有云:「臨川才子金谿書,宜黃子弟樂安猪,崇仁小官家家有,東鄕芋頭蘿蔔薯。」這是說臨川出「才子」,而故事流傳最廣的「才子」,是明朝的湯顯祖,著有玉茗堂集和臨川四種曲,由於淸朝的蔣士銓,做了一部臨川夢,描寫湯氏在玉茗堂,...

  • 文章武進畫史彙傳補編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7期  作者:惲樹勳茹辛  出版时间:1980-02-15
    关键字: 武进 画史 补编 历史名人 集锦

    尤小雲(民國)號洛陽山人,從同邑張克龠遊,凡十載,山水篆刻,均深入堂奧,雖早年卽負盛名,然性頗謙抑;學宗四王,得其神髓,求者踵接。(民國三十六年美術年鑑。美術年鑑中誤記尤氏籍貫爲江寧。女冰如,亦善畫,並見於年鑑中。)方楷(淸)一名愷,字子可,又字引康,駿謨子。性敏慧,精天算、地輿之學,曾應兩廣總督張之洞聘,爲廣州數學敎授十年,造就人才甚多;並代張編纂「廣東海道圖說」一書,另作「治水經註圖」,糾正汪梅邨之失,學者重之。兼擅畫,偶作山水小品,有雲林、衡山之風...

  • 文章武進畫史彙傳補編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8期  作者:惲樹勳茹辛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武进 画史 补编 历史名人 同乡会

    王義平(民國)字煥章,工畫。(編者曾見王氏所作設色人物畫軸,其上題識曰:「時在丁卯冬至前三日,武進王義平寫於上海。」丁卯爲民國十六年,書畫俱佳。)史策(淸)字紀庭,乾隆時人,性高瞻,能詩,工山水,精篆刻。(中國歷代書畫篆刻家字號索引)左晨(淸)字向庭,工畫。(中國歷代書畫篆刻家字號索引)左元成(淸)字德齋,咸豐四年生(一八五四),民國九年卒(一九二〇),年六十七歲。工畫。(毘陵畫徵略。宋元明淸書畫家年表。)伍宇澄(淸)字旣庭,乾隆十五年生(一七五〇)乾隆...

  • 文章大埔精神與大埔文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戴毅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大埔地理 历史沿革 历史名人

    一、前言文化爲人類羣體精神的總積業,它是內向的,與外向的文明不同;文化可以產生文明,而文明則不能產生文化。其相同之處,卽爲文化文明,皆爲人類因營羣體生活而產生,但文化重在精神,而文明則重在物質,所以文明可以向外傳播,向外接受,而文化則必須由其羣體內部精神蘊蓄出來。自工業革命以還,機器生產代替手工業生產,而構成了今日歐美的物質文明,但因其爲物質的,一經發明之後,便到處通行。我們可以說:歐美近代工業文明,已傳播於各地,或各地已接受了歐美的工業文明,却不能說歐...

  • 文章河南省淅川縣地文人文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山川河流 古迹坟墓 历史名人

    浙川在淸季爲直隸廳,行政首長爲撫民同知,直隸於河南省布政司,民國二年,廢廳爲縣。本縣位於豫省西南邊疆,西北與陝西商南縣相接,西及東南與湖北鄖縣、均縣、光化縣相連,山岳綿互,泉流交錯。幅員雖廣,惜爲沙石所佔,而可耕之地不多。在山環水繞中,能通舟楫者,蓋有兩川,一爲丹江,古名丹淵,又名丹水,導源於陝西秦嶺及豫省熊耳山,舟楫之利,大於淅水, 通龍駒寨,南達武漢。史載帝堯戰苗夷於丹浦,舜封堯子丹朱於此。另一爲淅水,發源於豫省熊耳,伏牛兩山,西峽口以下,夏秋可通帆...

  • 文章千年青史 际会风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戴新安 黎文英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黎川县建置史 黎川编钟 黎川历史名人 新城学派 黎川黄烟

    勤勞、勇敢而富有智慧的黎川人民,曾以非凡的創造力,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運輸以河道為主的古代,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綜合史料,黎川縣建置為:始建於三國吳太平二年;反復於隋唐;三建於南宋紹興八年。黎川悠悠,史河長流,黎川建縣歷史已長達一七五〇年,讓我們在歷史長河中,去了解魅力而又奇特的黎川!「三龍降川,日峰擎陽。」自從盤古開天地,黎灘河、資福河、龍安河就似三條巨龍在黎川大地飛舞,使萬物生榮,人丁興旺,黎民富庶,交通順暢,商業繁榮。歷史悠久...

  • 文章品味「春天」的人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2期  作者:何有基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绍兴 茶文化 《茶经》 历史名人 陆羽 陆游 鲁迅

    「品嘗上等的綠茶,如同品味春天的感覺—它帶給你完全放鬆的心情……」這是一位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茶文化。作為中國茶文化發源地之一的浙江紹興(秦設會稽郡,隋、唐為越州,宋改紹興),千百年來,曾湧現出一支精良的茶人團隊,他們有生於此,長於此的紹興人;也有在紹興生活過,或仕宦於此,或仰慕稽山鏡水之秀麗遊歷於此的外鄉人。他們以不同的言語和方式來闡釋茶文化之精髓。在這個團隊中,有謝安、陸羽、皎然、賀之章、李白、元稹、范仲淹、陸游、徐渭、張岱、魯迅、周作人及吳覺農等。今擇...

  • 文章上饒鵝湖書院與信江農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程兆熊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鹅湖书院 信江农院 招生 历史名人 农学院 清明节

    貴谿一關於鵝湖書院,我曾寫「憶鵝湖」一書,以作回憶。爲此,並曾引起留美老學人陳榮捷先生多次來信,而我也曾於數年前,在中央日報副刋用長函回答,可以參考。關於信江農院,則有其前身之信江農業專科學校內師生多人,如易希陶、黃朕、蔣永昌、李永盛、楊貞煊、徐盺影、鄭應瑞、鄭咸和、裘曙舟先生等在臺,常與人談及。而易希陶敎授目前雖已逝世,但因其曾任信江農專敎務長,尤令人難忘。今接中華農學會秘書王光遠先生來信云:「閱農學會早期資料,得悉信江農專亦爲早期農學會的團體會員,對...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